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面对这一阶段男孩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家长们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在养育这一阶段男孩的过程中,家长们可以借鉴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对男孩多些关注
对于五六岁之前的男孩来讲,他们在情绪上要比女孩脆弱得多,因此他们需要父母的关注也会更多。当然,如果家长没能及时地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往往会做出很多不可思议的行为。
一位幼儿园的老师曾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我问孩子们谁想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孩子们都争着举起了手,并抢着说“我讲”、“我来讲”。于是,我找了一个平时不太爱讲话的小朋友来讲,但这个小朋友的故事还没有讲完,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就发生了:一个小男孩揪住一个小女孩的辫子,把她推倒在墙边,正要动手打她。这时,我及时制止了小男孩的暴力行为。
事后,我耐心地问那个男孩:“你为什么要打那个小朋友?”
这个孩子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只有这样,老师才会注意我,下次才有可能让我讲故事。”
是的,此时的小男孩可不像我们平时所熟知的大男孩一样大大咧咧、任何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他们很在意他人是否关注他们,当然,这个“他人”的范围很窄,主要包括家长和老师。就像上面那位老师所说的那样,如果家长和老师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关注,他们就会通过坏行为来吸引家长和老师的眼球。
当然,如果男孩长时期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家长的关注,这说明他们一直是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下成长的,这将很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以及良好性格的形成。
因此,家长千万不要被固有的性别观念束缚住头脑。的确,男人经历磨砺后才会变得更成熟,但小时候的他们是脆弱的,是需要家长特殊关注的。
另外,幼儿园的老师还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当男孩得到足够的关注时,他们不但不会捣乱,学习知识的速度也会变快。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关注自己的儿子呢?
一位家长这样分享他的经验:
在生活中,我总会向儿子传达这样一种信息:你是与众不同的。例如,当儿子听从了我的建议,主动收拾了一次自己的房间时,我就会这样对他说:“大多数的孩子都懒得收拾自己的房间,而你却把房间收拾得这么干净,你一定为自己的这种突出表现而感到骄傲吧?”
事情就是这样奇怪,每当我与儿子结束这样的谈话之后,他房间的卫生总会维持好几天。
这位家长的做法,就是关注男孩的一种表现。其实,在男孩的内心深处,他们希望自己与众不同,他们更希望自己的与众不同会被别人发现。因此,即便家长所指出的那些并不是男孩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像上面事例中的那个男孩,他并不一定爱整理房间,也许仅仅是偶然的一次整理被家长发现了,但如果家长把“爱整理房间”看做是他的一种与众不同之后,这就会变成家长对男孩的一种期望,从而促使男孩继续去整理房间。
我们都说,女孩需要“宠”着养,这样她才会自信、才会培养出高贵的公主气质。但对男孩的教育却应遵循另外一条原则:
※男孩是喜欢被“期望”的动物,所以需要被“关注”着养。
但这种“关注”是有一定规律的:你越关注男孩的积极行为,他们的积极行为就会越来越多;同样,你越关注他们的坏行为,他们的坏行为也会越来越多。
方法二:不要让男孩过早地进入幼儿园
由于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讲究竞争的社会,家长们常常过早地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对此,他们还给出了各种合理的理由:
“让孩子去幼儿园学点东西,增强他的竞争力。”
“为了孩子将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趁着孩子小,我们要努力奋斗几年,所以不得以只能把他送入幼儿园。”
……
从表面来看,家长们的这些理由既合情又合理,但很多教育专家却给家长们提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建议:男孩在3岁之前应该留在家里,由家长照看。对此,专家们给出了这样的理由:幼儿园不适合3岁以下的男孩,这是由他们的本性决定的。
的确,我们都知道,与女孩相比,男孩的情感是脆弱的,他们更需要家长的关注。如果在这个时候,家长让男孩过早地经历分离,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被抛弃了,从而会变得很焦虑,严重时,他们甚至还会在情感上封闭自己。另外,由于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很容易烦躁,很容易表现出好斗的行为,长久如此,将十分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和品德的培养。
因此,专家们一直呼吁,3岁以下的男孩要由细心的亲人来看护。从出生到3岁,男孩要与看护人一起度过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对于男孩来讲,看护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她(他)要给男孩上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课:学会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
有时候,我们常常会这样评价男孩:不会关心人、冷血动物……其实,男孩表现出的“冷血”除了与他们的表达方式有关外,还与他在3岁之前的看护人有关。因为男孩的看护人除了要照顾孩子的生活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让男孩感受到温暖,理解自己的善意,并与自己建立亲密的关系。
一位4岁男孩的爸爸这样分享他的经验:
我家儿子4岁才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老师常常夸奖他懂事,很多家长也向我请教教子经验。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我们夫妻俩的确下了真工夫。
由于我和妻子的工作忙都不能脱身,在孩子足够大时,我们为他找了一位有责任心的保姆。当然,保姆的工作不仅仅是照看孩子的生活,还包括教育孩子,我们也常常会把在书上学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讲给保姆听。由于教育得当,儿子身上的坏毛病很少。
另外,在一次家庭教育讲座中我了解到,在3岁之前,男孩需要与看护人学习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于是,每天回家后,我都会用讲座中所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当儿子对我们的某些行为不满而发脾气时,我们会及时地引导孩子把心里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你是不是觉得爸爸妈妈这样做不对?”
