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理发展基础

2013年10月21日 08:37
来源:中国早教网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学会具体人际交往形式和技巧的第一个社会群体,父母对他们采取热情、温和、尊重或冷漠、急躁与轻视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今与人的交往。亲子间不同的交往方式对孩子的个性、道德与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无数的研究结果证明,孩子的道德品质与家庭中的亲子交往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人的许多重要的品质,如同情心、自尊心、独立性等,在许多方面都取决于父母与子女良好的相互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爱的关系,缺乏精神上的亲近,则常常是孩子心理发育不全或教育缺陷的根源。

家庭教养方式及内容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严厉粗暴这两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

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主要体现在父母在同孩子相处时缺乏爱的分寸,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孩子在家中处于特殊地位,事事都替孩子操办。这给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实践证明,在溺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中会形成压抑、意志薄弱、胆怯、迟疑、情绪的稳定性差等特点,还可能养成自制力差、感情脆弱、不合群、动手能力差等特点。

严厉粗暴型的教养方式同样会导致孩子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种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厉,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丝毫不顾忌孩子的自尊心。令孩子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对于孩子确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极为不利。同时,还会使孩子形成有缺陷的个性,如自我中心、冲动、冷酷、淡漠、好斗、压抑、胆怯、自卑、孤僻等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孩子神经错乱,心理失常。

目前的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误区:表现在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身体素质培养,轻心理素质培育;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这使得青少年中体壮如牛却胆小如鼠、意志薄弱;身材高大却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知识丰富却能力低下。科学的家庭教育应涵盖孩子身、心、智、德等诸多方面,应是对孩子全方位、立体性的培养和开发。

家庭教育内容的缺陷,表现在家长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方面,某些时候表现在家长无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了不良影响。如家长在遇到不顺心事时,经常在家中发泄对他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的家庭成员对现实的阴暗面看得太重,导致心理失调,信念迷失,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往往有种迷茫无助的感觉,不良的心理就此形成。

家庭教育如何取得成功,不能靠简单的模仿,因为来自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性格、兴趣、爱好,不同层次、不同素质、不同条件的家长,所以要因地制宜、因“才”(子女)施教。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教育才不至于走弯路,才不会出现让人追悔莫及的偏差与失误,才能够令我们的家庭教育走向成功。

[责任编辑:李天白] 标签:家庭教育 孩子心理 孩子的教育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