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文明出游,向“失礼”说“不”

2013年08月27日 06:28
来源:钱江晚报

2013年7月31日,国家旅游局连续在官网发布了6条有关文明出游的通知,其中包括呼吁出境文明旅游的“公约”和“行为指南”。

8月8日,《浙江日报》刊登了浙江省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出境领队汤敏军的一封信《出境游,请与文明同行》,信中列举了国人境外游一些不文明现象,除了引起了不少读者热烈讨论之外,在微博微信上也迅速走热。提升公民出境游文明素质是小事,还是关系国家形象的一件大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8月23日,浙江省文明办和浙江省旅游局联合发出浙江游客文明出游的倡议。

一名职业领队为什么会写这样一封信?本报记者联系采访了上周五刚从国外带团回来的浙江省中国旅行社出境领队汤敏军。

写信的职业领队入行十多年

带4000多人次出境

“老汤从业至今,累计共带团200多个,客人超过4000人次,无任何投诉;多次获得各类客户的好评;他是英语导游,同时也是浙江出境领队中,最早跑遍五大洲的领队;他也是迄今为止,浙江旅游圈内前往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个领队。”这是记者在采访之前,从省中旅了解到的汤敏军。

今年刚刚40岁的汤敏军已经做了十多年的境外导游,是省中旅有名的金牌领队。刚刚联系上汤敏军的时候,他还在香港,所以,只能先通过QQ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汤敏军告诉记者,在工作中,他看到了太多国人在境外风评不佳的表现,心中五味杂陈。

“当我们的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综合素质却明显被拉开距离。从随地吐痰、大声讲话、在文物上刻字,不守秩序乱插队,到国际航班上打架导致航班折返等等,这既有客人自身素质欠缺的原因,也有我们多年来生活陋习的纵容累积。”这是汤敏军致信浙报的原因,“我写这一封信,希望能引导大家有一个文明出游的意识,当然可能也是顺应了改革前进过程中的一个潮流,因为改革,不仅是经济指标的提升,更包含了精神文明的革新。”

也许和他在国企当过团支书有关,汤敏军的思考是深入和多层次的:“也许,我们的传统中的熟人文化太重:忠君、孝悌、仗义、睦邻。谁也不会在家随地吐痰,在单位乱扔垃圾,在课堂上大声喧哗。可在公共场所,周围都是陌生人,礼数便乱了。陋习成了警察不管,文化缺失的幽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曾经让我们骄傲着自己的善良、勇敢、诚信,甚至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以前可以做到,现在一定也可以重拾起来。”

所以,在8月初,汤敏军提笔写了这封信,希望通过经过媒体的多番解读,舆论的引导,呼吁大家一起关注这个问题。在汤敏军看来,即使他不写这一封信,也会有李敏军、王敏军他们用类似的方法,共同倡导广大人民重拾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

“当时汤敏军写完这封信时,我们都觉得这件事做得很好,文明出游非常需要提倡,所以我们集团的官方微博和微信都转发了这封信,希望能被更多的人知道。”省中旅出境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一封信

给他带来了惊喜

“我没有想到浙报这么快就把这份封信登了出来,更没有想到,这封信,直接就带给我这么多惊喜。”在他写的信在浙报刊登的这一天,汤敏军正好带团去澳洲。因为那天是晚上的航班,所以在出发之前汤敏军就拿到了这份报纸,并给各位团友传阅。在旅行的途中,只要一会机会,汤敏军就会在旅途中插入关于文明礼仪的宣导。

现在一般所说的旅游文明,其实只是生活中的基本礼仪,只要稍微提醒一下,游客基本都能做到。但在不同国家,需要对细节有针对性的说明。比如说,一般的禁烟法令是要求不能在封闭的公共场所抽烟,但在澳大利亚,即使是半封闭的公共场所如大厅、候车棚等也都禁烟;对于学校、医院等特殊场所,即使不封闭的敞开空间,譬如在操场也不允许抽烟。

汤敏军说,这封信的效果,非常明显。

在悉尼蓝山搭乘缆车的时候,门票是带磁的纸条,弯曲掀开一端的小塑料纸,露出不干胶部分,然后绕在手腕上粘贴成环状。“很多游客将掀开的小塑料纸随手扔到地面上。我们这个团组就很好,不仅自己不随地乱扔,还告诉别的团不要乱扔;甚至在另外一个团组不听劝阻仍然乱扔小塑料片以后,我们团组的客人就主动上去把地上的塑料片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面。”说起这次的澳洲之行,汤敏军显得格外开心,他相信,团友的那些细微的改变,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到更多的游客。

文明出游

对导游和领队也是考验

在汤敏军看来,文明出游,不仅仅是对游客的一个考验,同时也是对领队和导游的考验。

文明出游,可以从哪些地方下手呢?汤敏军给大家支了招:从细微之处着手。

出发之前,旅行社应该把《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一起放到出团须知里面;而游客应该从细微之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比如不大声说话、不随地吐痰、男士在飞机上使用洗手间“嘘嘘”的时候,应该掀开马桶圈,以免影响女士的使用;要有公德心,尽可能的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等等。大部分游客还是会注意听领队的提醒。有过出境游经验的游客,往往也会越来越注意旅游中的这些文明、礼仪问题。

“领队的职责不仅是安排游客的吃住行,更应该从精神层面引导游客感悟文化的差异性。”汤敏军告诉记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领队引导和提醒游客尊重当地的规定、习俗,首先是要让游客了解这些文化、习俗。毕竟,因不文明举止令人反感的游客只是少数,大多数人是因为不了解当地风俗习惯和法律法规,而造成了不必要的尴尬。”

文明旅游

将写入合同

于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中,第十三条就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在第四十一条中还规定,导游和领队应当向旅游者告知文明规范,劝阻不当的行为。

对此,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要把文明旅游纳入旅游合同之中,更好地约束和规范旅游文明行为。”

省内旅游业界人士告诉记者,浙江的旅行社早在2006年就开始强化出境游的行前说明会、引导旅游文明等工作。至于国庆后如何将倡议变成合同,具体的规定如何,还需要看《旅游法》正式实施时的新合同范本。

各旅行社也纷纷表示,在出行之前,领队和导游都会对游客进行文明旅游的行为宣传。比如,在开行前说明会时,会反复强调说明目的地的风俗习惯、礼仪规范、民族禁忌及行为方式,提醒旅游过程中应当保护的文化和物质遗产等。“其实,大部分中国游客还是很讲文明的。只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中外文化、习惯的差异,游客对目的地文化和法律知识知之甚少,才会发生误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此外,在旅游结束后,领队和导游还要对文明旅游的游客们表示感谢,并鼓励游客一起宣传“文明旅游”。这样一来,才能让“文明旅游”的理念广为传播。

凤凰时尚微信

加入凤凰时尚微信 参与年终送礼得万元大奖

扫描左侧二维码,加入凤凰时尚微信,免费领取礼品,快来参加!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