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2010年05月28日 12:14 中国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概要: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北京市旅游局发布《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报告重点强调了旅游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符合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并就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中国网讯 最近,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为:旅游,世界第一大产业,迈向新领域。为抓住召开世界旅游旅行大会的契机,借鉴世界旅游产业发展有益经验,加快推进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和建设世界城市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对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发展状况,做了认真分析研究。

一、旅游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符合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作为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旅游产业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

第一,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发展旅游产业是尽快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抓手

1、广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理论界公认,现代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已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范围,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统计,旅游产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元收入。旅游产业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110个行业发展。其中包括民航、铁路、公路、餐饮、住宿、商业、通信、会展、博览、娱乐、文化、体育等。随着众多新的旅游形态的出现,旅游又扩展到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科技、生态、环境、建筑、海洋等领域,催生出一批富有生命力的新业态。

2、有力拉动消费需求。旅游消费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活动,在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各种消费人群的需求,旅游产业“一业兴”带动“百业兴”,进而使内需成倍扩大。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测算,在发达国家,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产值可扩大2.71倍,国民收入扩大1.36倍,投资扩大0.25倍。旅游消费在发展中国家所起的作用更加显著,相关数据可分别扩大到3.7倍、2.7倍、0.9倍。旅游产业的饭店、餐馆、客运业、旅行社、娱乐业等直接为最终消费服务,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更为全面。据统计,2008年我国国民旅游消费总额已经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旅游消费还是可持续性消费,对经济的调节是内在的、自然的,对内需的刺激是良性的、和缓的,不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剧烈冲击和过度反应。

3、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就业成本低,就业方式灵活,对不同类型的劳动力都有较大的需求。据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旅游从业者每增加1人,可增加4.2个相关行业就业机会。因此,很多国家都把旅游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加以培育和扶持。例如,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的旅游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国就业总量的9.5%、8%和10%。在法国,新增就业机会的20%来自旅游产业。美国迪斯尼乐园、好莱坞影城等著名旅游景点,也是解决成千上万人就业的典型范例。我国旅游直接就业达1100万人,间接就业达6500万人,相当于全国就业总量的9.6%。旅游已经成为吸纳就业量最大的产业之一,特别是在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妇女、农民工、下岗职工、大学毕业生首次就业者等特定人群的就业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旅游产业具有绿色环保性,发展旅游产业是实现科学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1、旅游产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202吨标准煤/万元,仅为工业的1/11,是应对气候变化、节能环保的优势产业。由于资源消耗低,环境成本小,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可以替代资源消耗大、污染重的产业,改变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促进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达到减少污染排放、减轻生态破坏、提高经济效益和推动科学发展的目的,实现自然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2、在一些生态环境好的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既使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又保护了稀缺的自然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比如,2009年我国乡村旅游收入超过3000亿元,受益村(寨)超过2万个,直接受益农民超过2400万人。“开发一个洞、富了一个村”,“开发一处景区、富了一个乡镇”的典型,在全国各地到处可见。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已使我国约1/10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3、发展旅游产业能够有效增强当地政府和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目前,我国建立的包括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在内的生态旅游景区,已占国土面积的20%,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旅游产业具有文化承载功能,发展旅游产业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促进世界和谐文明进步的有效途径

1、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因旅游得以广为传播,旅游因文化而更富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协同性越来越强,旅游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文化资源成为现代旅游的第一资源。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众多文艺演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一些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通过旅游被发掘出来,重新焕发生机,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提升自身文明素养的重要方式。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著名思想家墨子就提出,“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们在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旅游有物质需求,但更深层次的是精神文化需求。有旅游机构做过调查,旅游者出行的最大动机,就是为了获得审美的情趣和精神的愉悦。旅游本身就是一种高品质、高品位的文化活动,人们通过参加旅游活动,可以扩大视野、学习知识、强健体魄、陶冶情操、增进了解,最终达到提升文明素养的效果。

3、扩大不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旅游是跨时空的交往、跨文化的交流。旅游可以展示人类文明的多姿多彩,促进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民族种群之间人民的友好往来,为各国人民加深了解、增进共识架起友谊的桥梁,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与文明进步。世界旅游组织在《马尼拉宣言》和《哥伦比亚宪章》等多个法律文件中反复强调了旅游这一积极作用。同时,国际旅游又是输出国家文化、形象和影响的重要渠道。世界旅游强国都注重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化内涵的深度开发,把本国文化贯穿于旅游产业发展全过程,在旅游服务中充分体现人文特质。通过举办国家主题文化年、体育赛事、盛大展会等活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把本国文化和价值观输出到世界各地,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第一,旅游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经历了长期历史发展过程

