“高仿”钻石真假难辨
珍贵钻石
网上售卖的“莫桑钻”
珍贵钻石
毛河光在实验室里“种”出来的CVD钻石
高温高压下合成钻石生长结构(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珠宝鉴定实验室提供)
莫桑石重影效应(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珠宝鉴定实验室提供)
文、图(除署名外):记者 金叶
网友“翡翠鉴赏者姜蓝”日前在微博中爆料:他的一名做过15年钻石生意的朋友最近在香港花高价从一印度商人处购得大量裸钻,回国检测却发现是一种廉价的人工合成宝石:莫桑石(moisssanite)。令他觉得匪夷所思的是,这种“莫桑石”的成色高度接近于钻石,不仅用肉眼完全无法辨识,也令一些常规检测方法和仪器全部“失灵”。
作为宝石之王,钻石一直被赋予高昂的价格,众多 “模仿品”因此有了广阔的生长空间。从最初的苏钻到现在的莫桑石以及高科技的产物CVD钻……一直以“稀缺性”立世的天然钻石会否受到巨大冲击?而消费者又将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力保自己不会花了冤枉钱?为了解开种种疑问,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现象篇
莫桑石:不断“升级换代”具有欺骗性
莫桑石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居然可以轻易骗倒珠宝商人?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化矿鉴定处副处长梁伟章告诉记者,莫桑石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他在1998年就已见过。“有一个典当行的老板带着三克拉‘钻石’找到我,当时,国内一个比较著名的实验室已经为其出具了证书。用肉眼看,看不出什么问题,就是觉得它有点儿偏黄。用常规的钻石导热仪测试,也是钻石的反应。但我将其放到显微镜下仔细端详,发现它有针状体,从一些角度可以看到重影。钻石是等轴晶系,不可能有这种双折射现象。”
梁伟章告诉记者,经过了早期短暂的迷惑,目前业内对莫桑石早已有了很清晰的认识。莫桑石的学名叫合成碳硅石,其天然对应物是法国科学家Henri Moissan大约于1894年在亚利桑那陨石坑中发现的一种矿物。早期的合成碳化硅颜色净度和大小都无法达到宝石级别的要求,随着技术进步,宝石级合成莫桑石研发成功,并在1997年推向市场。它的多项物理特性都与钻石非常相似。化学成分为SiC,比重略低于钻石,硬度达9.25,仅次于钻石,远胜于其他宝石;它的色散(0.104)甚至比钻石(0.044)更大,折射率2.65~2.69(钻石2.42),闪耀的程度让钻石自叹弗如;又因为导热性极高,可以“骗过”钻石探针,呈现钻石反应。
“但它也有致命的弱点。比如早期的产品颜色偏黄,连I色都不到。在十倍放大镜下呈现出的针状包体和双重影。”
在微博上爆料的姜蓝告诉记者,他的朋友这次之所以“马失前蹄”,是因为莫桑石的“升级换代”的水平大大超出了预期:“我们所了解的莫桑石成色大概只有I、J色,连‘优白’都达不到,但这次我朋友买的莫桑石居然已经达D色级别,是钻石‘极白’的标准;我还从比较可靠的途径获悉,等轴晶系的莫桑石也已经问世了,这意味着十倍放大镜下有重影的这个硬伤也从技术上被克服。稍一疏忽就会上当。”
“现在的莫桑石和早期相比,内含物变得更少。如果别有用心的人将其作为钻石卖出,确实具有很大欺骗性。”梁伟章说。中山大学宝玉石研究鉴定(评估)中心主任丘志力教授表示,等轴晶系的莫桑石确实早就有了。“只是什么时候能够工业化或者批量化生产还是个问题。”
CVD合成钻石:
天然钻石的“克隆人”
