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观察:高原灾区救人先自救 须科学救灾
2010年04月20日 16:41 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灾区救援如何预防和应对高原病 新华社发

新华网青海玉树4月20日专电(记者马千里、吕雪莉) 玉树救灾,十万火急!由于灾区地处高原地带,目前不少救援人员出现高原反应,有的甚至还出现了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症状,高原医学专家指出,科学救灾非常重要,灾区正在抓紧进行高原病防治。

出现症状立即施救,决不可拖延

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人体低氧性疾病,统称为“高原病”。专家指出,感冒、发高烧、过度疲劳等都是高原病的诱发因素。

19日中午,在玉树机场,记者遇到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军区总医院院长、全军高山病研究中心主任李素芝,他率领了一支25人组成的高原病专家医疗队于18日夜抵达灾区,连夜在灾区开展高原病的紧急抢救和预防工作。在机场,他们设立了医疗点,从内地赶赴灾区的人员一下飞机,他们就上前给予高原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并免费分发预防高原病的口服药——高原康。

记者看到,有一位从玉树结古镇被送来的肺水肿患者准备搭乘飞机回西宁,李素芝闻讯马上带领医务人员将他转移到在机场临时搭建的“帐篷医院”里,医务人员扶着他在行军床上躺下,马上吸氧,上了利尿、激素、补钾等措施,并给他服用了高原康。

半个小时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他说:“心不慌了,头也不疼了,咳嗽也明显减轻了,好多了。”据了解,他是《齐鲁晚报》的记者,名叫郭建政。他说,自己是15日晚到的玉树机场。以前也到过3000多米的高原。来了后,每天跑来跑去采访,很辛苦,也很紧张。刚开始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头天由于堵车,自己为采访步行了10多公里,可能太累太辛苦了,夜里就出现了胸闷、咳嗽、失眠,早上起来,还出现了咳血症状。

在一旁施救的西藏军区总医院医生黄学文说:“他的这些症状就是高原肺水肿的典型表现。到高原2天至5天是肺水肿的高发期,劳累、感冒等都是诱发因素。”

黄学文提醒说:“由于来的人都马上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非常劳累,如果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要马上寻求救治,拖延不得!否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李素芝介绍说,这已经是他们救治的第19个严重高原病患者了。他说,据初步调查,虽然还没有发现因高原病死亡的,但是灾区15000多名各类人员中,很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李素芝介绍说,人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再到更高海拔,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最初,由于灾情紧急,各方人员都未顾及高原反应的因素。如果不及时防治,弄不好,不但救不了人,还得成为被救者。他们18日夜抵达灾区,已经发现有个别救援人员发生了肺水肿、脑水肿等症状。17日,还有两支从内地来的救援队伍因高原反应严重撤离了灾区。

李素芝对救援人员提出建议:第一,重病人要及时快速转回平原;第二,救援人员能够适应这里的,也最长不能超过1个月就要下高原去休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