现代旅游产业产生于19世纪,在20世纪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产业获得了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发展环境,迅速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在1950年,全世界旅游人数仅有2520万人,旅游收入约21亿美元。此后,世界旅游产业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增值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产业。例如,1992年美国旅游业增值为3300亿美元,远远高于农业的900亿美元、汽车工业的550亿美元以及金属工业的400亿美元。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也与美国的情况类似。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旅游收入在世界出口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8.25%,超过石油出口收入的6.5%、汽车出口收入的5.6%和机电出口收入的4.6%。自此,旅游产业正式确立了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并保持至今。

第二,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

旅游产业具有抗冲击、易恢复的产业韧性,对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扩大内需具有特殊作用。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报告,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美等成熟旅游市场部分行业、领域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新兴经济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产业依然保持了总体增长。旅游产业成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恢复增长的产业之一,在减缓危机消极影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球经济的复苏作出了新的贡献。从长远来看,旅游产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等方面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预计,2010年旅游产业将吸引1.8万亿美元的资本投资,占全球总投资的12%;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消费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另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从2010年到2020年,全球旅游经济预期年增长率可达到4.4%,国际旅游业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以年均4.3%、6.7%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财富年均3%的增长率;到2020年,旅游产业收入将增至1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提供3亿个工作岗位,占全球就业总量的9.2%,从而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

第三,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基本特征

一是旅游产业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2009年旅游产业收入占全球GDP总量的9.3%;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就业人数约有2亿人,占全球就业总量的8%。旅游产业还是世界各国税收的主要来源,2006年全球旅游产业直接和间接产生税收总额达1.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税收的11%。无论是总收入、就业,还是投资、纳税,旅游产业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是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上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又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使人们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旅游成为人们使用闲暇时间的最佳选择之一。近年来,国际旅游在许多国家广泛开展,并迅速形成一股新的时代潮流。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人们每年参与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达到40多亿人次, 据预测, 2010年、2015年、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次将分别达到10亿、12亿、16亿人次。国际旅游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3.5%,其中德国、日本、英国、法国、荷兰、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等十大客源国出游总人数将占全球出游人数的49.2%。

三是国际旅游区域的重心正向东方转移。上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垄断了国际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占到世界总量的90%左右。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由欧洲、美洲、亚太地区、非洲、中东、南亚组成的六大国际旅游市场格局体系,这一市场格局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旅游增长率年均达到7.5%,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随着旅游重心由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速度的加快,欧美地区国际旅游市场份额不断缩小,亚太地区成为国际旅游的热点区域。

四是旅游消费需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旅游消费需求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反映,受到社会形态、价值观念、行为取向、政治、科学、文化等一系列因素以及个人所处阶层、教育、经历、职业、性格、性别、兴趣等的影响和制约。纵观世界旅游的发展,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模式经历了一个从单一观光型––观光、度假型––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过程。随着旅游方式朝个性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商务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应运而生、层出不穷。目前,国际旅游消费需求的基本态势是:从人们出游的组织方式来看,在追求个性化的浪潮下,散客旅游特别是家庭旅游成为全球流行趋势;从旅游动机和目的来看,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奖励旅游、探险旅游、科考旅游、潜海旅游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主题旅游,构成了人们外出旅游的主旋律。

五是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与合作并存。国际旅游市场蕴藏着无限商机,也成为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增强旅游竞争力,与邻国结成密切协作关系,相互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共同的客源市场开展联合促销,对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轮训,旅游区域合作、地区旅游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同时,鉴于旅游产业的敏感性,世界各国与国际旅游组织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合作和发展机制,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疾病疫情以及经济危机等各种突发事件对旅游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三、旅游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一,世界旅游组织和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发展旅游产业