多位业内人士均向记者表示,相对于莫桑石,“合成钻石”的出现更是让他们感到担心。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莫桑石和钻石的区别是人和猴的区别,它们的DNA不一样;而合成钻石和钻石是克隆人和人的区别,它们具有相同的DNA,鉴别起来更困难。”梁伟章说。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博士王春云向记者介绍,目前“合成钻石”领域颇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位叫毛河光的美籍华人学者,他发明的快速“化学气相沉淀法”以一颗母石(钻石)作为基底,使用微波加热原理,让甲烷中的碳分子不断沉积到钻石基底上,合成钻石一层层地增生,钻石便会以基底为基础,迅速“长大”。
和莫桑石有本质的区别:这种被叫做CVD的合成钻石的材料,拥有和天然钻石完全一样的化学成分、物理构成。毛河光的学生曾经拿着一颗用一周时间“长”起来的2克拉CVD钻石给一位具有GIA美国宝石学院珠宝鉴定资格的专家鉴定,那名专家给出的估价是二十万美元。
虽然目前美国的厂家会在自己的产品上做合成钻石的标示,但仍不能阻挡巨大利益驱动下的铤而走险:今年5月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发出行业通告,国内已经陆续发现两批次CVD合成钻石。
王春云甚至见到了“山寨版本”的CVD钻石。这是日本人搞的发明,在磨好的立方氧化锆上面做化学气相沉淀,生长出一层钻石膜。王春云算了一笔账:一克拉的立方氧化锆顶多卖10元钱,而1克拉天然钻石少说也得三四万元。
鉴别篇
肉眼不可信 实验室更靠谱
以莫桑石为代表的钻石“模仿品”,就算从外观上看难以分辨,但科学鉴定并不是一件难事。“即使出现了等轴晶系的莫桑石,鉴定起来也并不难,毕竟莫桑石的化学成分跟钻石是不同的。事实上,莫桑石只对那些自信的凭经验去鉴定、买货和想‘捡漏’的人有威胁。”丘志力表示。
“不能因为你以前看到的莫桑石是什么样,就认为它一直是什么样。”梁伟章表示。“对于普通消费者,最安全的办法不是自己去鉴别,而是从正规的渠道购买,而且一定要看证书,证书必须由具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此类产品虽然用肉眼越来越难以识别,但对于有实力的实验室来说,验明其真身仍是小菜一碟。”
相形之下,对于天然钻石的“克隆人”CVD钻的鉴定技术含量更高,必须彻底将其交给实验室。“地球上的天然钻石至少都有十亿岁了,合成钻石则像初出茅庐的血气方刚小伙子,相比起天然钻石这些好脾气的‘成熟稳重人士’,合成钻石内部的生长结构、内应力方面都非常明显,实验室可以通过破译这些信息来区分合成钻石与天然钻石。”梁伟章说。
小贴士
1.如果“钻”前出现定语:苏钻、莫桑钻、瑞士钻、泰国钻、澳大利亚水钻、晶钻……只是钻石的替代品或模仿品。
2.钻石探针是检测钻石最快而准确的工具,莫桑石除外。但是有一种“合成碳硅石检测仪”可以验出莫桑石。
3.将“苏钻”平放置一条直线上,透过样品观察直线会看到一个“O”字;而莫桑石在10倍放大镜下,某些角度会呈现重影。
4.从正规渠道购买钻石,并且认清钻石是否具有符合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证书。
5.在国内知名度最高的是NGTC,俗称国检。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珠宝鉴定实验室也具有权威认证资质。
6.衡量实验室是否有资质,以及它出具的证书是否有法律效力,主要是要看它是否具有CNAS认可和CMA认证资质。
7.证书有时会有假。不过证书上通常有编码,登录官网即可辨真伪。
8.国外目前最知名的证书是美国宝石学院的GIA认证。不过在海外购买钻石的风险会更大,要十分注意英文表达和中文表达的差别。
影响篇
莫桑石:定位失败身份尴尬
“以假乱真”伤害市场?
