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洪涛:假日经济会刺激消费 拉动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

2013年12月01日 18:36
来源:中国网

全国假日办昨日公布了三套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方案,并再次公开征求意见。三套方案的法定假日总天数并无不同,均是在原有基础上“内部调整”,差别可概括为“不调休”、“小调休”和“大调休”。对此,网友们普遍表示了不满,认为“换汤不换药”的调整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呼吁出台增加假日天数的第四套方案。 

尽管增加假日天数的呼声十分强烈,但此次的方案仍坚持不变,似乎与社会经济效益问题有直接关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汪丁丁此前曾撰文称,建议取消三天以上法定长假,普及弹性休假制度。原因是,每年长假损失大约折合2000亿元。汪丁丁认为,由于假前两三天和假两三天的低效率,以及拥挤效应,所有这些效率损失,大约折合每年十个完整工作日。

实际上,在不少人眼中,假日的增加就意味着GDP衰减的观念一直存在。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不增加假日天数,显然是在延续过去惟GDP的政绩观。“假期增加一天,就意味着工厂需要停工一天,经济效益会受到影响,工业增速会降低,即使不停工,也要给员工多付相应的加班费,这对于企业和当地政府来说都是不愿看到的。”洪涛说,讨论是否能增加假日天数,是地方政府、企业与民众博弈的过程,在惟GDP论英雄的当下,地方政府与企业占据了上风,普通的劳动者没能等到假日天数的增加。

但不容忽视的是,长假制度也已成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大举措。以北京为例,今年“十一”黄金周在10月,有效地带动了北京旅游[-0.79% 资金研报]、餐饮、商品等消费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10.9%,创6个月新高。

洪涛表示,增加假日天数并不一定会直接引发经济损失,假日经济反而会刺激消费,拉动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未来应逐步改变‘GDP指标是经济领域最高指挥棒’的思想,让经济能健康而富有活力地长足发展。”洪涛说。

[责任编辑:郭小璇] 标签:2014假期 调查 旅游 凤凰网旅游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