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娜二世
8 月25 日-12 月12 日,上海博物馆举办特展“北方之星: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俄罗斯帝国的黄金(1293.10,1.00,0.08%)时代”,展出来自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文物,涵盖了彼得大帝、伊丽莎白女皇、叶卡捷琳娜女皇、亚历山大一世四位君主统治俄罗斯期间的绘画、瓷器、金银器、雕塑等精品。
“北方之星: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俄罗斯帝国的黄金时代”特展海报上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画像,就像当时那些见过她的英国观察家描述的那样:“身材中上等,有发胖的趋势,面色红润,两只蔚蓝色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一种探索的目光”,她的法国秘书说她“仪态庄重,但胸脯欠丰满,长脸庞,尖下颌,凹嘴,鹰鼻,小眼”。总之,她并非一个美人,假如传说中她的魅力不只是来自于她的权力与地位,那么也是因为她知识渊博、谈吐风趣、机智精明的缘故。
她在涅瓦河畔、新冬宫旁边造起一座淡绿色的博物馆—艾尔米塔什,1764 年不问价钱地买进了255 幅德皇腓特烈二世财因力不济而无法购买的绘画作品(其中有伦勃朗和哈尔斯的油画),由此开始了她大手笔的收藏。她自己写道:“这不是爱好艺术,而是贪得无厌。我不是风雅方家,而是饕餮之徒”。短短几年内,她收藏的艺术品总量已超过了在她以前的国内外任何君王一生的收藏。狄德罗在致法尔科内的信中说:“我们是在和平时期出售画幅和雕像,而叶卡捷琳娜却在一边跟人家打仗,一边不忘收购它们。科学、艺术、风雅和智慧已经从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流向了北方大俄罗斯,而蒙昧则挟其相关事物涌到了南方。”叶卡捷琳娜凭其远见卓识,花钱买到了精神,在欧洲的其他地方,人们把俄罗斯看成是一个冰天雪地、豺狼成群、粗俗落后的国家,而叶卡捷琳娜用自己的努力为俄罗斯树立起了崭新的形象。她热心笼络文人墨客,欧洲各地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领域都为她歌唱,她是他们乐善好施的圣母,伏尔泰称这位他眼中“无与伦比的最杰出的女人”为“整个欧洲的大恩人”,“是欧洲北方大地上升起的一颗最璀璨的星星”。因为叶卡捷琳娜女皇,才有了艾尔米塔什。
今天我们在上海博物馆的这个特展按照18 -19 世纪俄罗斯帝国的四位统治者:彼得大帝、伊丽莎白女皇、叶卡捷琳娜女皇和亚历山大一世的顺序依次分为四个部分,共有展品290 件,其中有252 件属于第三部分“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整个展览的核心。
建城初期的圣彼得堡全景图和彼得一世的手杖开启了“北方之星”的序篇,那支手杖的端首是一只单筒望远镜,正是彼得一世在封闭的俄罗斯打开了望向欧洲乃至世界的窗口,一如他以雄心、胆魄和梦想在荒芜的沼泽河洲之上凭空建起那座美轮美奂又坚不可摧的石头城,一颗明亮的星自北方幽暗的地平线跃出,出现在清朗天空的一角,黄金时代正待来临。
伊丽莎白女皇的登基意味着外国势力对俄罗斯宫廷控制的结束,积极内政和外交政策的恢复,以及国家文化传统的复兴。从城市风貌与建筑版画,风格开始趋向奢华的宫廷用具,可以想见她统治时期的俄罗斯的稳定和繁荣。她继承父业,注重海军建设,发展教育和艺术事业,分别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创办了全俄第一所大学及艺术学院;她把宫殿府邸以巴洛克风格装饰翻修一新,她爱好歌舞饮宴、美味佳肴,她的瓷器还不算太精美,珐琅与瓷器上的花案用色也略嫌粗俗。她把她的外甥彼得三世列为继承人,接下来巨幅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画像的一旁是他的画像,比他妻子的要小很多。从他脸上仍然可以见到当初那个身材矮小、体质瘦弱、性格内向的男孩,在成年人的身体里充满了不甘愿、不服气和嘟嘟囔囔。而少女时代的叶卡捷琳娜在画像中虽不美艳,却有着伶俐的笑容和闪闪发光的眼睛。这个婚姻注定会破裂,这个皇位注定要换人。
女皇的珍宝
展厅东南角上四幅并不那么引人注目的纸板水彩画包含了1762 年6 月28日那惊心动魄的一天。1762 年6月中旬,刚即位半年、还没到莫斯科完成加冕仪式的彼得三世离开圣彼得堡到奥拉宁去避暑,他的亲信告诉他:你可不能离开圣彼得堡,却把它留给想要搞垮你的人呀。彼得皇帝没听,只是小作调整:让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也从圣彼得堡搬出来,到彼得霍夫去暂住。彼得霍夫与奥拉宁同在芬兰湾上,近在咫尺。
1762 年6 月28 日拂晓,叶卡捷琳娜被人唤醒:“敬爱的女皇陛下,您该起床了。”
四幅细致入微的水彩画画的便是叶卡捷琳娜上马车离开彼得霍夫,沿彼得霍夫大道前行,人民奔走相告,涌到路旁朝她欢呼,士兵们簇拥着她,在喀山大教堂加冕,在冬宫阳台上接受近卫军和民众的致敬,并在喀山大教堂加冕。随后,展品之华丽精致程度便突飞猛进。
一套玉白色上绘淡雅的茶色乡村图景的餐具,有茶碗、汤盆、碟子、汤勺,都是日常用具,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每件东西上都画了一只绿色的青蛙。据说当年叶卡捷琳娜度夏的行宫边有大片的沼泽,人称“青蛙沼泽”。她一时兴起,就向英国的韦基伍德瓷器厂定制了全套1000 多件瓷器,每件瓷器上都有绿色青蛙的标记。
一批非常精美的器具因其幽黯又闪烁的色调和光泽而格外引人注目,产地标明:图拉。图拉的军工厂在18 世纪已是硬招牌,叶卡捷琳娜像她的诸位前任一样例行去参观军工厂,结果就爱上了武器的质感,于是军工厂为她订制了那些东西:梳妆台、扶手椅、脚凳、首饰盒、香炉、茶炊、地球仪形状的墨水瓶、国际象棋……精雕细镂,冷光粼粼。女皇的卧室一隅,皆是军工厂制造,令人浮想联翩。
除外还有布朗兄弟的凹雕,彼得霍夫工坊出品的花瓶、钟表、鼻烟盒等诸多珍玩,每个都值得用目光摩挲再三,比如有一个很小的玩意儿,一个比一元硬币大不了多少的地方,竟刻着“苏格拉底之死”的场面。
一幅版画描绘了彼得一世那骑着高头大马的雕像在圣彼得堡揭幕时的景象,雕像是她向法尔科内定做的。然而更能体现女皇胆魄的则是作为雕像底座的巨石,那是一块芬兰巨石,重量1600吨,被发现时深陷在松软的沙土里,女皇前去一看,就决定用它来作彼得一世雕像的底座,在场的人几乎吓晕,因为几乎无法将它运到圣彼得堡去。在女皇悬赏之下,有人提出了办法:用几根底部挖有沟槽、装着铜球的大木梁滑行运输。几百人沿一条专修的道路推拉巨石,整整滑行了一年时间,才将巨石运抵圣彼得堡。当巨石到达涅瓦河码头附近的海军总部广场上时,成千上万的人前来观看,无不瞠目结舌,人们纷纷议论:“我们的小国母不仅能打败土耳其人,而且还能够移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顾湘 王图黛 编辑:骆阿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