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的“七夕”随想
2010年09月06日 13:58 女友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我真佩服有些国人的联想。

有人考证足球起源中国,其实就是一种被称为“蹴鞠”或“蹋鞠”的娱乐游戏。还有人考证,中国古代的风筝是现代飞机的鼻祖;洗衣机的原理是受了中国人洗衣服用木棒捶打的启发;郑和早在哥伦布之前72年就到了美洲;甚至说火箭、机器人在中国古代就有了。像这种只要是在外国人那里出了名而我们已落后了的东西,马上就有“爱国人士”出来考证、举证:这东西在我国古代某某时候就有了。

火药是我们发明的,造纸术也是,当然还指南针。但八国联军靠着“指南针”航行从渤海登陆,用我们发明的“火药”制造成枪炮攻打紫禁城,最后还用我们“造”的“纸”签下了《辛丑条约》。

而我们只会用火药做成鞭炮、烟花,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取乐、凑闹热,把指南针用作看风水的“罗盘”,成就“地理先生”求生的“饭碗”;

近年来国人越来越兴起过“洋人节”,并逐渐培养成了习惯。这是无可非议的事,过就过吧,生活浪漫多彩些有什么不好?

我们传统的“七夕节”,是因为一个凄楚的神话故事:天上的织女与人间的牛郎因爱结为夫妻,却被狠心的王母娘娘拆散,分隔在天河两岸,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才能相会一次。这种妻离子散、泯灭人性的骨肉分离,不仅对牛郎织女来说是痛苦的,现在看来根本就是“人生茶几上摆满了的杯具”,但有人非得要把它牵强附会成“中国的情人节”。

有民俗专家认为:这是不自觉地将它和西方的情人节对立起来,是对民族传统节日的片面认识。七夕又称“乞巧节”,是巧节、技巧节、智能节,与内容简单的西方情人节是不能等同的。

西方情人节的起源有多种传说,其意却大致相同,其中主要传颂的是有个古罗马青年传教士,传播基督教义被捕入狱,感动了老狱吏和他双目失明的女儿,得到悉心照料。临刑前青年传教士给姑娘写了封深情的信。他被处死的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这一天就是2月14日。

西方情人节的传说与牛郎织女的故事的区别,让我突然想起曾看过的一篇短文,两个小女孩与妈妈的别离:一个小女孩的妈妈离婚后再远嫁国外,在候机厅妈妈即将跨入安检通道的那一刹那,小女孩撕心裂肺地哭叫着要扑向妈妈。另有一个女孩,她妈妈去世永远离开了她,她默默地抹着泪送别妈妈。这个女孩伤痛的程度,远远没有候机厅送别妈妈的那个女孩深。为什么?第一个女孩的妈妈好好的,却撇下她不要她了,第二个女孩不是妈妈不要她了,而是因为妈妈不可能要她了。

牛郎织女的故事如第一个女孩“撕心裂肺地”的伤痛,而西方情人节的传说,像第二个女孩那样“默默地抹着泪”。

自己就是一个“真我”,干嘛非得要加件不伦不类的外衣喃?

我不把“七夕”当“情人节”,从不在这天去买玫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陶灵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