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汉魏风骨 元康气象

2013年02月21日 01: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元康工作照

篆刻:清风徐来(上),水墨游戏(下);书法:篆体(右)

2010年,在江苏省纪委、省文联举办的陶艺展中,查元康的一件陶瓷挂盘精品与徐秀棠的雕塑作品一起获得了最高奖。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黄龙山隆起地平线不过数丈,方圆范围不过数里,却因深藏举世独珍的“五色土”而成为中国陶都宜兴第一峰,名扬天下。黄龙山麓有精舍数楹,书画家、陶刻家查元康卜居此间,啸傲优游、从容自在。笔者有缘,扣门入室,但觉墨香郁郁、陶韵菲菲。查元康容貌清俊儒雅,言语率真随性,举止洒脱练达,年近花甲,精神矍铄,不让青壮也。指点书画陶艺,论说时风古尚,不觉陶陶然而心醉,悠悠然而忘机矣。

查元康自幼即习书画,学而弥笃,不离不弃,又在西南师大国画专业攻读研究生,在传统艺术中浸淫了半个多世纪,天性加悟性,努力加“苦力”,功底自是不凡。上世纪80年代,受著名书画家、中国篆刻研究院院长韩天衡先生,著名画家、南师大教授陆越子先生赏识,收为入室高足,艺事更是精进,书法、国画、篆刻“三足鼎立”,风流艺坛,篆刻尤精,为世所重。紫砂陶艺以仅可容握的茗壶为主体,陶刻附丽其上。佛家言:“一粟见大千世界。”查元康视小为大、举轻若重,在小小茗壶上觅艺道真谛,渐成“元康气象”。

“气象”之一,章法匠心独运。查元康善于审形度势、经营布置,对书画饰壶的“程式”、规矩进行改造。书法则正草隶篆、钟鼎甲骨,各体搭配,注重形式审美,纵横开合、摇曳多姿;绘画则花卉翎毛、山水人物,虚实相生,注重形象再造,象外生象,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无限的想象空间。

“气象”之二,融汇人文内涵,凸显文人精神。元康陶刻,词句简明,画面干净,以神写形,以小见大。整体呈现松弛而不散乱、简洁而不寡淡、朴茂而不鄙陋、奇岖而不粗野、典雅而不矫作、尚古而不拘泥的风貌,在写意中得意味,在写神中得易趣,在写心中得意境,在“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二竿之竹”间读出无尽的文章来。

“气象”之三,刀法有乘古之味、创新之质,刻痕有书写之韵、金石之迹。查元康在刻琢剔铲、轻重缓急的传统技法中体会传统陶刻技法的活力和魅力,融会贯通、刀法创新,形成新的“语言”。在娴熟使用“单刀”、“双刀”的基本刀法时,间以单、双刀并用兼施的“一刀半”法,显现灵活又厚重的线条质感;以篆刻刀代替常用的陶刻斜刃刀,或以纯刀刻凿,古拙遒劲,或以锐刀刻削,隽秀光洁;审视紫砂砂质的不同和干湿的症候,抓住时间节点奏刀,使线条、块面产生掌握之中和“意料之外”。

“气象”之四,壶式端庄大方,古朴中蕴机巧,壶艺精准细腻,规范中显格调。由饰壶进而造壶是情理之中的必然之举。查元康对壶式有着自己的美学理解和追求。自创的壶式亦以“光货”为主,别出心裁,从使用和装饰的整体全局精心构思,艺和技的含量常常高人一筹。“一夜鱼龙舞”壶跃起双鲤为壶钮,腾飞双龙为提梁,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行草饰壶,词激活壶的内蕴、壶外化了词的生意;“阳春”壶圆润饱满、温婉纯真,“鼓玉”壶静逸文雅、流畅大方;“国粹”壶简洁又丰富,庄重又生动,壶钮可旋下成一实用的印信,更是妙思巧构,趣味无穷,将诗、书、画、印等传统精英文化之精粹浑然无间地融化一体。

以陶代纸、以刀代笔,不仅是介质和工具的变化,更是“语境”的变化,美学观念和艺术语言也要随之转变和变革。查元康以自身艺术底子的优势和长处,自觉探索,常以擅长的汉简牍笔法掺以篆书笔意的书体题壶,以极简的白描线条写意画饰壶,并常在茗壶的突出部位“凿”以各式篆刻印章纹样,印面清晰凸显篆刻特殊的审美样式,印底细洁而展露本色的肌理效果,格调高古而气韵生动的“印章”成为审美的亮点,非常人之所能为。体现学识和修养,功力和旨趣,率真和诗意,使茗壶陶刻具有强烈的文化个性,此为“气象”之五。

查元康人品艺品颇类汉魏,追求文化个性的独立和艺术精神的自由,不附流俗、一意孤行,真可谓“汉魏风骨、元康气象”。

(吉维明 潘明月 文/摄)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