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400年牛墟谋转型 欲打响鲜牛肉品牌

2013年07月26日 14:20
来源:羊城晚报

牛源越来越难找,东莞横沥牛墟风光不再;开品牌连锁店卖放心牛肉,却遇注水牛肉冲击

牛只交易前要经过检验

有400年历史的横沥牛墟开始谋划转型

牛只被赶下车交易

转型阵痛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单辉强 邓窕玲

实习生 雷芙蓉

早上8点多,住在东莞东城的张先生来到东城友谊市场横沥牛行鲜牛肉销售中心,花41元买了一斤鲜牛肉,虽然比一些菜市场的牛肉贵了几元钱,但张先生觉得牛行出产的牛肉值得信赖,是放心肉。

东城友谊市场横沥牛行鲜牛肉销售中心,是横沥牛墟的转型产物,除了让人在这里卖牛,牛行自己也卖牛肉。早在今年4月,这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横沥牛行,其管理集团投入300万元建立了全自动的标准化活牛屠宰生产线,正式开始转型之路。

曾辉煌

400年牛墟客商云集

张启锦是横沥牛行的副场长,虽然不是本地人,但对于横沥牛墟的历史非常熟悉,他告诉记者,东莞横沥牛墟起源于明末清初,有400年历史,与三水西南牛墟(佛山)、鹤山沙坪牛墟(江门,已消失)并称广东“三大牛墟”。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横沥牛墟,每逢农历以三、六、九为尾数的日子,广东各地客商和农民就云集于此,参加耕牛交易。新中国成立,横沥牛墟搬迁到火车站旁边,开始改为以新历3、6、9为尾数的日子作为墟日,从此人称横沥牛墟为“横沥3、6、9”。

昔日横沥牛墟耕牛买卖,主要以广东各地的客商为主,每墟能成交几十头牛。时至今天,社会发展,农民洗脚上田,牛墟交易的牛只也逐渐变为以肉牛为主,需求量比以往迅猛增长。前来买卖牛只的客商遍布全国各地。

“现在除了全国十多个省份的牛商来这里买牛,还有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等国的牛只进入牛墟销售。”

传统的“3、6、9墟日”,已经不能满足各地牛商的需求,因此,横沥牛墟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墟日增加至以新历尾数“1、3、6、9”的日子,除此之外,横沥牛行还天天开市,方便交易。现在每逢墟日,横沥牛行牛只的进场量上千头,日平均成交量300多头,最高纪录是日成交超过1000头。

陷困境

牛源难找卖羊卖马

在牛行的右边,一群长有骆驼一样驼峰的牛在牛墟里面等着被交易,不过似乎行情不太好,看驼峰牛的人不多。“驼峰牛的肉是白色的,没有牛肉味”,有着73年相牛经验的老人张扬锦介绍说,这些牛虽然很大只,但问津者不多。

记者站了十分钟,见驼峰牛旁边的几头牛只很快以11600元的价格成交,牛身上随即被打上记号。“那是来自缅甸的驼峰牛,皮多肉少,这边的人不是很喜欢。”张启锦介绍,为了让牛市持续兴旺,他和总经理杨伟华全国各地跑,主要就是为找新牛源。

“养大一头牛要几年时间,远远跟不上食用增长的需求,此消彼长,牛源真的很难找。”最先感觉到牛源开始减少的是“牛经纪”。张扬锦告诉记者:“最明显的就是本地牛都没有了”,农民不耕田,牛就被卖了。“前年和去年一天有1000头牛被运进来交易,成交量也大,深圳、广州等地的人都来这边交易,而今年很多时候一天只有200头到400头牛被交易。”以前博罗、陆丰、汕头、湛江都有人运牛来,现在少了很多,越南、柬埔寨的牛开始被引进。

今年1月,让人惊奇的一幕出现,几十头山羊出现在横沥牛墟并开始售卖。

“今年我们谋求转型,现在牛源越来越少,光卖牛难以为继,拓宽牛行的畜牧产品品种,多元化经营是接下来的发展思路。”张启锦说,未来虽然仍以卖牛为主,但会引进驴、马、骡子等物种,以求牛行能走得更远。

转型难

品牌遭注水肉阻击

今年4月13日,横沥牛行鲜牛肉连锁销售中心在东莞东城的友谊市场、虎门南栅及中堂市场同时开业。

“我们意识到牛源越来越少这个问题。”作为横沥牛墟的总负责人之一,百分百实业集团的副总经理容国峰有自己的考虑。牛墟从2006年开始申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6年后的2012年2月终于被评上。

跨出第一步后,容国峰开始打响横沥牛行鲜牛肉这个品牌。容国峰认为,现在东莞没有一个很出名的牛肉,以横沥牛行为牌子,相信很快会得到大众的认可。

不过,历经3个月后,容国峰感觉举步维艰。鲜牛肉销售中心副总经理陈明仁对记者直言:“每个月都亏20万元。”

容国峰分析,亏损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市面上一些注水牛肉的冲击,“连皮带肉的牛一斤15元,除去皮和骨头的牛肉每一斤的价格需要去到37元,我们牛行的牛肉经过检验检疫局驻点监测,保证零注水、零污染、卫生健康,一斤卖41.8元,但是市面上卖的某些牛肉可以低到30-35元,市民往往分辨不出牛肉的好坏,一味去买价格便宜的。”

为了宣传注水牛肉的危害,牛行下载了《羊城晚报》暗访私宰牛的一些图片,配以文字说明,进行宣传。

“一个民族品牌的确立过程是漫长而又寂寞的,”容国峰这样安慰员工,他的下一步是在东莞一些中心镇继续开牛肉店,借助牛行这一平台打造让市民放心的牛肉品牌,最终目标则是让横沥鲜牛肉这块牌子走出国门,走得比“神户牛肉”还好。

与外地合作养肉牛

或可再续牛墟辉煌

虽然牛行要转型,希望延续横沥牛墟的辉煌,不过卖牛的人却不这样看,有人说:“这里的草太贵了,禾草要5.5元一斤,都从湖南和江西运来。东莞有牛墟却没有草,叫我们怎么看好它?”

对此,东莞民俗专家张铁文认为,耕地日少加上机械化代替了耕牛,使得卖牛这一行成了“夕阳行业”。

张铁文认为,横沥政府如果希望继续打响400年牛墟这个品牌,可以未雨绸缪,比如找一个养殖业发达的城市,合作养肉牛。

“一头牛一年赚1000元虽然不多,但是牛只批量大的话是一个非常大的商机。只要有钱赚,很多企业都愿意做。政府只需要引导协助就可以把事情办好,不做这些的话,肯定会慢慢没落。”

庆幸的是,横沥牛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记者日前接到容国峰的电话,说政府有关部门牵头,正准备和广西某地达成协议,合作养牛。

单辉强、邓窕玲、雷芙蓉

凤凰时尚微信

加入凤凰时尚微信 参与年终送礼得万元大奖

扫描左侧二维码,加入凤凰时尚微信,免费领取礼品,快来参加!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