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媒体上的“奥运五味” 如何“挑刺”
2008年07月15日 10:48国际先驱导报 】 【打印

另一方面,外国记者也要对中国的相关管理制度给予一定理解。“新闻管理(news management)在西方国家也是常见的,尤其是在像奥运会这样的重大活动期间。而并非简单的‘保障新闻自由’就可以否定对新闻的管理。”史安斌表示,管理不一定是管制或封杀,政府部门应当善于寓引导于服务中,像设立为非注册记者提供服务的BIMC,也是一种有效的新闻管理手段。

“我特别觉得,经历汶川大地震和瓮安事件后,外国媒体对中国也有了新的认识。”史安斌说,三四月间因为3·14事件和奥运圣火传递而导致的西方媒体“反华大合唱”,不可能再出现在北京奥运会上。而经历了一系列风波的中国媒体受众,也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这都使他们自身也在不断地成长和成熟。

史安斌表示,即使奥运会上出现个别杂音,包括中国网民在内的媒体受众应该也完全能够承受。“只要不是出于政治目的的恶意诽谤和歪曲,我们就不要担心西方媒体过于挑剔,应该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奥运把我们的声音发出去,消除一些外国人的偏见和误解。”

被采访时不必众口一词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每个人都可能是被采访者,面对外国记者的长枪短炮,普通中国人该怎么应对呢?

“我觉得首先要摆正心态,向外国人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史安斌特别强调了“真实”二字。他认为,很多中国人习惯于爱面子,接受外媒采访也往往不自觉地表现出“宣传”的姿态,这反而让外国记者觉得虚假,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众口一词,千人一面,什么都像排练过似的。“不要因为面子而刻意夸大或掩饰,好的就是好的,要勇于承认差距和不足,理性地对待批评和误解,这才应该是一个大国公民自信心的充分体现。”

推荐阅读:

北京夜店职业型男们

有没有在你的工作中遇到什么艳遇?艳遇没有,只不过是认识了很多异性朋友……

大眼美女的"人造现场"

性感的美女与香车,华丽的事故现场,艳红的指甲油伪装的血迹……另类元素永远是时尚界…

莎朗斯通反控华裔律师

一个是大言不惭说地震是“报应”的过气女星,一个是被人烦透的“接案狂”,沉寂一个半月后…

他剪刀上的Ferragamo DNA

回看Massimiliano为Ferragamo所做的改造,也不难发现其中年轻化的趋势:衬衫被做得很贴身

外媒“奥运五味”看挑刺
有文化的风流女人 地位很高
德刊揭秘重大新闻事件做假和摆拍图片(组图)
美媒:中国人的腰围全球增长最快
红楼一梦 “新不如旧”
印度女孩苦练中国武术(组图)
新加坡媒体:中国没有硬实力,哪来软实力?
金宫殿被拆 金马桶独存(组图)
外食族新提案
英国神秘"无脸夫妇"频露面(图)
阿迪达斯中国广告大打民族主义精神牌
钱包缩水 富人遮遮掩掩变抠门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晓德   编辑: 杨玉鑫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