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生命力度
左正尧
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参展作品《符律系列四》 胡宇,瓷 20x20x15cm 2012年
《软面包》 左正尧此次参展的陶艺作品
▲《曹衣出水》 88x23cm 氧化铁 2011年 少女是左正尧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元素。
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参展作品 《老瓦片系列》 席华
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参展作品 《 敦煌·印象系列之二 》 李劲 陶 60x18x15cm 2011年
《山外山》 釉里红 60x23cm 2012年 左正尧作品 窑变后绿与红神奇地出现在一起
12月5日至12月11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将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这是中国美协陶瓷艺术委员会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评选和展览活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馆长左正尧是本次活动的学术委员之一,在亲历评选之后返回广州,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强调陶瓷工艺与民族文化记忆之间存在血脉相通的关系,作为一种不可复制的的手工艺术,值得受到更多的关注,当代陶瓷艺术家更应在挖掘传统材质表现力的同时,对这一艺术门类继承、发展、突破并做出贡献,让陶瓷这一材料获得与今天时代审美相一致的高度。
对比此前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展出的陶瓷作品,这次大展总体来看,在作品内容、制作手段上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表现出更多的观念性。左正尧介绍说:“以前许多参赛的作品是传统的器形、传统公仔、传统纹饰等等,这次送来的稿件中带有装置性、组合性的作品明显增多了。我们都知道装置来自于当代艺术的门类,这种引进拓展了陶艺语言的空间关系,更多地让陶艺家直接参与到当代艺术整体发展的前沿思路里来。”
与我们文化血脉亲和的陶瓷
本次展览除了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了200多位优秀艺术家参展外,也会展出中国美协陶艺委员会委员的作品,并特邀了十位有名望的年长陶艺家参与,总参展人数达300人左右。除了体现产区风格特色的传统作品外,也更加注重把当代艺术的观念注入陶瓷这一经典材质。左正尧追溯了从汉代至今的制陶制瓷史,认为陶瓷这一文本材料,发展脉络清晰严谨,技术难度很高。在艺术史论家杨小彦文章《穿透瓷表的回青幽光》中也提到,“器以藏礼”,器形具有礼制的社会秩序及文化正统意义,这一表现在器物中的象征性传统,成为代表中国文化在视觉审美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类型,并一直影响到今天。
“在这样严肃的审美高度下,我们今天的陶瓷艺术家该怎么办?学习?模仿?继承?我觉得还应该有突破、发展和贡献。为这个材料,为自己从事的学术,做出自己的贡献。”左正尧说。他主要研究的艺术方向也正是纸本水墨与陶瓷艺术。“随着社会资源、财力的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现在才意识到之前丢失了很多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跟生活质朴相关的、原汁原味的、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生命力度,被我们在囫囵吞枣式的文化消费中无视掉了。真正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并在历史传承中经过选择和提炼的东西,一个是纸本水墨,一个是瓷器,还有一个是原木家具。包括我们说的印章书法也好,这些东西是中国文化一脉发展过来的,和我们的习性、气质太多一致的地方了。”
技术之难与观念变化的双重困境
一件陶瓷作品,从配制材料到拉胚成型,从釉下绘彩到高温烧制,工序极其复杂,这也让它成为一门最具“技术含量”的艺术。左正尧把古代的瓷器生产技术比作今天的科研项目,“它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朝代的气息和高度,所以才会是国宝。”
