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艺二代”黄园原给出了答案:绘画无拘束 想画就能画

2013年08月06日 14:55
来源:羊城晚报

和“兔子”一起玩,“兔子”是园原的一个小秘密

悲伤的情愫

铅笔画系列:坐禅

上海餐馆风情壁画

园原自画像

标志性的一头短发,三角形围巾,成为园原的标志

艺术新力量

文/羊城晚报记者 颜英 实习生 庄媛

在太阳新天地的八楼,一家吃精致上海菜的餐厅里,整整一面墙的旧上海照片别具风情:精致的老上海街景、古朴灵动的欧式桌椅和路灯、穿着各式妖娆旗袍的盛装上海女人们,让坐在餐厅中的食客感觉空气中都弥漫着旧上海的时尚气息。

你可能没有想到,这幅壁画的作者,是一群青春洋溢的90。领头带着朋友们完成这幅作品的,是从小在广州绘画学院家属楼长大的孩子黄园原。虽然刚迈进20岁的年纪,园原在绘画探索路上却尝试了许多种方式。在炎热多雨的7月,很多出身于艺术家庭的90后孩子们都回这座城市度暑假了,他们中的不少人,很小的时候就也走上了艺术探索的道路。爸爸是著名画家和大学老师、妈妈是儿童绘画教育方面资深专家的园原,无疑是这群孩子们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艺术家庭里成长的小精灵

在园原妈——广东美术馆艺术培训中心主任史方方记忆里,是个出生没多久就展现出绘画天赋的小精灵。“园原两岁多的时候,有个叔叔经常来我们家玩,园原很喜欢他,有一次寥寥数笔画了叔叔的画像,挺有几分相像,让大家都很惊讶。”

在园原记忆里,自小便被优良的艺术氛围包围。爸爸不仅在大学讲授国画,还是一位功底深厚的国画家;妈妈常年从事儿童绘画教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启发到她;就连家住的院子里也大多是绘画老师和他们的孩子们。小时候的她便开始学习画画,看许许多多的美术展,参加各种各样的绘画比赛和活动。

年纪渐长后,园原进入广州美院附中这个时期她学习到基本的造型能力,体会到如何把一样物品临摹得很像,等这项基本功掌握好后,她很快意识到,其实画画不用苛求特别像,当跳脱出像不像这样的思路,把一件事物的特点、一个人的感情、情绪描绘清楚,就是特别好的画。

这个有主见的女孩随后也做出了一个主动的选择。2010年,园原主动提出要出国学习“不一样的艺术”,离开父母在墨尔本度过了两年难忘的高中时光,现于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学习。

用画画抒发情绪是一种幸运

正处花样年华的园原,与绝大多数少女一样,有许多细腻美好的小心思,也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能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对于她来说是特别幸运的事。“画画像写日记一样可以记录自己的奇思妙想,但画面往往比文字传递出更多的东西。”

2010年,独自前往墨尔本求学的她,感受到强烈的文化冲击。远离了熟悉的祖国,脱离了父母的庇护,国外的一切都与想象中的美好不同。有“寄人篱下”的郁闷,有遭受质疑的浮躁,有人际关系的矛盾,更有文化归属的不认同,此时的园原心中充满了委屈和孤独感。

在墨尔本的两年高中,园原尝试了一些非常惨烈的创作,这一度让妈妈方方感到不安。“她画过一个血淋淋的人,扒开自己的心给别人看,看着让我瘆得慌”,方方提起看到作品时那种担心,仍心有余悸。方方认为,孩子在国内一直都比较顺利,去了国外后确实受了许多磨练,那些作品也在展现女儿当时的心理状态。

现在,在记者面前展示那些旧作时的园原,自己也忍不住想笑。“画画没有传递出当时特殊的心情就等于没画。”这些或歇斯底里、或莫名忧伤、或痛哭流涕的图画,记录着一个正在异国他乡成长的少女的绘画探索。

园原喜欢画自画像。随手画下心情,脸上的表情往往生动地说明了当时心境的一切。印象最深的一张自画像上,拿到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她神采飞扬,头发全都“飞”了起来,足以证明自愿选择出国拼搏三年的园原在实现自己的愿望时是多么的欣喜若狂。

当然,青春的少女心中都藏着一些与青春情愫相关的小秘密。有时候,园原用绘画偷偷记录自己的小心思,画喜欢的男孩的灿烂笑脸,画想象中美好的约会场景。“我会假想正和喜欢的男生一起喝咖啡。”园原略带羞涩地笑了笑,“或者是一起去海边小屋里吹风,因为那都是我特别想做的事情”,在这些绘画中,园原神采飞扬,青春洋溢,但把那个“他”却画成了一只兔子,他有两只细长细长的耳朵和纤细颀长的四肢,但面目模糊。“他是我的小秘密。”

