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系列活动在台北隆重举行
右起:蒋嵒、霍春阳等观看张立辰创作
左起:周永家、蒋嵒、林容生、王辅民、张立柱、郭全忠在笔会现场
两岸艺术家切磋交流
左起:卓鹤君、方向、何国门、林容生在笔会现场
左起:黄光男、郭全忠等在签名墙签名
左起:蒋嵒、张爱平、胡克等参观展览
展览现场之一
展览现场之二
展览现场之三
公交巴士广告
繁华街区广告
地铁口广告
101大楼前广告
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主办,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中国台湾)、江苏悦达集团及中华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基金会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系列活动于2013年1月11日在台北中山纪念馆隆重开幕。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政务委员黄光男,台北中山纪念馆馆长王福林,台湾现代水墨画倡导者刘国松,中华文化联谊会副会长张爱平,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主任胡克,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著名画家张立辰以及海内外中国画界著名专家学者和参加本届论坛的画家、理论家代表约3000人。系列活动于2013年1月21日结束。
“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以“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立足于学术层面,以有别于其他学术研讨、展示的形式,公开、公平、公正地遴选、提名、邀请海内外优秀画家、理论家参会,分花鸟、山水、人物专题设坛演讲;充分反映了当代画坛具有学术性、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不同地域、不同门派、不同艺术主张的画家、理论家的学术观点,展示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成果,成为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中国画学科集学术性、专业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国际专业学术品牌,代表着当代中国画学科的学术水平。同时,活动也充分发挥了“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专业学术品牌在文化交流中“国家队”的先锋带头作用。
左起:张立辰、王福林、张爱平、黄光男、胡克、严隽泰、邵勇
“人杰地灵”“山水清音”“花鸟精神”三大峰会分科论艺
群贤毕至 四方专家云集台北 分科论艺
唇枪舌剑 三大峰会专题研讨 各抒己见
2013年1月12日,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专题学术峰会在中国台湾省台北市举行,峰会按照画科分“人杰地灵”“山水清音”“花鸟精神”3个专题,参会艺术家分别以“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现状与西式美术教育的影响”“传统山水画笔墨图式语言创新与应用”“当代花鸟画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根据不同门派、不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创作理念,畅谈创作思考、艺术成果及人生感悟,研究各个画科的时代特征和艺术时代精神,展示其在各自的精神领域中所开辟的新天地。 “人杰地灵”峰会由陈传席、郭全忠主持;“山水清音”峰会由洪惠镇、崔振宽主持;“花鸟精神”峰会由薛永年、张立辰主持。
“人杰地灵”专题峰会(部分观点摘录)
时间:2013年1月12日 地点:台北福容大饭店
主题: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现状与西式美术教育的影响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经过近百年西式美术教育在中国的普及,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已深受西式美术教育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西方写实绘画的素描造型。西方写实绘画中素描造型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法,属于两种异质的文化形态和艺术表现方式。如何调和这对矛盾至今仍是困扰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一大难题。
郭全忠(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不能只停留在样式上,而应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我们既要理解、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元素,又要借鉴西方绘画的精华,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把它变成自己原创的东西,这要比那些根据中国传统绘画或西方传统绘画的经验总结按套路走难得多。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美术教育的引进给中国人物画一种特异的力量,没有西式美术教育的进入, 我们中国画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那种比较衰败的情况会更明显。要思考西式美术教育和中国画发展深层的脉结在哪里?可以进一步在理论或是实践上去推敲, 如果人物画要跨出更大一步的话 ,我觉得“根”,也就是传统比较重要。
胡明哲(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授):当代人物画家正是在继承民族传统、融合外来因素的背景下进行了从形式到内涵的探索,以重视色彩的表现力和表现手法,以及材料适应性强的特点,使它在当代具有了更加宽阔、更具世界意义的发展空间。
张立柱(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只要理解、把控得当,任何方式的美术教育的引进都能吸收其正能量,在中国文化大根上浇灌,不论是啥营养只要被吸收就能壮大中国文化。
“山水清音”专题峰会(部分观点摘录)
时间:2013年1月12日 地点:台北福容大饭店
主题:传统山水画笔墨图式语言创新与应用
崔振宽(陕西国画院画家):笔墨要有时代性,要加强笔墨的表现性;表现要有张力,要加上个人的自觉性与个性。我主张多元化,同中求异。
林木(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山水画不同于西方的风景画。它虽然也写实,但更多的属于精神情感的传达。这种精神性的表现,一度主要通过情境交融构成意境去传达。但光是意境也不足以概括山水画的本质。不同类型的山水画其核心目的,都在传达个人的主观心绪、精神与情感。
