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的王彩玲之歌
2010年04月12日 18:21 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我知道王小帅也在拍纪录片,记得有一部《托斯卡纳之梦》,成绩一般,也很难产业化。去年他在拍摄一部关于喻红的纪录片,也许为了给自己的剧情片找灵感,结果如何尚不知晓。而第五代的张黎,有一次我问他:如果你拍纪录片,你会选择什么?他说他会拍一部《黄河之水天上来》,他希望纪录一滴水从三江源到大海的旅程,从水的变化(比如污染)中折射出中国社会和历史的一般状况。这样的雄伟设想和开阔视野非常符合纪录片论坛放映的片子的精神。但是,这都是一个设想罢了。他们有很多的挣快钱手段,而纪录片则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需要更超脱一点的精神才能去做。

最有热情的是独立纪录片人。但是他们的拍摄与产业化诉求目前是很难融合在一起的。他们主要处于一种与社会和制度的紧张里,我想,职业制片人和商人很难也会很不乐意去处理这种局面。独立纪录片人正秉有着一种愤怒的热情,这使他们也处于一种非常特殊的饱满的创作状态里面。他们目前的使命感很强,创造的精神也高张,或者说一种特殊的社会现实作用于他们的身上太久,使他们的心灵被一种内在精神所引导,创作者的才华正被中国这个多灾多难的客体激发出来,比如像林鑫、于广义这样的以前的企业干部,都甘愿在中年以后拿起摄像机,责无旁贷地去纪录自己身边的社会经验。像《天降》导演张赞波甘愿放弃体制内工作去拍摄记录片的,人数也和多。

这是一股伟大的激情和现实主义冲动。纪录片创作者的艺术手法试验和探索正开展地如火如荼,这么说绝非夸张。纪录片创作是这个庸俗的年代涌现出来的少数不庸俗的社会事物之一。独立作者们当然也需要钱,比如毛晨雨的纪录片有一种非凡的灵气和创新,他目前的项目似乎还没有找到资金,但是我感觉到更多时候他只有不管不顾,勇敢前行。他们需要的钱有时候不是产业化机构所能给予的,一些非盈利的艺术基金似乎更适合他们,当然将他的创作作为产业经营也未尝不可,但这需要制片人的更高的眼光舆智能。

在纪录片论坛看了这么多的纪录片,手法多种,色彩绚烂。但是,说实话,他们的美学与目前国内的独立纪录片相去甚远。有一些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大多数都很不相同。这里当然有一个美学应用的变迁与个人审美偏好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电视台体制和产业化对于他们的美学手段上存在着某种收束,这是必然的。一些国外的频道来中国,寻求作者并洽谈项目,但是他们的标准都非常工业化,对于独立导演来说过于苛刻。

我看了论坛的那些纪录片后,觉得我更愿意去看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当然我这里是非常个人化的意见。中国独立纪录片与拍摄客体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常哲学化的微妙关系。他们对于客体的充分沉浸,是这些年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美学特点,这是我们的缺陷也是我们的优点。这样的美学特色也是深植于我们时代的现实和心灵体验当中的。

有一些美学批评、文化批评的文章在论坛散发的小册子中刊发出来。有些言论认为我们“视野狭窄,固步自封,思维单一并且封闭”,我觉得这些词语如果作为一个励志的策略,是可以接受的。但若仔细分析事实,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论坛放映的这些纪录片,比如《鲨鱼海洋》纪录了一个人对鲨鱼的爱,为挽救鲨鱼做的努力,这个视野自然很让人羡慕,在大海当中找到鲨鱼群并做水下拍摄,这样的技术和资金我们的体制外独立纪录片人却很难拥有,而拍摄者为了拯救鲨鱼时常有一些激烈的行动并且还要偷渡,我们拥有高超拍摄技术的体制内电视人则不可能去完成。独立纪录片人跨国拍摄的案例,我只知道魏阿挺拍摄了一个纪录片《我和你》,是纪录了新加坡一个学校和河北张家口某乡村学校交流的情况,魏阿挺实现了跨国创作,但是那是一个难以复制的经验,出钱的是一位学生家长。这个纪录片我觉得很符合本论坛的美学期待,它据说在新加坡公映了,商业上小有成功,艺术上则略有缺憾,他对其中的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删除,而这个问题其实是这次交流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再比如《莫森得南极生死之旅》,这种挑战自我和探讨人和大自然关系的瑰丽作品,当然可观。但是与我们的生存的体验仍然相去甚远,也与我们的物质现实差得太多。这并不是视野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