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在中国的垄断竞争
2010年08月19日 14:57 凤凰网时尚 】 【打印共有评论0

2010年6月9日,《广州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奢侈品消费“中国式”井喷背后的迷思》,引来公众对中国奢侈品产业的强烈反思。短短20年间,欧美奢侈品牌在中国就建立一个“东方不败”的市场态势。

1992年,路易威登进入中国;1993年香奈儿进入中国;1996年古琦,然后迪奥、爱马仕阿玛尼都一个个尾随而来。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奢侈品消费大国,世界少数顶级奢侈品大牌率先齐聚中国,形成完全的市场垄断。要解决这种状况,构建时尚产业的多元化,必须要以市场换取话语权,形成全新的通路营运模式。可派CEO赵云虎在澳门第五届中国奢侈品国际峰会上提出的:欧美一些顶级品牌利用了国内奢侈品处于发展期的状况,基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在中国市场大面积开店,获取短期经济效应,违背了奢侈品的稀有、尊贵、独创原则,也给行业树立了极坏的榜样。中国时尚产业要兴起,消费形态必须走出盲目崇拜几个国际大牌的误区,认识设计与创意才是时尚的本质所在,同时打破欧美国际奢侈品大牌在中国奢侈品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才能开创时尚消费的新形态。

同行之间的非良性竞争

以前段时间某商场提出百万巨资吸纳奢侈品大牌入驻商铺为典型案例。目前国内商场为了引进这些奢侈品大牌入驻提供极大优惠政策,不惜采用割肉流血的方式,比如倒保底、送装修、送宣传等,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欧美奢侈品大牌开路。而在周边国家,例如韩国日本俄国都是不存在的,在这些国家的商场,如若这些欧美奢侈品大牌想要入驻,就必须缴纳一定的扣点,并且要承担销售风险。

国内商场本身的利益驱动及本身对时尚的盲目、缺乏了解,看不到真正的时尚源头,形成的盲目消费形态。而少数奢侈品巨头利用了这种迷失的状况,占据了行业资源,这种垄断局面造成了时尚形态的单一化。而本质来讲每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推动时尚多元化的动力。

由来已久的历史渊源

奢侈品大牌在改革开放以后迅速进入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社会政治原因,奢侈品品牌也无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扎根。改革开放后,发展成熟的欧美奢侈品大牌迅速进入中国,形成了欧美奢侈品大牌垄断的局面,世界新兴的设计师品牌生长空间被无限压缩。世界许多优秀的原创设计师品牌被湮没,更不要说谈发展。而少数几个大品牌通过僵化的logo来造成垄断,从而形成消费形态上除了几个僵化的大品牌之外,竟无其他优秀的原创品牌,更不要提时尚的多元化与个性化。

当前,国人有必要充分认识到这个社会经济力量的巨变,我们其实已经掌握了市场的方向盘,只是我们却习惯性地把它交给别人来驾驶。我们掌握着需求、掌握着市场!只是因为我们应该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已。而目前的局面是外国巨头利用国内渠道通过对时尚的垄断来获取最大产业利益同时又牢牢控制甚至打压我们的民族企业。

事实上,随着观念的大解放,中国人的需求被解放了,目前出现了强大的消费热潮,奢侈品正在进入主流社会。恰恰相反,欧洲等奢侈品大牌不认同中国的规则与文化,把僵化的消费方式强行灌输给中国。少数几个品牌在国内大肆开店,首先就违背了奢侈品的稀有,珍贵,独有等原则,形成中国时尚消费上的只千篇一律,难道只有LV式的消费才适合中国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时尚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时尚",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周小娟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