李振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进入21世纪,东方文化内蕴受到世界重视,我们也期待台湾在海洋文化冲击下,可以跟大陆深厚的文化精神涵养彼此激荡,继续发展。
李宝林(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西方绘画最重要的标准是线条流畅,东方文化不仅要有技术更要有精神层面的东西,不仅有筋骨而且有气,有对精神层面的理解。精神层面的挖掘是没有止境的。
江明贤(台湾美术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的崛起不仅靠政治经济,更重要的是文化,如果没有文化做后盾,很快就下去了。未来中国的崛起以文化为号召,会受到全世界的崇拜,所以希望中国文化的未来是包容的,中国要靠文化崛起是有基础的,因为有5000年的历史。
方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创作研究员):可以把传统的笔墨语言与创新比喻为森林里的土壤与树木的关系,土壤是传统,树木是绘画的实践,只有土壤厚实,绘画的实践才会不断发展不断壮大,它们是互相依存的。
林容生(中国国家画院专职画家):所谓图式的创新,最重要的是内心的东西可否表达一致。
“花鸟精神”专题峰会(部分观点摘录)
时间:2013年1月12日 地点:台北福容大饭店
主题:当代花鸟画的创新与发展
张立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花鸟画的创新不能依赖寻找新的题材,而应创造新的主题思想内容,产生新的意象精神,并使其形成与形式统一的笔墨结构。即便是旧的题材,也要创造出新的主题内容,同时赋予其新的相适应的笔墨结构的造型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段。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传承、兼融、创新三者之间,传统是基础,兼融是条件,创新是目的,创新也是对传统的丰富和发展。 20世纪以来,创新、包容、融合提得比较多,但是对于缺乏自觉的人,包容有时候就变为喧宾夺主,创新的艺术质量还不够高。
任道斌(中国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家、成为大家,需要具备以下条件:要成为通材,山水、花鸟、人物都要通,诗、书、画等都要通;要有自己的特性、特色;要有画外的功夫,画家需在画外补读书、补书法、补游历、补诗文、补画理、补文史哲、补篆刻等,才能最终成为具备真正实力的画家;要愉悦,以画为乐。
裘缉木(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花鸟画要传承更要创新发展。要循着传统道路坚持走下去;要独辟蹊径,一方面从画种上突破,另一方面,在表现题材上进行拓展,注重对已有题材的挖掘和对未知题材的探索。
白宗仁( 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因为受到岭南画派写生、光影技法的影响以及日本岩彩画的影响,台湾的绘画艺术比较多元化。台湾花鸟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材料上,在制作上则比较传统,创新稍显不足。
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家交流笔会传情书艺
书画抒意 两岸名家即兴雅集 切磋技艺
翰墨传情 古乐纸砚共谱画卷 一脉相承
开幕式当日下午,台北福容大饭店大厅内,古乐悠扬,翰墨飘香,雅意融融。来自中国内地的艺术家张立辰、霍春阳、喻继高、崔振宽、李宝林等百余位艺术家与中国台湾艺术家刘国松、江明贤、李振明、陈永模、陈朝宝等现场联袂创作,各展所长,进行了一场别具特色的两岸文化交流笔会。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花鸟画家张立辰表示,海内外中国画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间相互切磋,互通有无,将在一定程度上共同推动中国画艺术的发展。
台湾著名艺术家刘国松表示:“我们用同样的笔,以不同的艺术手法,不同的思路,表达共同的中华文化,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
“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台北论坛”热烈开坛
弘扬传统 十二名师畅述观点 开坛论道
求知若渴 千余学子聚首台北 聆问学术
“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台北论坛”为学术演讲活动,于2013年1月13日在台湾师范大学举行。
论坛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理论家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花鸟画家张立辰,台湾美术院常务副院长江明贤主持。陈传席、刘国松、郭全忠、洪惠镇、卓鹤君、何怀硕、丁宁、喻继高、霍春阳、郭石夫、江文湛、李庚12位资深中国画画家、理论家以“当代中国画的国际地位”为主题进行演讲。艺术家根据不同的创作理念,畅谈艺术创作思考及各自在精神领域的不同感悟,演讲现场掌声雷动,现场气氛热烈。
“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台北论坛”的成功举办,在中国台湾地区形成了广泛而积极的学术影响,增强了台湾地区社会大众对中华优秀文化中国画艺术的理解、认同和欣赏能力,提高了中国画艺术在学术界的号召力,做到了2013年对台文化交流开门红。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任何国家的艺术想在世界上出人头地,就必须在坚守住自己传统的基础上,再吸收他国的有益成分。
刘国松(台湾师范大学讲座教授):当下,中国画艺术形成了多元化的现代风格,并且带动、促使整个东方画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郭全忠(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艺术的写意最能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家园。在遵循笔墨语言的同时还要与自己的人生体验相结合,融合在一起。
洪惠镇(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画艺术在某些方面可以借鉴西方,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持自我。
卓鹤君(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我认为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确实有很大区别,我不很赞成中国画教育花很大气力进行色彩教学与素描教学。
何怀硕(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的艺术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之一,但是在国际上的地位,我认为不值得刻意去追求、去争取。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尽管中西都有所谓“画如其人”的说法,但技巧与主体人生只有恰当遇会,才有成全和跃迁的契机。