多样化的艺术探索

年青一代的创作热情,未必输于他们的父辈。即便还是一名正在求学的学生,园原已经尝试了许多种绘画形式和风格。“国画、素描、铅笔画、动画、水墨以及版画等等”。

作为绘画届的一颗嫩苗,园原甚至还尝试过靠作品赚钱。“在墨尔本读高中的时候,我为《南方窗》杂志画过插图,用象征性的绘画内容表达我对文章的理解”,这样的作品采用率几乎和淘汰率一样高,不过园原也从这种磨合认知到个人创作和大众刊物的定位需求的不同。

在高中毕业、等待录取结果的一段时间内,园原揽了一个“大活儿”——为一家上海餐馆创作壁画。她叫上几个朋友一起合作设计和绘制,把控着每一个环节。光设计图就改了很多次,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把这一个“大活儿”给做完,相当的有“敬业范儿”。

在尝试过一些情绪表达、试验作品类的创作和几次商业化的实践后,园原最近又迷上了一种特别的铅笔画。在这些铅笔画的创作中,园原明显打上了自己的标签:缥缈的、孤寂的、禅意的、若隐若现的意境在一枝铅笔的描绘中跃然纸上。

“这个孩子的心中有着怎样一个世界?她怎么可以画出这么有感觉的铅笔画,连我都常常惊讶”,在园原口中“经常对我的画提出批评意见”的妈妈史方方,却对着女儿的铅笔画忍不住赞叹着。

在园原笔下,铅笔画画出了山川和湖泊、画出了层次感隐隐约约的神秘竹林、画出了禅意十足的僧人临水坐禅。“把西方的铅笔效果和极简主义与东方的禅意融合在一起。”21岁的女孩创作这样的类型和意境,实属独特。

初涉少儿绘画培训领域

尽管各种绘画探索仍然不停,园原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职业梦想。今年,园原开始接触妈妈从事了很多年的少儿绘画教育与培训。与一群可爱的培训老师一起带孩子们一起“玩绘画”,是她非常开心的经历,也让她暗下决心以后当一名出色的少儿绘画教育老师。

这自然与妈妈的影响分不开。自言“与妈妈多争吵,与爸爸最好聊”的园原,却不打算女承父业,从事国画创作,反而被妈妈从事的职业所吸引。园原承认,刚开始教小朋友的她在最初没有多少耐心,“一看到小朋友画太阳就抓狂”,总是想去告诉小朋友怎么画才是对的。在担任“助教”一段时间后,她很快明白,对于小朋友要求不能太高,也不用要求他们一定要画得像。“对于小朋友,只要拿起笔就够了,结果不重要,评价会影响他们下一次的创作。”她说,“就算是涂颜色,也已经是一种感受,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就像她8岁时旅欧所感受的那样,看见什么画什么,画自己想画的,是多么快乐的事!这种与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感觉,让她非常快乐。

现在,她在广东美术馆暑期培训班里带着小朋友画画,也抓紧机会像其他培训老师学习,摸索着如何更好地激发小朋友的创造力,引导他们跳出固定思维,挖掘少儿潜力发展。未来,她打算大学毕业后,到培训机构教小朋友画画,业余时间进行个人创作。园原有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可未来会怎样,谁知道,因为她是90后!

■记者手记

绘画本“无拘束”

园原是个聪明大方的女孩,在她的自画像里,常常出现她标志性的一头短发,和她经常佩戴的三角形围巾。用绘画表达自己,仿佛是她这种从绘画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小孩的天然优势。园原自己也说:“我身边许多从美院大院里走出来的孩子,绘画风格都是多变的,都很有才华。”

是不是“艺二代”们近水楼台先得月,能较一般人更先一步了解艺术或绘画的真谛呢?诚然,像园原这样出身于绘画家庭的孩子们,或多或少会有父母辈们潜移默化的影子。不过,在学院派教育受到颇多质疑的今天,这些“艺二代”们似乎也更有自省精神。在与记者交流中,园原提到,在她读高中的时候就发现,绘画不是要把人或物画得有多像,而是画出一种精神状态,以此与在学校中学到的造型训练划清距离。而采访中,园原还多次提到,绘画其实不需要学习的,只要你想画,就拿起画笔来画吧,画出自己的特色就是一幅好画。也许,正是这种对绘画“无拘束”的想法,让她对颇多自由的儿童绘画教育兴趣盎然。

既然,想画就可以画,画好一幅画甚至都不需要学习,那每一个人是不是都可以成为画家?在园原这位充满热情的“艺二代”眼中,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所谓“艺二代”的光环和桎梏,在某些人眼里也许是至关重要的,但对于热爱绘画又解放得了内心的人来说,是不是“艺二代”,对你的绘画生涯并没有什么影响。“想画,就拿起笔来画吧。”

颜英、庄媛

凤凰时尚微信

加入凤凰时尚微信 参与年终送礼得万元大奖

扫描左侧二维码,加入凤凰时尚微信,免费领取礼品,快来参加!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