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克勒的艺术收藏与赞助
2010年05月05日 19:53 艺术中国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艺术品收藏的缘起

赛克勒和中国的渊源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那时他就曾募捐以支持白求恩在我国救治抗日战士的工作。上世纪70年代,他受邀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提供有益的咨询。1976年,赛克勒首次来到中国。1980年,他从美国拍卖会上花10万美元将流失海外的一张原在颐和园的御座买下后,送还中国。1986年,他资助兴建的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破土动工。

不过,说到他与中国艺术的“邂逅”,还得从一张造型简洁优美的明代小桌说起。“在1950年美好的一天,”他写到,“我偶然在某个家具店里看到一些中国的明代家具。我的生活自此不同了。我开始意识到这里有一种美,一种还未被普遍欣赏和理解的美。”从那时起,他逐渐开始研究和收藏中国艺术品,手笔越来越大。

稍后,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远东部主管、中国书画专家方闻先生的建议下,他收藏了不少文人书画。清代石涛、八大山人的精品,格外受到赛克勒的青睐。其他还有几位与之紧密合作的艺术商人。比如赛克勒通过纽约古董商弗兰克·凯洛(Frank Caro,法籍华裔古董商卢芹斋的接班人),搜罗了大量中国魏晋隋唐时期的石雕佛像。在今春纽约佳士得的赛克勒专场上成交价最高的那件佛像就是当年经凯洛卖给赛克勒的。而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赛克勒委托一位先前在北京居住过的纽约的中国古董家具商人威廉·杜拉蒙德(William Drummond)买进了大量的中国明清家具,构成了他中国家具收藏的主体。仅1965年,他就买了130件中国家具。当然,他并不是一件一件单次购进的。相比于单件,他更偏好鉴赏整批艺术品,然后从中挑选,最后买下符合自己心意的某个“排列组合”。他喜欢把自己想成是“一位策展人而不仅是一位收藏家”。

现在,这些家具一部分在华盛顿史密森尼(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赛克勒馆成为永久陈列,一部分则出现在刚刚结束的纽约苏富比的拍场上。譬如,苏富比那件17世纪黄花梨独面床,是赛克勒1951年购自杜拉蒙德兄弟的精品之一,以32.65万美元掀起本场的小高潮。此外,与赛克勒经常往来的古董商还有1950年定居纽约的华人戴福保,他在纽约麦迪逊大道开设的古董店,就是中国艺术鉴藏界举足轻重的戴润斋(J.T.Tai&Co)。此次纽约佳士得的秋拍拍品,也有不少来源于戴润斋,比如那件唐代的金银错青铜镜(1.5万美元),还有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的青灰玉琮(1万美元)。当然,这两件小品不足以窥全貌。事实上,赛克勒从戴润斋手上买了大量的绘画、陶瓷、古玉和青铜器。就这样,他的中国藏品激增,以至于方闻当时称他“是迄今为止全世界,中国古代艺术品最大最重要的收藏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杜卡 编辑:李想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