当我们为儿子买了他喜欢的玩具,他正高兴得手舞足蹈时,我们会引导孩子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你幸福吗?”“你觉得爸爸妈妈爱你吗?”当然,即使孩子不会说话时,我们也会示意他亲亲我们,以表示感谢。
……
正因为如此,我家儿子不但不“冷血”,还常常会主动关心我们和别的小朋友。
这位家长的做法很科学,与送幼儿园相比,为孩子请一个有责任心的保姆,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幼儿园,虽然孩子能够学到一些比较科学的知识,但老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孩子被关注的心理需求,也不可能与每一个孩子都建立十分亲密的关系。因此,要想使这些小男孩正确地感受和理解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一对一是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另外,这位家长教育方式的科学之处还在于,他会引导孩子去感受自己的感受,并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不仅弥补了男孩不善表达的缺点,而且会极大地推进了男孩对情感的感受能力,从而使男孩很快就与家长建立亲密关系。
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有这样一个观点:在生命初期,男孩需要亲密关系。也就是说,男孩需要明确地知道家长在关注他们,在爱他们。
然而,大多数的家长都持有这样一个陈旧的观点:如果男孩哭泣时立刻前去安慰,就会惯坏他,从而使他变得娇气、没有男子汉气概。
其实,这些家长的观点不但陈旧,而且具有很大的不科学性。婴幼儿时期男孩的情感往往会比女孩更脆弱,他们需要在与父母身体不断接触的过程中得到安慰。因此,当一个3岁的小男孩哭泣时,家长更应该抱抱他们、抚摸他们,或者耐心地引导男孩说出自己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家长的爱与关心,从而建立起更为亲密的亲子关系。
男孩们是很聪明的,当他们年龄稍大一点,他们很快就会将在家庭中学到的亲密关系运用到他的人际关系中。例如:
当幼儿园的老师帮他们擦掉鼻涕时,他们会在内心真诚地感谢老师,有时甚至还会习惯性地亲亲老师以表示感谢;
当幼儿园的小朋友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热心地伸出援助之手;
……
在这种情况下,肯定再也不会有人说男孩“冷血”了。当然,这一切都得益于在男孩进入幼儿园之前,家长教会了他们如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方法三:满怀热情地鼓励男孩
细心的家长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即使是刚刚3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的性格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有的男孩胆子很大,喜欢探索;而有的男孩好像什么都害怕,不愿意去接触新事物。
为什么如此小的孩子就会产生这么大的性格差异呢?
其实,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也有很大关系。对于年龄比较小的男孩来讲,家长对待他的态度,往往决定他们看待外部世界的态度。
儿童发展理论学的专家认为,婴儿期的孩子首先产生的情感是信任与不信任。如果家长总让婴儿保持暖和、干燥,并定时喂饱他们,他们就会学会信任周围的世界和周围的人。反之,他们就会不信任一切人,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家长以及他们自己。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当孩子学习走路时,由于不小心而被绊倒,这时如果家长不断地埋怨他:“我告诉过你多少次,走路时要注意脚下,你就是记不住,看,摔倒了吧!真是笨死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一般都会委屈地哭起来,而且从此还会产生消极的想法:学走路太难了,我永远都学不会!
然而,当孩子摔倒后,如果家长没有埋怨和辱骂孩子,而是耐心地告诉孩子明确的规则:走路的时候,要先看看脚下,这样就不会被绊倒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仅不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而且还会对家长产生好感。这时,在他的眼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孩子很快就会学会走路。
与女孩相比,男孩的情感更脆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更要满怀热情地去教育男孩、鼓励男孩。
也许家长们会很奇怪:为什么教育孩子还要满怀热情?其实,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研究发现,在男孩出生后的几年里,如果家长消极厌世,整天板着脸、皱着眉头,那么男孩的大脑就会发生变化,也会因此而装满忧郁;当然,在这几年里,如果家长很容易生气、发脾气,动不动就批评孩子,那男孩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爸爸妈妈爱我吗?我的存在有意义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对待男孩的态度,决定着男孩看待外部世界的态度。所以,即使家长的心情欠佳,在教育儿子时,也要表现出足够的理智和热情。
对此,一位家长这样总结经验:
我家儿子刚刚4岁,但他好像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一次,他拎着一只壁虎的尾巴兴奋地对我说:“妈妈,快看,我抓到了一只虫子(儿子把他不认识的,比较小的小动物都称做‘虫子’),不过它却把尾巴留下,自己逃走了!”
看到儿子用手抓壁虎,我刚想批评他不讲卫生,但看到儿子那股可爱劲儿,我决定改变策略,转而鼓励他说:“儿子,你真聪明,竟然能抓住一只跑得这么快的‘虫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杜泊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