梁伟章告诉记者,莫桑石硬度高,光学效果超过钻石,成本又低廉,本来可以有非常光明的前景。在刚刚问世的时候,它曾有过另外一个名字“美神莱”。
“美神莱”时代的莫桑石曾在营销上百般努力地将自己和钻石区别开来。早在十多年前,开发出莫桑石的公司就同时推出了一款“合成碳硅石检测仪”,它小巧又简便,轻轻一点就能验出莫桑石的“真身”,且价格不足百元人民币,至今在网上可以买到,只是知道的人不多。可见,莫桑石沦为钻石的“仿冒品”,并非开发者的初衷。
但是作为独立宝石品种的莫桑石的推广并不成功。而其合成技术日益完善和普及,很多公司都掌握了这个技术。“对于很多商人来说,最快赚钱的方法就是将莫桑石以钻石模仿品来进行销售,慢慢地,这也就成了越来越多商家的选择。”
正常的宝石都是按照克拉卖,但现在市面上的莫桑石都是按照直径售卖的。“因为比重不同,1克拉的莫桑石会明显小于1克拉的钻石。这会露出马脚。标准切工的1克拉钻石的直径是6.5毫米,莫桑石就做成这么大。”
1克拉的钻石,少说也得三四万元,而直径6.5毫米的莫桑石,市场售价大概只有三四千元。
王春云博士认为,莫桑石“以假乱真”的特性,再加上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毫无疑问会对钻石市场造成冲击。“很多消费者舍得花二十万去买钻石,但不舍得加一两百块钱出个证书。虽然从理论上说,只要拿个十倍放大镜都能鉴定。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这个技术,而且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会有很大的主观偏差。各种因素叠加,必然会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重创——虽然我不认为莫桑石会对钻石本身的价值构成真实的影响。”
广东省广地珠宝首饰公司总经理侯舜瑜的心态很平和:“假的真不了。钻石的天然性和稀缺性都是莫桑石不具备的。从长远来看,它并不会对钻石市场构成冲击,它本身也没有什么收藏价值。”
今天的莫桑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曾经的“苏钻”。它的学名叫合成立方氧化锆。在莫桑石之前,它曾经在钻石模仿品的龙头宝座上坐了二三十年之久。侯舜瑜清楚地记得,这种比钻石看上去更漂亮的“苏钻”,70年代一粒直径6毫米的价格是100多元人民币,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价格为30多元,90年代10元左右,而现在只要2元就能买到了。“莫桑石在很多方面和苏钻很像。也许苏钻的今天,就是它的明天。”
合成钻石蕴藏暴利可能
对市场影响尚需观察
珠宝鉴定专家麦智强告诉记者,现在美国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成钻石,大都用作工业用途,少部分进入珠宝市场的,也会在钻石的腰围进行标示,以同天然钻石进行区别。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尤其是这个行业蕴藏着不可想象的暴利之时。更加值得人深思的是:当实验室的产物和大自然的造化之间的界限小到只能通过高精尖的仪器才能辨识时,这种区分是否还有意义?批量生产的合成钻石是否能够打破天然钻石极度稀缺的局面?
对此,丘志力的表态比较谨慎:“合成钻石和天然钻石在主要‘宝石学参数’(硬度、折光率等),包括外观的‘美’都是一样的,它们的区别只在稀缺性上。目前合成钻石的发展很快,产量也上来了,对市场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多大业界也还在研究之中。”
“其实真正让我们珠宝商人担心的是天然矿藏的发现。如果哪天在地球上又发现了巨大的钻石矿,那才真的会对钻石市场产生立竿见影的重创。相形之下,合成宝石、合成钻石既然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同天然钻石相区分。”侯舜瑜认为。
“尽管人工合成技术会不断提高,但鉴定技术也会越来越高,随着后者的不断完善,两者的区别也会被破译。基于以上理由,我不认为天然钻石的地位会被动摇,它永远是矿物之王。”王春云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706809
1女人心声:追求美丽是件痛苦的事 -
437124
2春天常吃10种蔬菜可帮你补足“阳气” -
431278
3美国华人圈屡现临时夫妻 专家:谈道德 -
386713
4姜培琳:从传奇超模到豪门CEO -
346637
5Gucci 2014米兰秋冬发布 -
272133
6普京绯闻女友时尚品味不输名媛 占领时 -
268855
7死亡真相:人在临死前10秒真实感受 -
203407
8肚脐形状辨疾病:哪种形状暗示有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