左正尧说,一件陶瓷作品的完成要经历三层难度:制作的难度、审美的难度、高温的难度,正是这三层难度共同构成了作品的艺术价值。所谓制作难,是指陶瓷的烧制需要经过三百多道工序,中间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可能导致器形成为次品,左正尧自创的系列器形,周到完整,细微变化只体现在瓶口收边与轮廓线的隐秘变化中,他告诉我,每次开窑,总要烧废几十只胚,才能出现一个完美的胎具;所谓审美难,是指根据器形的设定配上合适的纹饰,倘若纹饰不合适,就仿佛一个人穿衣不合身,让人感到刺眼,而纹饰的颜色和质地由材料的混搭比例所决定,例如左正尧独家调配的绿里红,一层釉色涂上去,烧了之后却窑变出青绿与桃红的不同色泽来,婉约秀丽,如眉上春山;所谓高温,是因为瓷器要经历1300℃的温度锤炼,任何经不起考验的东西都会流失,留下的才是精品。用左正尧的话说,“这个温度意味着任何东西都会原形毕露,一点点瑕疵都会放大。这是真正经过了火的洗礼。”
与此同时,陶艺在工业化生产的今天面临边缘化的风险。归其原因,左正尧认为一方面和文化格局的变化有关,另一方面由于生活用品的材料发生了变化,缺乏需求上的刺激,一部分产区从业者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除了艺术价值,左正尧也谈了陶艺作品的市场表现。他说本次展览一方面以纯粹的学术评判为标准,和市场标准有所区别,另一方面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也参与了包括嘉德拍卖在内的市场行为,二者不构成矛盾。“我们完全可能在某些点上、某些时候参与到市场中,这个要看艺术家自身发展的成熟度。只要是艺术行为,本身不存在高低、好坏之分,只要是本着健康的、积极参与的、对本学科有建设意义的想法,都是值得推广的。”
华南陶艺界集体发声
在这次陶瓷艺术展览中,广东陶艺界认真组织了包括香港、澳门、广西、湖南在内的华南地区艺术家参选。除了佛山、潮州这样一些传统产区的作品外,广东高校陶艺教育工作者和学者也选送了稿件,构成一大特色。左正尧特别提到了来自港澳地区的作品,由于这两个地区和国际接轨更紧,更容易接受来自其它国家、地区的材料和样式。例如某些作品使用来自美国和日本的材质,釉色国际化,造型轻松,是独立于传统产区特色和观念性作品之外的第三门类。不过左正尧也指出,这些作品主要是介绍新文化,“文化上的重量感弱了。”
左正尧还向我们介绍了从这次大展评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国内不同区域陶瓷艺术的不同风格:“北京那边的风格、观念和手段比较新,语言比较轻松,像清华大学陶瓷系的师生、中央美院雕塑系的学生,作品都是有特色的;景德镇陶瓷学院那边是一个大产区,他们利用瓷器的细腻和工艺特色,也有好作品;中国美院陶艺系培养了不少研究生,他们做的器形是在实用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观念。就我们广东这一块来说,李培的作品《时光》,把胶片语言用瓷器做出来,还有广西的席华,用瓦片画了一些符号,语言让人感到很有生活气息。”
陶艺没有“八十分之一”
提到当前陶瓷艺术中存在的问题,左正尧首先提出了对美术教育的设想。他认为美术院系当前的课程设置存在断裂,应该一方面系统梳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陶艺创作主线,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梳理国际陶艺发展的脉络,让学生了解世界范围内的陶艺家在思考什么问题,材料有什么更新和突破,这些知识正是当前学生所欠缺的。“必要的时候,应该把传统中的某一个纹饰或者釉色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哪怕是一个青花,它怎么演变的,它有什么特色和局限。目前没有这样深入的研究。”
左正尧同时对市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表示了担心。他认为市场价值与学术价值对于一件作品来讲是缺一不可的,但是在某些地区,特别是离产区比较近的地区,部分从业者完全以市场表现为导向,制作复制品,让陶瓷艺术的唯一性遭到了破坏。“现在一部分所谓有名头的‘大师’,甚至很少做作品了,他做了一个原作之后就去复制,打上几十分之几的标签。曾有人拿着这样的作品来参加展览,你翻开一看,底下写着‘八十分之一’,‘两百分之一’……陶艺的魅力在于材质,在于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一件作品从造型到烧制完成,每一步都有不可预知的变化,这就是它的魅力。这就是艺术。如果艺术也像问题食品一样搞伪劣,我们就连精神层面也将不安全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706809
1女人心声:追求美丽是件痛苦的事 -
437124
2春天常吃10种蔬菜可帮你补足“阳气” -
431278
3美国华人圈屡现临时夫妻 专家:谈道德 -
386713
4姜培琳:从传奇超模到豪门CEO -
346637
5Gucci 2014米兰秋冬发布 -
272133
6普京绯闻女友时尚品味不输名媛 占领时 -
268855
7死亡真相:人在临死前10秒真实感受 -
203407
8肚脐形状辨疾病:哪种形状暗示有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