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转暖后行业能否再度飞跃,将决定我们是否能够真正成为服装强国。综观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国服装业正是伴随着几次区域性经济危机的挑战和机遇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走出亚洲金融危机阴影后,中国自然成为欧美产业转移的首选地。随后我国服装产业经历了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大呼“狼来了”的惊惧;经历了2005年配额取消,从而被国际社会认定为“洪水猛兽”,遭排斥、遇特保的尴尬。我国服装业在这八年里,走向了对内比品牌、对外拼加工的双管齐下的第二次产业浪潮。
其实服装产业转移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到现在仍在继续,服装制造业从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向亚洲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内地、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等国家转移。但是,在这次转移中,时尚寡头逐步掌握了一条规律和原则,就是把价值最低端即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部分转移到经济欠发达国家,而把高附加价值的品牌创意、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订单规则、商品运输、产品零售等环节掌握在他们手中。
从国内市场看,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承接转移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加剧了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也进一步引发了对中国服装产业发展模式的深入思考。其中一个结论就是,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制造业、服务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中国服装产业的转移工作,应该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整体框架中进行。以产业转移为基本特征的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第二次浪潮,从根本性质上不同于之前30年的粗放型、能源消耗型、扩张型的发展,而应该是符合国际发展新趋势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要求,把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结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从我们向国外市场转移情况看,东南亚地区将成为中国中西部省份所期待的“迎接东南沿海转移”进程中的竞争对手,因为这些东南亚国家对欧美出口能够享受到最惠国待遇,同时这些国家在税收等政策上给予了国外企业相当大的优惠空间。
目前到越南、柬埔寨等地投资建厂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已近千家,到孟加拉国投资的也有百余家,如江苏AB集团已在柬埔寨金边设立境外加工贸易企业,红豆集团也在柬埔寨控股兴建了西哈努克工业园。
但是,这些企业无可避免地将要承受国际产业转移大潮带来的必然阵痛。而阵痛之后,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是一个过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取决于从业者的主动思考。
现在我国服装出口已经开始由单纯的OEM方式向ODM方式转变,已经形成了全球最为完整的产业链系统,最为完整的产品加工体系,核心竞争力正在由劳动力成本优势向功能优势、效率优势、性价比优势转变。从三来一补的盛行,到引入品牌及商业渠道道等概念,中国品牌在规模发展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后,中国服装业现在走到了更深层次的竞争阶段——价值竞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