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海南黄花梨镶瘿木大小头柜(海岩收藏伍炳亮作品)
邓雪松:我觉得明式家具代表了文人情趣,而清式宫廷家具则代表了皇权森严,广式家具对应的是商贾大众的审美理念。我们可以看到,由宋至元,再到明代,家具风格是渐进演变、传承有序的一个过程,而明清两朝,则一繁一简,迥然相异,那么,您对清式宫廷家具家具风格的形成,以及其做工用料、审美理念等是如何看待品评呢?
海岩:明清两代家具风格的巨大差异,与当时满清入主中原、政权更迭有很大关系。我们知道,满清推翻明王朝,凭借的是军事上的强大和胜利,而并非经济与文化的强大。在文化发达、经济鼎盛、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汉文化面前,统治者要想消除自身的自卑感和树立天授皇权的威严,往往是借助外物来凸显皇权的至高无上和肃穆庄严。家具是实用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统治者自然不愿沿用前朝的器具。所以就转向了紫檀这样一种深色的木材。紫檀的色泽沉稳厚重,庄严大气,肃穆威风,无论横雕竖刻,丝纹不乱不断,最适合雕刻和镶嵌各种主题外露的图案,也最能满足统治者追求威严沉穆的等级象征和吉祥万代的自我祝福。另外,回到风水与命理学上来说满族人是属于水命,游牧民族,自古以来都是逐水而居的,而水命主黑,所以紫檀这种深色的木材自然就是首选了。所以,清代宫廷家具的形成,和朝代的更迭、当权者的信仰以及审美心理有直接的关系,清式宫廷家具在款型、用材、工艺及风格上,也都独树一帜,创造出了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境界,堪与明式黄花梨家具比肩并立,同辉于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行列之中。
邓雪松:明式家具的精神内涵潜藏的是出世超脱,清式宫廷家具精神内核倾向于入世统治,所以繁简各异,这种出世与入世两种不同人生态度,在您身上似乎得到了和谐的平衡。一方面您以入世的身份从商,经营管理的酒店有声有色;另外一方面又以出世的心态从文,著书立说也是声誉卓著;再者,一方面写尽当今生活的世态景象与情爱波折,而另外一方面您又赏玩家具、构筑园林,向往传统文人生活的淡泊宁静,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之间的矛盾?您目前正在构建的黄花梨养习馆,建筑这一古典建筑园林的想法是什么?具体规划面积和项目时间大概多久?能详细谈谈吗?
海岩:关于你提到的出世和入世的问题,从我的现状来看,可能旁观者会觉得存在矛盾,就我自己来说做这几类事情都是比较顺,没有碰到角色和身份不同所带来的问题。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用出世的态度来做入世的事情,心态会平和很多。关于构建黄花梨养习馆的想法,其实由来已久,一方面是源于王世襄先生曾有一个夙愿,就是建造一座足够大的四合院,做为明清家具的博物馆。让那些古典家具按史上生活场景的规例,陈设其间,再现和还原古人生活的完整画面。这样的博物馆比之把明清家具置于现代化的展场中,更容易让后人发思古之幽情,体验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中国士人的雅趣禅思。可惜,王世襄先生离去时也未能看到这一愿望的实现。另外一方面就是我认为,一件好的家具,除形、艺、材、韵之外,还有一个“境”字,境是指相互的,既有环境对家具的衬托,也有家具对环境的改变。这一点很重要,没有环境的衬托,家具终归是个器物,在审美中偏于单薄。而有了环境的衬托,才会有血有肉,变得鲜活而生动。所以,家具应该摆放在怎样的环境里,周围的物品怎样搭配、光照怎样渲染烘托,这是一门学问,都会影响家具的魅力和光彩。
我目前正在建立的古典园林,是完全按照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和规划来设计施工的,整体建筑面积近16000平方米,实用面积8000平方米,最终建成后,会按照传统生活中的家居陈设方式,将收藏的这些家具都摆进去,并且不仅仅是达到参观浏览的效果,还要做到可游、可居、可赏,展现一个真实的传统生活空间,这就是我追求的,“境”。“黄花梨养习馆””这三个字,是我生造的。不难理解其中的含义:之所以要这个 “养”字,是因为黄花梨需要与人沟通,勤使用,勤擦拭,与人亲近,能让黄花梨家具油亮光润。而另一方面,黄花梨也在滋养着人,陶冶性情,习得文化。目前这个项目的一期工程已经完成,还有第二期和第三期,估计在2012年左右完工,这个项目耗费了我很多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如果说作品,这个项目应该是我最大的创作了。这个项目的定位是没有考虑到商业回报,也就是不用来盈利运作的,我期望是通过这样一个环境,展示陈列一批黄花梨家具的精品力作,并最终留给社会,如果能对传统家具文化艺术的传承产生一些积极的作用,就心满意足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邓雪松 编辑:骆阿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