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盗梦空间》宣传方将之定义为“娱乐动作大片”,但索隐派观众的热情还是把它推介成为“最难懂的电影”之一。目前《盗梦空间》引发的内地网友24万条微博,集合起来可以写成一本书了,网友动用了各种学科如心理学、建筑学、数学来解读这部影片,就连“你会被困在梦的第几层?”这种网络小测试都成为人人转发的帖子。
影评人Magasa不无感叹:“每次《盗梦空间》这样的电影一出来,就是一场nerd(翻书索隐派)和geek(极客)的狂欢。”另外有电影学者揭穿,《盗梦空间》埋下的种种谜题,都是商业上的设计,是一种病毒营销,实际上它并没有大师作品如希区柯克影片那么深刻,因此该作品不宜过度阐释。
犀利
首映票房9300万
业内预测将破3亿
记者从出品方华纳公司获悉,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作品《盗梦空间》自从9月1日内地开画以来,首周5天即告轻松入账9300万元,成为国内进口片影史首周票房第四,仅次于《阿凡达》、《变形金刚2》、《变形金刚》。业内人士预测,按此计算,该片最终票房突破3亿元已是板上钉钉。
业内人士“过3亿”的判断依据,也来自该片目前的热度:《盗梦空间》引发内地网友就此话题写了24万条微博,百度指数也是同样高达18万,这一数据几乎快要逼近早先热映的《唐山大地震》的顶峰。
《盗梦空间》先是套用一个侦探片的剧情模式,再通过寻找新成员的情节过程,将所有梦境中的理论有条不紊地解释了一番。在前半部分扫清欣赏障碍之后,观众就可毫无负担地享受后面“四层梦境”齐头并进的观影快感。但在快感之外,片中的梦境理论和故事背后的含义,引发了观影过后的讨论热潮,如同影片主角柯布所说的那样:“在梦里,我们总觉得了解发生的一切,只有醒来后才意识到太多无法理解的陌生。”正是“无法理解”引发了大量讨论帖子的诞生。
入梦
网友各立门派寻找“解梦”途径
医学派
《盗梦空间》中,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主角柯布通过联梦机和催眠药物,进入富商之子费舍的梦境中植入想法,让其产生解散父亲企业的念头。
我们大脑中的想法,到底有没有可能被人盗取?这是观众看完电影后最关心的主题。有网友引用专家意见表示,凭借现有科技水平如核磁共振扫描仪、脑磁图等技术手段可以抓拍人的脑部波动,从而获取他人梦中的信息片断,还原成黑白影像,但是还无法做到精确分析,因为这些影像很局部、很单一,不能像《盗梦空间》里描述的那般精密。但是,通过植梦“左右”他人的意识,未来有可能做到,目前科学家已经成功干预小白鼠大脑的化学活动,让它逆时针跑步。
学院派
影片中每次歌声响起,几位主角就知道是时候唤醒过来。网友分析,“电影就是一个梦”是《盗梦空间》主题之一:影片字幕将结束时,伊迪丝琵雅芙的歌声再次响起,导演诺兰的目的,就是提醒观众:电影结束了,梦醒了,该回家了。
有影评人兴奋地发现,影片中各种角色可以与电影圈各种行当一一对应:电影评论人Devin Faraci认为,《盗梦空间》就像制作一部电影的过程本身。雇用这批盗梦者的金主齐藤就是电影制作公司,做的就是“电影投资人”的事情,坚持要监督电影的制作。阿瑟,要打点一切、清楚一切事情的运作畅顺,就是监制。柯布,自然等同于“导演”,指挥行动、把别人带进自己的梦境与计划中。他的手下包括“编剧”、“电影美术师”即筑梦师阿丽雅德妮,专门负责场景构成,建设梦境。“演员”即“伪造者”伊姆斯,专门负责扮演各种角色。约瑟夫提供镇静剂,就是技术部门。而他们的目标“费舍”就是观众。盗梦小组就如一个完整的剧组。
数学派
“多好的一堂几何课啊。”数学好的网友认为,片中对于梦境的许多假设和现象其实都来源于现代数学中几何研究,其中主要的就是流形。比如片中把巴黎整个上下对折那一幕,网友认为这形象地解释了“把人困在梦里的方法就是让人跑圈”。
另外片中出现的乌比斯环面,也被认为是导演给观众上的几何课内容之一:作为对建筑学和几何学大感兴趣的导演,诺兰特意在电影中呈现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的矛盾建筑,如没有尽头的楼梯之类,“筑梦师”可以用这种装置来确保“目标”被困在梦里,以免他走到梦中世界的边缘而警觉自己在梦中。这段楼梯,实际参考的是荷兰插画师埃舍尔的画作。名为《上升与下降》的版画或者1960年的画作《无限楼梯》。
索隐派
不少网友属于索隐派,专门寻找影片细节,对结局也讨论得津津有味。
《盗梦空间》最后以开放式结局结束在主角图腾陀螺将倒未倒之际。到底是倒下还是没有倒下?这将决定柯布到底是回到了现实里还是依旧在梦境中。诺兰没有给这个迷题提供正解,只是说,他希望电影是大团圆结局。不过,也有网友列出分形结构图,认为影片剧情故意用上了无穷的递归的逻辑,形成分形的故事逻辑结构,可能存在着更多的,甚至数不清的结局,而且这些结局都说得通。
到底倒了没有?影评人张小北在微博上表示他听到了陀螺倒下的声音,引得大批网友看完了长长的字幕等待结果,结果证实,那只是张小北的幻听。不过细心的观众是发现主角柯布几乎只在梦中戴着婚戒,现实中从不戴婚戒,并借此来判断柯布最后是回到了现实。另外,他的孩子的年龄比梦境中大了两岁,也是观众找到的有力证据之一。
狡猾
电影看似复杂
其实没那么深刻
几乎网友的每个话题,其实都来自《盗梦空间》的充分设计。该片谜题多多的背后原因,目的就是调动观众的兴趣,利用这种阐释来形成自动营销或者病毒性营销。导演诺兰曾经明确无误地表示,这样的剧本必然会引起观众的提问:“你一旦开始希望了解自己梦境故事的意义,势必会不断回忆自己做过的梦并试图搞清楚发生了什么。这个时候,你会不知不觉地把对真实世界的理解放进头脑里,提出一连串自己可能从来没有问过自己的有趣问题。”
种种话题包括开放式结局的设计,在一些网友看来,实际上是一种编剧、导演对观众的“智商绑架”:电影看起来复杂,实际没那么深刻,却很符合当前观众一种“看不懂都不好意思”的中产阶级趣味。
在影评人看来,《盗梦空间》确实充斥着对史上复杂科幻电影经典的刻意模仿:片中时间无穷无尽的“迷失域”梦境,酷似《银翼杀手》中的冷酷仙境;人和人之间通过“连线”进入意识空间,则让人想起《黑客帝国》;最创新的那场无重力打斗戏,更是以相似的镜头语言直接向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致敬。
而根据在北美念博士的电影学者黄小邪的判断,《盗梦空间》看似复杂,实际上并没有大师作品那么深刻,种种似有深意的主题,只不过是一种编剧上的商业操作:“很多西方影评人称《盗梦空间》导演诺兰为其英国前辈希区柯克、库布里克的接班人,好似不大恰当。除却世界电影环境、风格、技术都与数十年前不同的因素,诺兰并不具备前两位的很多优点。”黄小邪认为,诺兰的视觉想象力其实很惊人,也迷恋叙事结构和顺序,称作数字游戏时代斯皮尔伯格似更确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