喻继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要在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霍春阳(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中国画要想发展,要回归传统,“修其身,正其心,诚其义”,虚心向前人学习,恢复“天人合一”的价值系统。
江文湛(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花鸟画要继承传统,要明确选定一种精神,对自身要有一个定位,不要局限艺术观念。
郭石夫(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当今的中国画艺术教育存在问题。首先,专业画家太专业,缺少人文精神。其次,缺乏基本的中国画书写功底。
李庚(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教授):艺术全球化,这是一个世界命题,也是艺术发展的共同趋势。
“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展”五展区缤纷开展
融合东西 数百佳作缤纷开展 场面恢弘
学宗南北 百余名家尽显本色 彰扬主张
“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展”系列展分“人杰地灵——当代中国人物画展”“山水清音——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花鸟精神——当代中国花鸟画展”“2012国际中国画创新作品展”和“台湾名家特别邀请展”5个展示主题,共展出方增先、张立辰、韩羽、欧豪年(中国台湾)、冯远、刘国松(中国台湾)、郭全忠、崔振宽、李庚(日本)等164位画家的261幅作品。这些风格迥异的展品,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门派、不同艺术主张的画家对各自所处的生活、现实环境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以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开放的心态对民族文化身份与特点的探索和开拓,反映了两岸艺术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是他们对中华文明同根、同宗的生动写照。他们充满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智慧的艺术表现为广大的观众带来了一场才情与活力并举的视觉盛宴。展览于1月21日结束。
2013年1月11日,“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展”系列展在台北中山纪念馆和台湾师范大学德群画廊拉开了帷幕。此次共展出了方增先、张立辰、韩羽、欧豪年(中国台湾)、冯远、刘国松(中国台湾)、郭全忠、崔振宽、李庚(日本)、郭石夫、袁武等164位艺术家的261幅作品。
该展览秉承了前三届的学术文脉,坚守高品位的学术水准,以“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人杰地灵——当代中国人物画展”展出了39件作品,“山水清音——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展出了43件作品,“花鸟精神——当代中国花鸟画展”展出了53件作品, “2012国际中国画创新作品展”展出了90件作品,“台湾名家特别邀请展”展出了36件作品。
“人杰地灵”展中,艺术家们更注重的是对艺术本体语言的阐述、艺术多元化的探索,以及民族性的把握和个性化的追求,在继承优秀艺术传统的同时,又具有与时俱进的当代精神。
“山水清音”展中展出的作品大多注重传统笔墨修为,并引入写生,以带动艺术语言及风格的创新,善于发挥水墨画墨色莹净、雅洁之美。
“花鸟精神”展中展出的作品既有自然之诗情,又有文人之豪情,艺术家对草木花卉之美、意趣与笔墨的融合有较深的体会与追求形成了当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符号。
“2012国际中国画创新作品展”较之前三届参加人数有所增多,尤为可喜的是一批“80后”年轻艺术家开始崭露头角。而“台湾名家特别邀请展”中不仅有欧豪年、何怀硕的传统中国画精品,还有刘国松、袁金塔等人的现代水墨作品,参展的18位艺术家在各个不同的艺术类项中都有深入的钻研。
纵观本届展览,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学术规格高。本届学术论坛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担纲主办,得到了境内外数百家专业美术研究机构、美协、画院及专业美术院校的大力支持,集合了海内外中国画艺术各画科最优秀的艺术家,并且多数艺术家大都是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届论坛是25年来两岸文化交流学术阵容最强的专业美术学术活动。
第二,展览规模大。“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展”系列展由5个展览组成,共展出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含台湾)及日本等地的164位画家的近300幅作品。参展画家最高年龄87岁、最小年龄29岁。高等艺术院校艺术家62人,约占 32%;文化艺术研究机构艺术家97人,约占57%;职业艺术家12人,约占7%。男性艺术家150人,约占87%;女性艺术家21人,约占13%。
第三,社会影响力强。据5个展区管理人员的不完全统计,从1月11日至21日参观人数已逾6万人次,成为在台湾地区美术类展览中最受欢迎和重视的活动之一。
“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媒体宣传引发关注
大街小巷 地铁公交繁华街区 交口传颂
名儒大家 数家媒体热情推荐 尽呈风范
“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系列活动举办期间,新华通讯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美术报》、东森新闻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雅昌艺术网、中国台湾网、新浪新闻网等20余家新闻媒体先后做了报道。
本届活动同时印刷出版了作品大画册、会刊、特刊、导览册、宣传台历、优秀作品宣传书签和活动相关赠品等各类宣传品近10种,约3.5万件(册),并在台北市6个繁华街区发布了700面旗帜广告和3条公交线路的10辆车体海报、地铁口海报等,引发台湾地区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奠定了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706809
1女人心声:追求美丽是件痛苦的事 -
437124
2春天常吃10种蔬菜可帮你补足“阳气” -
431278
3美国华人圈屡现临时夫妻 专家:谈道德 -
386713
4姜培琳:从传奇超模到豪门CEO -
346637
5Gucci 2014米兰秋冬发布 -
272133
6普京绯闻女友时尚品味不输名媛 占领时 -
268855
7死亡真相:人在临死前10秒真实感受 -
203407
8肚脐形状辨疾病:哪种形状暗示有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