目前,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旅游产业列为本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纷纷制定出台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成立相应的旅游研究机构和管理机构,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政府主导力度。许多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政要亲自宣传本国旅游,甚至担任“旅游大使”,把旅游作为参与国际事务的平台或媒介,积极扩大本国的国际影响力。比如,美国、法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重要国家战略。美国制定旅游促进法,设立旅游促进基金,以带动经济增长;法国专门成立旅游战略委员会,并发起“2020年目的地法国”旅游计划;西班牙实施旅游促进工程,每年投入15亿欧元用于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日本在2006年制定了《推进观光立国基本法》,出台了“推进观光立国基本计划”,举全国之力,促观光立国。韩国则明确提出了“全体国民旅游职业化,全部国土旅游资源化,旅游设施国际标准化”的口号。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已经进入了由政府积极主导的新的发展时代。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产业并给予大量政策支持,使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主要供给入境游客到主要供给广大国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关联广泛、效益良好的产业体系。特别是我国政府于2009年12月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标志着旅游产业正式进入了国家战略体系,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届时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2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26亿人次以上,出境旅游人数达1亿人次左右,旅游业总收入达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根据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们国家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8%,实现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第二,旅游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进入新世纪以后,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新的上升周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02年至2007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4%,全球贸易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3%。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特别是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普及,推动了全球生产要素大范围流动,为旅游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应用逐步普及,丰富了旅游宣传营销的手段,提升了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各国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打造出一批精品旅游设施,宾馆、饭店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发展旅游产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具有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加强文明交流与对话,避免敌视与冲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致心愿。旅游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流活动,在增进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传播和弘扬和谐文化,推进和谐世界建设上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世界各国将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实现互利共赢,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另一方面,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样式,各具特色、丰富多彩,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世界各国都在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品味,培育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拥有38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20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更是不胜枚举;长城、故宫、兵马俑、五台山、莫高窟、布达拉宫等等已成为世界上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桂林、西湖、九寨沟、泰山、黄山、长白山、大小兴安岭、海南岛等等,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这些构成了独有的强大旅游吸引力,为我国发展旅游产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三是具有旺盛的社会消费需求。美国《幸福》杂志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消费者集中追求的五个目标是时间、质量、健康、环境与家庭,能同时满足这五个目标的最佳消费领域就是旅游活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旅游产业的影响正在减弱,世界旅游消费信心逐步恢复。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居民消费将向更高层次发展,旅游将是消费升级的主要受益产业。世界旅游发展历史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美元时,开始有国内旅游需求;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将迎来一个国内游、入境游与出境游全面繁荣,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全民旅游”时代。就我国而言,2008年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超过1万美元。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和国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使我国国内游、入境游与出境游蓬勃发展,国民旅游消费需求进入了持续高涨的旺盛期。从国内旅游接待人次看,2004年至2009年,我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次从11亿人次增长到19亿人次,年均增速高达12%;国内旅游收入从4710亿元增长到1.02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9%,正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从入境游人次和外汇收入看,2004年至2009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从1.1亿人次增长到1.26亿人次,年均增长3%,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继法国、美国、西班牙之后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外汇收入从257亿美元增长到397亿美元,年均增长9%。从出境游人次看,2004年至2009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885万人次增长到4766万人次,年均增速达到11%,成为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另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2007年世界旅游卫星账户统计核算,我国旅游总需求达到4397.7亿美元,占世界旅游总需求的6.2%,位居世界第四位。

第三,部分国家和地区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从国际看,为了应对世界旅游产业日益激烈的竞争,许多国家积极采取措施,通过直接投资、减税或设立旅游发展基金的形式,进一步调动各方面发展旅游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比如,巴西政府每年向旅游公司投入一定的资金,而且对旅游委员会批准建造的饭店免除10年的联邦税收。新加坡和泰国征收的旅游税率仅为营业收入的10%。在以色列,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只要是投资重点旅游项目,就可获得总投资额25%的政府补贴。日本为促进旅游发展特别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并完善了带薪休假和旅游资助政策。欧盟之间各国进出统一免签证,并且出入手续十分简便。欧洲及东南亚国家重视旅游产业之间的联动,一般景点免费参观,收费景点实行低收费政策,通过吸引更多的游客,达到以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效果。一些国家注重发挥旅游产业的自身优势和综合效应。比如,法国把方兴未艾的旅游业和传统的葡萄种植、酿酒结合起来,打造“葡萄酒之旅”的理念,构建集旅游、餐饮、交通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往,既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又增加了国家的外汇收入。

从国内看,我国许多省市都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提出建设“旅游大省”、“旅游强省”的目标。截至今年1月,已经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型产业,并取得明显成效。比如,河南大力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提出要在3年时间内,重点打造7条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10条国内旅游线路,把河南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2009年广西实现旅游总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31.3%,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区GDP的9.1%。特别是海南按照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要求,提出要加快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到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热情,形成了发展旅游产业的强大合力。

旅游产业是一个对国家繁荣、民族兴旺、社会进步有着重大作用的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北京旅游产业在全国率先起步,经过长期发展,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是产业规模和旅游收入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09年,北京旅游产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取得了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67亿人次、同比增长14.5%,旅游总收入244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的好成绩。当前,北京市按照中央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亚洲的会展、商务之都,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这次世界旅游旅行大会为重要契机,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牢牢把握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北京旅游产业,为建设世界城市、促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北京市旅游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