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艳遇之城丽江:化着浓妆的天然美女

2012年06月11日 11:52
来源:凤凰网旅游 作者:生活者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一千个人对美的评价有一千五百个标准,多出来的五百个是因为有些人根本没有标准,他们可以随时糊里糊涂地倒戈跟着别人走。这句话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我对丽江的评价只是个人意见。如果因为我说的话导致了别人认定丽江好或者不好,是不值当的。我在写影评的时候常常消受这种郁闷。我在文章里提出点自己的看法,最怕看到的回复是“经你这么一说,我决定不去看了”,还有斩草除根回头补上一枪的——“打死我都不看了,谢谢你”这个“谢谢”能生生地梗死我。看来新时代的文字狱将自下而上,由人民发起,为大众服务。其实你自己不去看,怎么会知道我说的就是你的感受,更何况,万一我是骗子呢。

接着说美和标准这件事。比如美女,有些是天生丽质,不化妆也漂亮;有些是先天不足天补,巧施粉黛,照样光彩照人。虽然我崇尚自然,但是对于后者的美并不排斥,能够巧妙地把不太美的东西变得很美,这行为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所以别老去挑剔名美女们卸了妆之后的样子,大伙流着哈喇子看的不就是别人化着妆的模样吗。所以依然有成千上万的人挤向化了艳妆的周庄,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不过这里面有一件事比较有趣——很多人夸天然美女,很多人夸化妆美女,而这两方面的人往往并肩批判天然美女化艳妆。这其实有道理,因为有闭月羞花之容的人往往无需粉黛,久而久之比起那些天天研究浓妆的人,在化妆技艺上难免相形见拙。所以天然美女化艳妆往往把事情办砸,既糟蹋了脸又糟蹋了颜料。所以,我不得不承认丽江真是一个奇迹。

丽江古城就是一个化着浓妆的天然美女,丽质与脂粉相得益彰,互增颜色,实为佳绝。

与丽江同位“四大古城”之列的四川阆中,气质就与之迥异。我在以前的旅行札记中提到过,阆中不是为旅游者准备的,她乍一看貌不惊人,在你的记忆中大不了是个清秀的模样,算不上美女。除非你能同她生活一段时间,充分感受她的内在,转而再来端详她的脸,你会越看越觉得美丽绝伦。而丽江完全不一样,大老远的便给你送来诱惑的笑声和惊艳的美貌,还不容你回过神,已伸出玉手牵你同行了。

上面这段话去除掉那些色迷迷的比喻之后,就是这么个意思——阆中基本上没有受旅游经济的破坏,天然的古城文化让她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有幸保存了自己独特的魅力;丽江却全球闻名,盛名之下的丽江有着令人目眩的旅游商业经济规模,并且开发得淋漓尽致。但是,这些对于其它旅游地致命的破坏因素,在丽江这里不可思议地都化为了良性因素,非但没有破坏古城氛围,而且让这种氛围更具魅力。因此,很多声称喜欢逃避喧嚣的人会选择丽江,而不是阆中。道理很简单,阆中只能给你清静,而丽江不但能给你清静,还能给你喧嚣——真正从骨子里要逃避喧嚣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人不过说说而已,喜欢清静的小资们其实是不能离开汽车尾气和高层电梯的,否则就不是选择躲进古城,而是选择躲进太行山了。而丽江简直就是比着这种暂时性逃离需求的模子做出来的——你可以在一条空荡荡的青石小街上独自行走,充分享受所谓回归的快感,没有汽车喇叭和满地的小广告;当走到街角时,你可以顺手推开一扇古香古色的木门,里面是一个俱乐部,有一切现代化的服务和时尚的元素,你可以喝着咖啡上网,与国际友人一起谈论奥卡和伊拉克。在放着地道的丽江粑粑的盘子旁边也放着地道的意大利比萨。这就是丽江的诱人之处,谁会拒绝这样的生活呢。按照哲学上的理想来比喻,这就是内圣外王。

丽江的商业开发同古城文化一样闻名,在这里你最初可能会在消费的诱惑与观光的诱惑之间彷徨,当你发现丽江体贴地为你解决了这种矛盾之后,基本上你也就已经被这里征服了。消费和观光这时候变得互溶了,你不会因为打算去买一件衣服而责怪自己淡化了旅游,因为服装店就开在游鱼碧波的小溪上。

有些东西,虽然明知是作秀,但是依然可以称赞,因为文化在某种角度来讲就是一种秀场,说得文明一点叫做传播和影响。这就好像前面说的化妆的女人,化妆化得好就该被赞美。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首先得有文化,其次才是包装这种文化。丽江不缺乏文化,因此她的包装是有底气的。你只要看看丽江古城里的导游图,就能体会到她的这种包装的底气。在我们走过的所有旅游地里面,丽江古城导游图是最具文化气息的,在旅游经济领域,这句话也就可以说成——丽江古城导游图是最具商业价值的。这就是一个文化与商业双赢的例子。

