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新局面与无痛人流术
2010年04月12日 18:20 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电影当然是在电影院里看最好,因为注意力等因素,我们能在大银幕上获得小屏幕上看不到的信息。观看碟片的习惯使我们多年来不把电影当电影看,我们的影评也多是根据电视机或17英寸电脑屏幕上的视觉显影来进行评价,这一定有误差。

但目前电影院里又有什么可看的呢?

有一段时间为了给报纸写评论,我热衷于到影院看电影,但最后得到的却多是不愉快的经验。这个不愉快经常因电影版本问题而产生。而看港片引进版或合拍片问题最严重。比如一次看《文雀》,看之前听媒体说这个片子内地香港版本相同。我就想,杜琪峰才华横溢的创作竟然如此快做到了与内地电检无冲突,真可以算做一个文化现象。于是在广州永汉电影院的一个MINI厅里看了这个电影。超级小的银幕,我还是第一回见,这算什么电影院!刚对着这个小银幕纳闷了一会,灯亮起来了,出片尾字幕啦!可我还没进入状态呢!心想这怎么回事呀?杜大师的片子怎么如此将就呢?

后来与一个香港电影人沟通,他向我赞美这个电影。那时候方才醒悟,我们看的不是同一个电影!我看的是洁本,这个本来就不长的电影在内地被剪了大概十分钟,还剩下70多分钟。

小时候,我父亲是电影放映员,在放映室里经常看他和同事在一个剪辑台上,用手摇的方式就着桌面凹槽里的灯光看胶片,然后商量着该把哪一段剪掉。也许有时候晚上时间太晚了他们想早下班,于是就根据剧情把一些自己认为不重要的片段删掉,胶片还回上级电影公司时再用胶带把胶片粘合在一起,有时候干脆不粘合,因此常有一些用来给孩子玩耍的废胶片。如今,我才知道这个方式多么不妥当。

看电影,气息十分重要。一个片子在节奏上有起承转合抑扬顿挫,剪掉一段东西,也许于整个故事没有大碍,却毁坏了一个电影的品相。比如看完《色戒》从电影院里出来,我一肚子纳闷,我觉得这个片子太局促,不够“大师”,这当然是因为被剪掉40多分钟的缘故!看《投名状》只见满眼打打杀杀,觉得相当潦草,后来才知道,也是删除和修改的缘故。

如此,大家对电影院心生抵触是很自然的。而我身边的影迷们尤其抵制那些正在影院里放映的洁本港产片或曰合拍片,因为电影的完整性如此不被尊重!因此,很多人不看电影,专等足本碟片上市。

删节是对港片的一种控制手段,还有一种是修改剧本或后期重配台词。网上有人分析《旺角黑夜》内地版和香港版的区别:湖南老太到香港回顾家乡往事,说我们五月沟穷啊!但到了内地就成了我们五月沟好呀!可见我们的检查官员爱国心切且极度敏感。

港片受内地电影审查的力度大,引进内地的数量也多,他们被审查的痕迹也相当明显,因为两个版本很快就都出现了,于是大家就以两个版本的对照来研究大陆审查文化,这个研究似乎很有趣。大陆审查官似乎对于两个版本的问题也感觉到不爽,在《色戒》的时候,他们就以为这个片子只有一个版本才允许他们在内地放,后来发现还是有两个版本,于是十分生气,就把《苹果》给禁了。他们感觉到不爽也许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因为一经对照就能将审查官的思想裸露出来,作为精神分析的标本。

但是在个问题上,他们也许会逐渐放心起来,而且可以更加自信起来。因为他们的强制很快被外埠电影人接受了下来。最近放映的《窃听风云》也有两个版本,但有的影评人称电影院里的内地版能在电影检查制度的剪刀下还值得一看,实在是不简单。因此这个影评人说,香港电影人已经熟悉并适应了内地的审查制度。能适应的不只是《窃听风云》的庄文强和麦兆辉,像王晶、陈可辛等也都逐渐过了早年的挣扎期。陈可辛在2003年接受大陆采访时还称与内地的审查制度有隔膜,但在去年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已经能够很自豪地说:内地的电检制度我很适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