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大便带血是肠息肉信号

2012年11月02日 07:03
来源:信息时报

大便出血,很多人会归结于痔疮,其实结肠息肉的常见症状也是便血。研究表明:近80%的结肠癌是由结肠息肉癌变来的,从息肉到发展为癌变的时间为5~15年,预防肠癌要从预防肠息肉开始。

医学指导:武警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胡宝春

人体的腹部,在绕脐一周靠外的部分为结肠,而“结肠息肉”是指隆起于结肠黏膜表皮,向腔内突起的赘生物,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研究表明,近80%的结肠癌是由结肠息肉癌变来的。

武警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胡宝春表示:“有肠癌或肠息肉家族史的;喜欢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者更应预防息肉的形成,并了解结肠息肉的症状特点。”

大便隐藏息肉信号

“结肠息肉患者最容易出现便血,”胡宝春介绍道:“但有不少人把大便出血误认为是痔疮的症状,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他告诉记者,痔疮引发的出血常表现为大便滴血,呈鲜红色;而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常与大便混杂,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这大多是因为粪便创伤息肉或息肉本身表面破溃所致”,患者可以此作区分。“特别是血便时,伴有不明原因的消瘦和贫血,就要进行肠镜检查。”

若你大便的时间、次数发生改变以及出现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尤其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或出现腹痛的时候,更要警惕结肠息肉。

此外,大便形状异常也是该病的信号。正常的粪便应该呈圆柱形,但如果息肉较大,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粪便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呈扁形,有沟槽,有时还附有血迹。

保护肠道,请多菜少肉

胡宝春发现,人们普遍重视胃而轻视肠道。其实,肠道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作用非常关键,它既要吸收水分和食物中部分营养物质外,还要将不能消化吸收的废物排出体外。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大多数的人体免疫细胞来源于肠道,而且,肠道中神经细胞的数量仅仅次于大脑,是人体重要的神经器官,甚至与人的智力有关。所以,现在医学界又把肠道称为“肠脑”。

如今,很多人肉类的进食增加(特别是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类),蔬菜水果这类高纤维食物的进食量不足,这种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结构会促进肝脏分泌胆汁,容易形成便秘,在多种因素下增生物极易形成息肉。要保护肠道,大家应按膳食营养指南,少肉类多蔬果,保证“低脂肪高纤维素”饮食。

胡宝春强调:40岁以上的人最好定期做肠镜检查,尤其是家庭有肠癌或肠息肉史的、长期腹泻或便秘者;爱吃肉类少食蔬果喜欢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者更应应重视检查。

信息时报记者 徐姗 通讯员 肖金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