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凭什么征服世界
西湖一角(资料图片)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白堤、苏堤、断桥……西湖的景观无疑是文化的,这个文化无疑是中国的。作为一个文化湖,能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无疑是中国文化又一次成功地“走出去”。
在此之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有一次带着一个外国专家考察西湖。看着湖水,望着远山,陈同滨沉浸其中,不由向老外感慨。然而无论她怎么解释,对方就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因此,尽管西湖的人文内涵是国人必修课,但是要让外国人了解还需要花一番力气。比如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残雪”,现在西湖上的这座桥既没有断裂,也没有积雪,理解上就有困难。还有白堤、苏堤,在一般的老外看来,那就是一条很宽敞的马路,如何让他们将之与白居易、苏轼联系起来,也需要动脑筋。
在西方人的传统观念中,中国是神秘的,是不可理喻的,是他们的“化外之地”。能成为世界遗产,西湖凭的是什么?走国际化路线。这里的国际化不是西化,而是现代化;不是迎合,而是包容。
在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具体到西湖,杭州市拆掉有碍观瞻的建筑,修复人文景观,保护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让西湖对所有人开放,不设障碍。这么一来,西湖就是可亲可爱的,是触手可及的。
因为开放,西湖兼融雅俗,既有雅文化,也有俗文化。既有岳飞的庙,对于民族节义以褒扬,也有苏小小墓,对于世俗人物以安慰。在民间流传广泛的白蛇传,也是在西湖产生的。没有一个地方能够把这几个方面这么好地糅合在一起。对于一个现代化的西湖来说,这种包容的胸怀来自古人的智慧,更体现出与世界接轨的自信。
在中国人的世界观中,这个宇宙是圆融一体的,人在其中,必须要顺和而动,破坏与山水的互动,那就是不和谐。历代中国人,一次又一次地给西湖添加景观、故事,但他们似乎商量好了,每一次添加都那么得体,没有任何滞涩,千年而下,西湖变成了中国天人合一理念的绝佳载体。
如何更有效地传播这种理念,如何让世界读懂西湖,这些年我们做了大量阐释工作,官方的、民间的,颇有成效。
事实上,最晚从马可·波罗开始,西方人就已经开始不断关注这片湖水了。这方面的记载,史不绝书。今天,我们的西湖能够让他们懂,能够让世界懂,不是他们更努力了,而是我们更自信了。因此,西湖在今天成为世界遗产,不用雀跃,因为她早就是这样了。我们应该为之雀跃的,是这个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跟帖 0人参与 | ||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706809
1女人心声:追求美丽是件痛苦的事 -
437124
2春天常吃10种蔬菜可帮你补足“阳气” -
431278
3美国华人圈屡现临时夫妻 专家:谈道德 -
386713
4姜培琳:从传奇超模到豪门CEO -
346637
5Gucci 2014米兰秋冬发布 -
272133
6普京绯闻女友时尚品味不输名媛 占领时 -
268855
7死亡真相:人在临死前10秒真实感受 -
203407
8肚脐形状辨疾病:哪种形状暗示有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