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内地孕妇赴港生子途径

2013年11月27日 11:0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王玉凤 莫书诚

走读儿童不容易

据香港教育局统计,2007学年~2008学年的跨境学童人数为5860人,2011学年~2012学年已激增至1.29万人,2012学年~2013学年更是高达1.64万人,较上一学年增长了27%。

据本报记者了解,这些孩童舟车劳顿之外,来不及享受完整的校园生活,也让他们在香港的文化融入上经历着徘徊和困惑。

“叫在深圳读初二的姐姐帮妹妹辅导一下作业。”徐虹(化名)给赴港读书的小女儿说,但姐姐却说,“那些英文太难了,我也不懂。”

在罗湖口岸,一位张姓保姆对本报记者表示,她正在照顾一位在香港小学读二年级的女孩。“周六,香港的学校有免费英文补习和繁体字补习,但是没有校车接送,她父亲只能陪着去香港。一般早上7点就得离开家门,下午2点钟才能回来。”

而随着赴港读书孩子年龄的增加,家长们也逐渐开始感受到学位带来的烦恼。

“六年前,大女儿报名时还挺简单顺利,看好哪些学校,就去领申请表,在学校当场填好表格交回去,就安心等面试通知了,到最每个家长手上都有好几所学校的录取通知。”家长梁瑛说。

但是梁瑛的小女儿入学时赶上跨境儿童入学大潮,报名程序虽没变,但过程却曲折得多。“这两年去香港上学的小孩太多,靠近深圳的学校都要抢学位,要排队去抢申请表,去晚了表都发完了,连面试资格都没有。”

如何融入香港的学校环境,则更是赴港读书学童和家长需要面对的问题。

曾与跨境学童有过密切接触的香港社工孔敏告诉本报记者,有一名广东女孩,比很多同龄人活泼外向,粤语也很好,但是她最好的朋友也是一名同为跨境学童的小女孩。

“尽管很多跨境学童在一个学期之后便能听说粤语,但两地的文化差异让他们与当地学童交往时存在障碍。每天数个小时花在通勤上,也让他们很难有机会与当地儿童在课外有更多的互动,这影响其在香港形成良好的朋辈关系和社交网络。”孔敏说。

“他们只在香港上学,而生活环境还是在深圳。他们在香港时,或许还是‘做客’这样一种心态。”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贺志勇说,“若想尽量降低融入香港文化的难度,最好是完全生活、学习在香港。”

新界校长会行政主任蔡业邦则对跨境学童的完全融入持乐观态度,但他同时对本报记者表示,香港一些家庭对于儿童的教育,也会影响到当地儿童对于“双非儿童”的看法,从而让“双非儿童”更难融入香港的小朋友群体。

为了解决“双非儿童”的一些难处,香港特区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与靠近深圳的香港北区一些学校协商增加学位等,蔡业邦表示,“双非儿童”应该受到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香港社会。王玉凤莫书诚

[责任编辑:张银萍] 标签:生子 孕妇 港深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