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橄榄餐厅评论》邀请了湖南餐饮界的烹饪大师及湘菜名厨共同探讨湘菜之精髓。
湘菜之个性
张志君
湖南省委九所宾馆总经理,中国烹饪大师,湘菜大师石荫祥先生门下弟子,
也是湖南省知名画家,在艺术上颇有造诣。
[引言] 师从湘菜大师石荫祥,写就《湘菜赋》的张志君对湘菜的了解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厨师的层面,他关心并致力于湘菜文化的推动与发展,在他看来,湖南餐饮的发展是老板个性的张扬,湘菜也要做出个性。
隶属于中共湖南省委接待办的九所宾馆背依风景秀美的烈日公园,掩映在参天古树之间,典雅而不失厚重。在张志君的办公室里,挂着好几幅他的画作,笔墨浓重,很有个性。他亲自给我们泡了茶,拿了几本画册给我们看,讲起话来轻声细语、语气平和的他对湘菜的历史和现状娓娓道来,如一阵春风袭来。
烹饪中入味才与众不同
作为湘菜大师石荫祥的高徒,张志君觉得师父教他更多的是如何做人,先做好人才能做好菜。提及已经过世的恩师,张志君有些感伤,对恩师的怀念也推动着他对湘菜发展的不遗余力。“我写过一句话赠给他,‘不老青松品质高’,恩师做人十分低调,而且乐于吃苦。”
在石荫祥大师的指导下,张志君发现湘菜与其他菜系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烹饪中入味的时机。虽说湘菜以辣闻名,但在张志君眼里,湘菜关键是入味,而不是辣椒味。“粤菜是典型的烹饪后入味,但是湘菜的任何一个菜都是烹饪前、烹饪中入味,比如事先腌制的腊肉,烹调过程中不断入味的剁椒鱼头,这就是湘菜的特色。”
第四次浪潮即湘菜
谈起对湘菜现状的看法,张志君有一些激动地表示,现在正是湘菜崛起的好时机,他曾经撰文写过中国餐饮的几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粤菜,影响力很大,湖南当时还引进了广式早茶,虽然后来都倒闭了。第二次浪潮是川菜,它是从粤菜的清淡中凸显出来的,调味盖过了食材的味道。第三次就是杭帮菜,江主席喜欢杭帮菜众所周知,但杭帮菜并没有扩展开来有些遗憾,而现在,湘菜正在崛起。”
张志君之所以觉得湘菜正在崛起,因为湘菜结合了粤菜和川菜的优势,注重食材也注重烹饪,吃起来味道不仅重,而且浓。“但是,当我们沉浸在湘行天下的喜悦中的时候,也要清醒地看到湘菜的潜力和后劲还远没有完全开掘出来。”所以,湖南刚成立了湘菜促进会,张志君也是其中的活跃分子。
湘菜之个性需张扬
虽说第四次浪潮已来,湘菜又有其烹饪上的与众不同,但张志君说,湘菜还缺少个性,这种个性不只关乎菜肴,也关乎餐厅。张志君曾经去过长沙城中颇为小资的餐厅白果园31号公馆,“虽说31号公馆只在形式上进行了有个性的怀旧和复古,菜品还是地道的湘菜,但餐厅的发展是老板个性的张扬,个性真的很重要,有个性才被人记得住,湘菜也是如此。”
张志君把湘菜的个性归结为刀工精、火候妙、重本味、辣有度,跟川菜的麻辣不同,湘菜重在香辣,他还特地为湘菜作了首《湘菜赋》,希望全国食客都能关注湘菜,对于推广湘菜,张志君确实不遗余力。
湘菜赋
丁亥之春,三月既望,春回大地,万物皆欣,适值湘菜苑启,以文述之,是以为赋:浩乎千年,泱泱湘菜,先祖炎帝神农,既已躬耕于湖湘,湖湘之地,故楚国也。地方千里,物阜民丰,楚人纵马鸣镳,驰逐其间,掩兔弋雉,射麂格麇。既收所获,割鲜脍炙,肴酒尽乐,高歌欢唱。方此之时,固已肇湖湘美馔之端矣。其后日高乎上,迄于明清,蔚然综成大观;降及今日,则独领风骚于食林,远播声名于海外,八荒之内,皆知其美。
或曰:湘菜嗜辛辣,非谦和君子之所宜。此庸人之见,未足与论君子也。夫不辩是非,伊优懦弱,而徒以温淳为名,岂真君子哉?君子者,以澄清宇内,匡衡天下为志,疾恶如仇,慷慨壮烈。若屈子嫉楚国之无道,怀沙投江;若贾生伤汉代之溷乱,痛哭太息。若范文正感天下之忧戚,不肯独乐;若王船山愤异族之侵凌,拔剑举义。此皆古之真君子也。其刚烈之气,千载之下,尚觉凛然,绵绵勃勃,乃为湖湘文化之正脉,而华夏民族之本魂也!同天地而不朽,贯日月而永光!追及近世,曾国藩拨乱反正鼎新洋务,毛泽东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力主天下沉浮;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中华之龙腾,湘人用力最夥。宜哉古人所谓:“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
湘肴之根,在乎湖湘之间,汲苍宇之料,刚柔并济,亲民理性,风格已独俱。众食家识其味曰:“刀工精,火候妙,油而不腻,酥而不烂,回味而无穷;重本味,辣有度,辛而不烈,酸而不酷,大和而不同;高雅如祖庵,食之而独钟”。呜呼,君子喟曰:“煨熘炖炒湘苑里,东西南北天地中”。
张志君丁亥春于岚峰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