当文化与商业和平相处,并且互相扶持的时候,旅游者的伊甸就诞生了。商业是凶猛的,相形之下,文化往往显得怯弱退让。丽江的思路是让传统文化滋长出商业,而很多失败的联姻原因正在于试图让商业去挽救文化,这就像让美国去保卫中东和平一样。据说现在丽江政府用经济政策鼓励纳西人回到古城居住,并且古城中所有的房产必须在纳西族名下,即便出租,一套宅院必须有一部分由纳西原住民居住。这是一个有长远眼光的决策。每天下午,四方街会有一群穿着民族服装的纳西老人跳舞,我没有考察过这是否是政府行为,但我认为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看那些老人们跳舞时,你会发现他们脸上是真正的快乐。文化的做秀如果能够让这种文化在具有商业看点的同时,得以延续,那这秀就是好秀。换句话说,文化本来就是如此在延续,只不过你正好路过看到。正如也许四方街跳舞是自古有之,并不是为了“建设国际旅游胜地”而为之。只要四方街的舞蹈还在延续,秀或是非秀又有什么关系。

因此,在这种文化与商业祥和的氛围内,文化的包容度也就达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在这里,一个完全纳西风格的建筑里面装着一个西餐厅的瓤,是很正常的事,并不让人觉得别扭。这远比好些大城市里面生造出小桥流水来得自然。因为你可以这样理解丽江——某个法兰西人旅行至此,流连忘返,遂借本地民居开一餐馆烹造家乡美肴以营生定居;但却无法这样理解大城市——某一闲云野鹤云游至此,流连忘返,遂借本地CBD商圈一旺铺开茅舍一间,静隐以品茗修书——这野鹤怕是病得不轻。因此丽江的包容氛围中出现什么似乎都可以在情理之中,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旅者的乐园。并且这种多元的文化共同滋长在这里,共生共荣,形成了更大的一种独特的丽江文化。前时,与青子讨论这个问题时,她的一个观点我很赞同——她认为文化的生存和延续并不是从一只小猫长成一只大猫,而是从一尾鱼变成青蛙,再变成鸭嘴兽,再变成猫——文化是在不断融合变化中进化的,我们总是担心文化发展中鸭嘴兽变成猫的过程是一种对传统的破坏,往往去呼吁保护其鸭嘴兽形态,其实只不过是在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它正好是鸭嘴兽阶段,在此之前已经变化了多次,而我们却一口咬定我们最初看到的就是原生态,这是没有道理的。丽江的商业古城文化就像登陆的鱼,也许会进化成青蛙,或是别的什么。与商业通婚后,在丽江古城里会长出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但它们可能就是从此开始在这里“土生土长”,千百年后,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把它们归为丽江源生态的一部分。其实文化的进化谁也无法阻挡,有时候我们错怪了商业。很多人很鄙视丽江的商业化,其实只要在这条进化路上,始终是文化自身在推动,那就是健康的。何况商业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否则山西旅游靠什么挣钱啊,很多人慕名而去,正是慕的一种叫做“晋商文化”的名。

只是话需要说回来,国内众多旅游地之中,能够把文化和商业结合好的,少之又少。大部分做到的都是双毁。因此虽然我认为丽江很成功,但未见得这是一条好路。九五年我们毕业考察实习去过丽江,那时的丽江很象现在的阆中,是一个不受打扰的古城。并且当时我们一行人纷纷为其间发现的一家电子游戏厅愤愤不平,认为这是对古城犯罪。我记得当时自己的论文中还专门声讨了这家电子游戏厅。九七年一次破坏颇大的地震降临丽江,很难回避这是丽江发展的一个契机。大面积房舍重建的过程中,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得以有机会渗入。也可能正是这次地震给了丽江一个得天独厚的机遇,而缔造出今天的丽江。对于别的旅游地来说,这样的条件是不可遇求的,同时丽江又拥有不会被地震摧毁的深厚文化资源——神秘的东巴文化、独一无二的街道格局以及人居与流水共存、古城与雪山共存的奇特景观,加之丽江所处的西南地区的无可比拟的大旅游环境——这一连串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东西送给丽江一张又一张的王牌,保证了丽江可以如天之骄子般傲视国内旅游产业。她太有做旅游产业尝试和革命的资本,这是别的地方望尘莫及的。因此丽江的路子也是其他地方无法效仿的。

但愿我们再次回到丽江的时候,无论她又变成什么样,都能以一个宽容与消融的心态看待她,就像丽江本身的宽容一样。也许那时她又进化了,也许那时流行的化妆术变化了,都未可知。总之,今天的丽江,很完美。回到开篇的那段比喻,对于一个旅游地而言,文化犹如天生的相貌,旅游产业犹如脂粉妆红,一个天生丽质的少女恰巧又善于涂描,纵是浓妆艳抹,也总养眼宜心。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时尚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时尚",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王晴] 标签:丽江 美女 艳遇 古城 旅游 凤凰网旅游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