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中国市场成为奢侈品的避风港?一个发展中国家何以成为奢侈品消费第二大国?“二奶”和贪官成为奢侈品重要消费者?日前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行的第二届“顶级品牌高峰论坛”上,这些话题引起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的激烈讨论。“奢侈品在中国”所引发的一系列畸形现象,正在冲击着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心灵。
奢侈品在中国
“暴发户”、“富二代”
在国民消费能力普遍较弱的国情下,中国奢侈品的销售额却排名全球第二。奇特现象背后,究竟有什么社会推动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王德培直言不讳:“西方奢侈品消费群体大部分是中产阶级,但中国的中产阶层还远远没有培育充分,现有的也显然达不到这样的消费水平。”
导语:在中国,年收入超100万美元的人已经超过100万,这群“先富起来的人”主导了奢侈品消费。但在某些品类,比如包,也有众多年收入低于50万元的白领被“拖下水”,他们提前进入奢侈品市场不过是一种“炫富心理”。
而就算那一部分“富人”,大多是通过地产和证券“暴发”,属于“草莽英雄”,真正的“绅士”少之又少。购买奢侈品很能满足暴发户的心理需求,中国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很多西方富人会将大笔财富回馈社会,但中国人在这方面意识淡薄,于是便衍生出了大量“富二代”、“富三代”,奢侈品代代相传。
“二奶包”、“贪官笔”
一个年轻女白领开车去上班,肩背LV包。路人看到说,肯定是被包养的。女白领气愤:你看过被包养的这么早起来上班吗?这个网上流传颇广的段子被引用到论坛上。
在中国,奢侈品的使用者总会被贴上标签。第一财经名主持袁岳笑称,买LV包包的有两类人:一类是“二奶”,一类是“富二代”。“二奶”生活空虚,内心也空虚,于是就买包。买完以后,依然空虚,于是再买个包,然后一个接一个,就买了很多个包。“富二代”心理压力也很大,于是一个接一个,买了很多包。
笔呢?万宝龙通常不是自己买的,收了一支又一支,也不知道怎么用。什么时候有用呢?直到检察院来查了,发现家里藏了500多支万宝龙的笔。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不外以下四类:“第一是成功人士;二是正在迈向成功的人群;第三类是女性,中国的女性都喜欢优雅、高贵;第四类是年轻人,这部分群体相当多,收入并不高,他们热衷名牌,但是又消费不起。怎么办呢?他们买手机袋子,而不是包包。”智威汤逊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唐锐涛归纳道。
万宝龙(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陆晓明认为:“中国的奢侈品多在一线城市发展,事实上,中国80%富裕人群不生活在一线城市。我们要发展到二、三线城市。”
忆汉唐、图复兴
提到奢侈品牌,所能想到的都是LV、Gucci、Prada、Hermes等国际品牌,中国本土的“奢侈品牌”却鲜有人知。尤其在服装领域,还是由国外品牌垄断。
依文集团总裁夏华认为,很多奢侈品牌服装都在中国生产,“我们的质量没有问题。”
“我们的服装穿在明星的身上,甚至是好莱坞明星。但除了这个圈子里的人,外界知道得很少。”高端服装品牌创立人张志峰说。
所以他们正致力于“中国奢侈品”的复兴。“我们是礼仪之邦,礼仪文明重要的就是衣冠文明。公元前100多年,输往罗马的丝绸成为西方贵族的奢侈品。唐朝,很多国家的服装是借鉴我们的,尤其是皇宫贵族,今天的晚礼服就有当时的影子。遗憾的是我们的奢侈品未能企业化、品牌化。现在正是复兴之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杜泊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