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了解宝宝性格特征 培养宝宝好性格

2013年10月17日 05:53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性格是长久伴随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它对人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性格大多是天形成,跟人在后天的环境、活动等有密切关系。婴幼儿时期性格的发展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怎样培养宝宝的性格呢?下面来介绍一下父母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性格。

了解宝宝性格独特的特征:

第一,性格表现受外在情境制约。

幼儿的性格常常受外在情境的制约。比如一个孩子摔倒了,如果家长表现得十分镇静,而且鼓励他自己站起来,他可能“勇敢”地自己站起来;相反,如果家长显得十分慌张,急忙去安慰、搀扶,孩子则可能表现得“娇气”,哭哭啼啼地靠家长搀扶。又如,一个孩子伸手抢夺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如果遭到家长或老师的批评或责备,则可能表现得“害臊”,反之,如果受到家长或老师的怂恿,则可能变得更加“粗野”、“霸道”。这种情境性制约作用还在孩子性格表现的指向性方面明显地表露出来。比如,在严厉的爸爸面前,显得十分老实、听话,少言寡语;而在对他百依百顺的妈妈面前,则显得放纵、执拗,而且娇言昵语地喋喋不休。假定是在既温和又善教的父母面前,则有可能变得既活泼又听话。当然,不论哪种表现,开始阶段都是稳定的。但是,久而久之,在同类情境的反复感染下,则可能逐渐变成稳定的性格。为此,应当注意,从小就为孩子创设培养良好性格的必要情境。

第二,对客观现实缺乏稳定的主观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习惯。

由于幼儿性格受外在情境制约,极不稳定,故而难于形成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也不可能全面形成各种行为习惯。幼儿只在同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方面形成一些习惯,并且随之形成较为稳定的主观态度。比如,他睡觉必须用自己盖惯了的被子,如果突然给他换了被子,则会引起他的不快或不安,有时甚至招得他又哭又闹。但即使是这类已经形成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因之而形成的主观态度同样也可以进行改造。在更多的方面,幼儿对现实的主观态度及行为习惯,还是受外在情境及成人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比如,幼儿对人、对事的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评价。幼儿的行为方式主要模仿成人的行为方式,尤其乐于模仿父母、兄姐或老师的行为方式。他们缺乏独立的意向和行为习惯。

第三,性格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既然幼儿对客观现实缺乏稳定的主观态度和行为习惯,性格表现更多地受外在情境的制约,故而其可变性、可塑性较大。比如,孩子本来是活泼的、好动的、爱说的,但在老师过分严厉的要求下,孩子变得既不敢动,又不敢说,好似让人牵着线动的小木偶。久而久之,孩子的主动精神会受压抑。反之,一个性格较为孤僻、沉默寡言的孩子,如果能到一个生动活泼的幼儿集体中生活,也有可能变得爱说爱笑,乐于同小朋友交往。

第四,性格的分化不像青少年或成人那样明显。

幼儿年龄小,经历简单,经验不多,自我意识远未成熟,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也不稳定,这些都导致幼儿的个性特征的表现远不如其他年龄孩子的个性特征表现明显。比如,一般地说,幼儿都比较活泼、爱动,不大懂得什么叫发愁、苦恼。可以说,合群者多,孤僻者少;爱说者多,寡言者少;乐动者多,沉静者少;活泼者多,愁苦者少。

[责任编辑:李天白] 标签:宝宝 性格 行为习惯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