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历过60年代的一代人,乌托邦的理想总是难以释怀。明尼阿波利斯市的沃克艺术中心(Walker Art Center,美国中部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型博物馆)首先给了我一个平台,供我思考如何实现这种理想,更具体地说,它促使我对一个体制的社会性根基进行了思考。1991年,我成为了那家博物馆的馆长,开始将博物馆的内外结合起来,我们的活动逐渐从博物馆扩大到了当地社区。
最初,我想让人们看到,一个权力均等、博采众长的组织所具有的力量。我试图探索的问题是,一个体制内不同的权力层次之间的界限能否被消除,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那也就意味着那些普通工作人员(其中不乏艺术家)如果他们的想法好,那么他们的声音对于博物馆来说就会很重要。同样,我希望将管理层与干事们联系起来。我强调,我们是在齐心合力地创造,是合作的关系,这样就能让每个人都充分参与进来。我不想让人们觉得我这个馆长就是机构的代表。以前,博物馆馆长给人的印象就是木偶师,从写故事、写剧本,到操控木偶都是他一人独揽,甚至在沃克艺术中心也是如此,公共关系部门的人有可能说,人们和馆长握手就好像和博物馆握手一样。这种状况让我难以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建立的标准可以被推翻,而是说这些标准可以重新拿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孰重孰轻对于一个机构来说至关重要,也就是说,什么东西有意义、这种意义体现的是谁的价值观?等等。
后来,我想,博物馆运作的这种开放性能否运用到我们与更广大的观众之间的互动上。当今的博物馆越来越变成了实地性机构。我们对保管、收藏和组织方式,以及如何面对经济危机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目前,我还不知道有任何一家文化机构是纯粹商业化的。大型文化机构依然是依靠慈善事业的支持,我认为这种情况不会,也不应该改变)。但是不同的机构也会反映其特定的社会环境。最终,博物馆的根基(其赞助人和观众)就算没有影响到具体的展览项目,也会对博物馆的道德标准与市民姿态产生巨大的作用。我试图让沃克艺术中心吸引各种各样的人群,这并不单纯意味着增加观众的数量,而是指丰富观众的文化构成,将更多的观点和内容带入博物馆、挂上墙面、搬上银幕、登上舞台。例如,我第一次试图统计每年有多少不同肤色的观众参观我们博物馆,但是我发现这个数字是很难与事实吻合的,因为这个数字本身就意味深长,它说明谁容易被看到,谁不容易被看到。我离开的时候,有色观众大约达到了13%-7%,这几乎和双子城的人口情况一样,而且有更多青少年主动选择来沃克艺术中心参观。这是那些观众、艺术家、教育工作者和策展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就像Philippe Vergne那样与艺术家一同思考数年,或者像Kara Walker那样创造新的艺术史。这也就是我所谓的博物馆内外的结合。
Kara Walker, 《我的补充、我的敌人、我的压迫者、我的爱人》(My Complement, My Enemy, My Oppressor, My Love,” 2007),图片提供:Cameron Wittig
我第一次和博物馆的管理层提到这些想法的时候有的人认为我有些幼稚,但是不久以后,在这个领域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商业模式。其实,在我们设计这个方案的时候(然后又请Herzog&Meuron建筑事务所为我们设计了新的建筑)我们就感觉到有必要参照一些商界的做法,因为我们就身处美国的大卖场明尼苏达州,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面临着竞争。我们必须对商业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我们要熟悉他人的体验,因为(这是在计算机大规模出现之前)我们的体验完全是被商业的研究所操控的。《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1999)的合著者Joseph Pine过来和我们谈起了这些事情,他说,一个人给你打电话的瞬间就意味着你们之间人际关系的开始。因此我们也对这座建筑进行了同样的思考,从你打电话咨询信息的那一刻,到向公众展现我们的办公室,再到让我们的策展人和教育工作者走入社区,策划项目无不体现了我们对于博物馆的思考。我们对商业世界进行了研究,从而加以借鉴。如果你不关注这些事情就会有风险。
博物馆是为其周围的环境设置的,我发现,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作需要完全不同的技能。在这里,我才体会到了自己想法的不成熟,我曾经对MoMA的建筑持批判态度,但是,每年都要有280万人来这里参观,由此产生的循环问题是我之前不曾考虑到的(有意思的是,参观MoMA这样的大型博物馆的观众有五六成都是外国人)。有人曾经告诉过我,生活在纽约很少有时间思考。但是在我2008年加盟MoMA的时候我才发现,这座博物馆远比我想象的具有自我批判性。目前,在Glenn Lowry领导下,那种自我怀疑的精神令它更加焕发出勃勃生机。我希望有一天外界也能体会到这种精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凯西•哈尔布莱希 编辑:骆阿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