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玉平撰文并摄影
摘要:铁矿峪长城是一段特殊的砖石混合的长城,其敌台都是砖质的,而山上的长城大部分都是石块垒起来的"干插边"。
如果说十八蹬长城以"险"、九公山长城就是以"废"著称,那铁矿峪长城的特点就是"难"。
铁矿峪长城是指九公山以东、响水湖以西的那段长城。铁矿峪长城因长城南边一个叫铁矿峪的村子而命名,其实它的山脚下还有"大卜子"和"桃园子"两个小村庄,因为村子太小,驴友们就以"铁矿峪"来命名了。
铁矿峪村不是因为它附近山上有少许铁矿出名,铁矿峪周围的山上尽是坚硬的花岗岩,也不象有铁矿的样子。铁矿峪的究竟怎么得名,现在不可考究,不过这里的一个传说倒比较"含铁"--
相传在很早以前,这里山高谷深,无村无寨。有弟兄两人,乞讨而来,流落此地。弟兄二人虽然穷困潦倒,却不曾损害他人一草一木。到了这里以后,因荒无人迹,弟兄两人乞无主、讨无门,终日愁眉不展,而又无计可施。二人正在预备拔脚启程、投奔他乡之际,夜里,哥哥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慈眉善目的老人,自天外而来。老人飘落到哥哥身旁,附他耳边嘱咐道:"你哥儿俩半生饥苦,可是为人正派,感动神佛,现在我拯救你俩。"哥哥问道:"不知老爷爷有何指教,能让我俩超脱苦海。"老人回家说:"明夜子时,有三匹驿马,背驮宝物,路经此山。你兄弟二人,须抓住时机,拦截驿马,夺此宝物,便可富贵吉祥。"老人说罢,飘然而去。
第二天一早,哥哥将梦中情景,对弟弟说了。哪知弟弟也说做了一个与哥哥相同的梦。于是,二人商量片刻,决计拦马截宝。这天夜里,哥俩手持护身家什,蹲在仙人指点的路旁,只等驿马到来。
约莫到了子时,哥儿俩忽然听到一阵铜铃声响,自远而近传来,不一会儿铃声便到了跟前。只见第一匹马驮着一袋金晃晃的东西,从眼前闪过。哥儿俩见驮物稀奇,一时未敢动手。紧接着,第二匹马来到眼前,这匹马驮的东西,银闪闪地发光,照得哥儿俩眼睛都有点儿睁不开了。待二人举目细看,决定拦截时,第二匹马已经走远了。哥儿俩后悔不及,自知如果再失时机,就永远没有富贵的机会了。于是,哥儿俩决心拦截第二匹驿马。正在这时,铜铃声传到眼前,哥儿俩不再犹豫,快步上前,牵马的牵马,哄赶的哄赶。二人将马牵到宽处仔细一看,哎呀!这匹马驮的原来是铁块。哥儿俩看着铁块发楞,猜想:第一匹马驮的东西金晃晃的,必定是金子。第二匹马驮的东西银闪闪的,必定是银子。这第三匹马,谁想到驮的是一堆铁块……哥儿俩一气之下,将铁块"哗啦"一声,翻倒在地,便成了如今的铁矿峪。随后,哥哥生气地对弟弟说:"仙人指教,我们不听,错失良机,真是自讨苦吃,我们走吧!"还是弟弟聪明,他拦住哥哥,开导说:"咱们拦截到的虽然是铁块,可也比一无所得强呀。我看咱们哥儿俩找个安身之处,就此炼铁成钢,打制家什,作为生计吧!"哥哥只得点头答应。
从此,弟兄二人便在山南一处宽阔的地方,开始挖灶炼铁,度日谋生了。至今,在铁矿峪南边,有一个村庄叫南冶,传说就是当年哥俩从铁矿峪运来的铁块,在此冶炼而得名的。
开车从铁矿峪向北,在大卜子村后拐过一个胳膊肘弯后,就能看到一个废弃的城楼基座,这就是长城的关口了。关口的东边,是一堵天然的石墙高达200多米,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天然屏障,关口的西边就是长城了。
这段长城真的有如通天之梯,由于山势太陡,修筑在这样陡峭山梁上的长城几乎成垂直的坡度,抬头只能看到天,每一个台阶都得手攀脚蹬,可以想象这样爬上去是多么的困难。这里比箭扣和十八蹬的鹰飞倒仰一点也不逊色。
爬上山顶西望可以看到前面有四座砖质敌台,可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长城就是砖砌的。这段长城特别有意思,关口西边山顶再向西,一座一座砖质的敌台,而连接敌台与敌台之音的长城,全都是石头垒起来的"干插边"。
在第一座山顶的西坡上,我意外地找到了两块保存较好的圆瓦。五百年前的瓦片保存到今天确实不容易,这是我近几年在长城中极少见到的。这瓦片的大小形状同我国农村现在建房用的瓦片一样,只是近年一般盖房就不再用瓦片了。
对面山上是水泉沟长城
远处的高楼就是著名的西大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