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观察:高原灾区救人先自救 须科学救灾
2010年04月20日 16:41 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情急之下,高原反应更加严重

记者在搭乘飞机从西宁赶赴玉树灾区时,由于连日来连续工作,一直处于紧张、焦虑和疲惫状态,以前坐飞机很适应,现在也出现严重的晕机反应:头晕、恶心、不停地反胃……由于风大雾重,飞机剧烈地颠簸,记者头晕得眼睛不能睁开。降落后,头重脚轻,不停地反胃。直到西藏军区总医院的医疗队给记者吸氧后,症状才得到很大缓解。

14日早上发生的7.1级地震摧毁了结古镇,记者从机场赶往结古镇,沿途路边民房一片废墟,唯一能用的建筑是民政救灾帐篷,这些蓝色的临时建筑在片片废墟中十分抢眼。由于当地海拔较高,在3700米以上,救援工作受高寒缺氧制约严重,在救援中一度连搜救犬都不工作,救援人员的健康、体力、物资、技术等保障都面临严峻的考验。

一直在灾区进行现场报道的新华社记者任晓刚说,在救援中,不少救援队员体力消耗过大,在救援间隙他们互相倚靠着休息,脸色疲惫。而新华社在前方报道的记者们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高原反应。

习服适应很重要,五类人员禁入灾区

救灾人员如何应对高原病呢?李素芝建议,要进入灾区的人员,出发前要做习服适应,必须要休息好,不要做剧烈运动,进行阶梯性适应。可以先在西宁适应一下,再进入灾区。进入灾区后,不能太劳累,最好不要提重物或跑步,要注意休息和睡眠,多饮水,可以口服点维生素、西洋参含片、红景天等。

同时,高原医学专家提醒以下五类人员严禁进入灾区: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肺部有疾病的,感冒以及易感人群,60岁以上的人员。

另外,专家建议根据个人自身情况准备一些常用药品,如防高原反应药物、防晕车药物、防皮肤皲裂的润肤膏等,以及常备的清凉油、红药水、体温计、酒精棉、创可贴、诺氟沙星等。还要预备一些维生素类药物适当服用,以防止维生素缺乏症。高原地区一旦发生感冒很容易引发肺气肿,所以药包中还应包括一些感冒药,一旦出现鼻塞、咳嗽、发烧等症状,要立刻服药治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