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日本末代艺妓:花街最后神话(图)
2010年04月05日 14:31 传奇天下 】 【打印共有评论0

天香吹断

艺妓未来堪忧

8月1日,当我们再度来到祗园花街上时,看到人人喜气洋洋,艺妓们身穿只有重大节日才有的黑色礼服,庄重典雅。她们迈着标志性的细小碎步,从一家茶屋走到另一家茶屋,向老板娘致谢。周围则是密密麻麻的游客、记者和摄影师。每一个人都和我们一样,在等待着捕捉这个特别的时刻。

在拥挤的人群中,我们与摄影师沟渊博志相识了。“真是鄙人的荣幸!过去30多年来,每到这一天,我都要来这里拍照。这是我生活的重要内容。”他兴奋地说。

一年中,艺妓的节日活动不止这一次,但无论是新年,还是都踊,作为她们生存现状的见证人,沟渊博志几乎把所有的场面都通过影像记录了下来。

关于都踊,沟渊博志解释说,艺妓的世界不问朝代,只论寒暑。四季更迭是这些奇特女子生活中的大事,其中,最神圣的季节是春季。为了迎接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祗园乃至整个京都整年都在精心地筹备,活动的高潮就是每年四月的舞蹈节:都踊。这个时候,艺妓和舞女会在祗园的歌舞戏院举行精彩表演。都踊是日本传统的舞蹈节,多年来一直保持原有的面貌,十分难得。对于对艺妓世界充满向往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时机,因为在舞蹈节开始前,可以随意和艺妓聊天,不过禁忌仍然存在,比如在谈话中不能诋毁他人,言谈举止不可粗俗,最重要的是,不可乱献殷勤。

沟渊博志一直觉得自己是在肩负一种使命,他发自内心地盼望他的摄影集能为日本未来的几代人,呈现出这种文化。他盼望这种古老的艺妓文化能够得到保护,从而不断地延续下去,让全世界更多的人来了解它,认识它。在他看来,像这样能从过去传到今天的文化弥足珍贵,不可多得,是日本的一笔价值无可估量的巨大遗产。

但传统文化随着整个国家向现代化方向迈进而一步步衰落的状况,已经形成。如今,京都只剩下250名艺妓,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减。随着传承者的渐次离去,一门流传了几百年的技艺也正在逐渐消亡。

像工藤香澄一样的艺妓们,很难这种传统文化的败落。她在向我们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别人问我是做什么的,我会说我是一名艺妓。不过,对我来说,艺妓不是一份职业。我们这里没有上班族的概念,没有朝九晚五,我并不是在一天的某段时间才成为艺妓。艺妓文化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它是我每时每刻呼吸的空气,是我赖以生存的希望和精神寄托。”

艺妓这一行业的合法性自1872年起被正式确认。获得官方认可是件大好事,但时至今日,130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妓也必须随之改变。一些艺妓决心挽救这个行业,她们开始求助于互联网,利用新技术进行自我推广,为茶屋做广告,以及招募学徒。但她们努力调整自我来求得生存的结果,并不乐观。

岩崎峰子认为,尽管艺妓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辛勤汗水,但反响不大,外面的世界也仍然不了解艺妓。所以,艺妓业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得到帮助,建立起考试制度,获得社会保障,并解决养老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艺妓业的未来处境是令人担忧的。

艺妓的世界就像波涛中的小小舢板。现代人能否在忙碌中给自己一段时间,静静地欣赏烛光下的绝美风韵?灯火通明的城市里,烛火的微光已经完全被写字楼的灯光所湮灭。或许,她们的身姿也将被载入日本风物画册,成为记忆里一张永恒的泛黄的相片。(作者:姜兴伟 张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页 1 2 ... 5 6 7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孟欢欢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