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名片:“游乐之城”
2010年09月21日 08:00 解放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报记者 陶健

经过半年多的市场培育,上海欢乐谷终于在今年夏天迎来了一波真正的 “井喷行情”: 7月17日、 18日平均每日接待游客突破3万人次,营业收入日均达400万元,创上海欢乐谷开园以来周末游客最高历史记录;7月份上海欢乐谷接待游客近40万,营业收入5500万元,在华侨城四地欢乐谷排名第一;截至8月23日,在短短54天的时间里,公园累计接待游客近80万人,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人民币,提前8天完成暑期亿元收入目标。

熙熙攘攘的客流让华侨城集团信心倍增,一个 “打造综合性旅游目的地”计划已经成型。据了解,全新的“欢乐谷水公园”将在明年暑期开门迎客,水公园总投资达2亿到3亿元,拥有超大面积的人造泳池和人造海浪,还有世界最先进的滑板滑道,可以让游客充分享受玩水乐趣。同时,经济型的度假酒店、高档精品公寓酒店的营建也在计划之中。欢乐谷还设想把世博会的几大最热门场馆在世博会结束后 “搬移”过来,目标对象有通用汽车馆、石油馆、汽车馆和航天航空馆。

用上海欢乐谷副总经理王旦生的话说,上海欢乐谷的成功见证了 “游乐文化”在这个城市逐渐成形。 5年之内, “游乐之城”一定会成为上海都市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客流 “U”形走势

尚未开园,已销售年卡8.8万张;试营业期间游客太多,以至于不得不 “限流”——上海欢乐谷开业初期曾经历一个客流高潮,但人们可能不知道,在今年春节后欢乐谷出现过一个 “低谷期”,最少的一天游客只有200多人,比工作人员还少。在这种情况下,欢乐谷管理层加强了游乐设施的维修保养,使之保持最佳运营状态,同时加大了市场营销的攻势,尤其是在吸引家庭型游客上下功夫,终于在暑期迎来了客流井喷。欢乐谷客流先高后低再高的 “U”形走势则再次印证了上海人对不熟悉的事物往往采取 “一慢二看三通过”的慢热性格。

其实,对于人造的主题公园,上海人一向不很起劲。这和上海高楼大厦林立、生存空间狭窄、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特征有密切关系。在闲暇时间,上海人更愿意去山清水秀人烟稀少的自然山水中换一个环境度假。20年前,国产版的 “环球乐园”、山姆大叔版的 “梦幻乐园”、台湾版的 “福禄贝尔”登陆上海,在度过开业初期的短暂热闹后,少则1年半载,多则2到3年,大都遭遇 “门可罗雀”的窘境,近70亿元投资最终都打了水漂。

显然,欢乐谷与原先试水上海的几个主题公园存在很大不同。它有国际上最先进的高科技游乐设施,有丰富的各种高水平文艺表演,还有各种美食小吃,可玩、可观、可食。不仅年轻人能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就是对这种飞速旋转颇为 “感冒”的中老年游客,照样能够找到 “老有所乐”的观赏处:可以看实景表演的 “上海滩”、 “马战满江红”,也可以去大剧场欣赏一台高水平的融杂技、小丑、歌舞、音乐于一体的欢乐奇缘表演,或者去四维影院观看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4D数字影片。再或者,什么也不看,就在一个个最惊险刺激的游乐项目前坐上半天,看这些年轻人是如何大声尖叫、脸色发白地 “出洋相”。 “慢热型”的上海人终于在一年的观察磨合,证明这次来的主题公园不是 “水货”后,给予了欢乐谷一个热烈的拥抱。

同样经历过客流 “U”形走势的主题公园还有锦江乐园。在上世纪后期, “锦江乐园”几乎是上海游乐业的代名词,然而在1999年前后锦江乐园的营收跌入最低谷,当时一年亏损达1076万元。而如今,锦江乐园年营业额达到了1.3亿元,税后利润3354万元,已经成为全国 “亩产”较高的游乐园之一。

巨大的 “游乐金矿”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中等规模以上的主题公园、游乐园共有430余家。有关专家将这个数字与亚洲、欧美游乐业相对发达的国家进行比较,答案是:比日本的168家多,比美国的680家少,与俄罗斯的450家接近。可见,相对于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和13亿人口的国情,国内现有的430家大中型游乐园并不算太多。

普华永道此前发布的 《2007-2011年全球娱乐和媒体前瞻报告》中有关主题公园发展的预测认为: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主题公园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总消费将从2006年的62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81亿美元,年增幅为5.5%,而游客总数也将从2006年的2.44亿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2.83亿人次,年增幅3%。推动这一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和印度经济起飞所带动的当地人口可支配收入的激增,他们对娱乐的需求也将大为增加。

上海常住人口已近2000万,这个市场对游乐业来说到底有多大?王旦生说,具体数字很难预测,但上海绝对是一个游乐业的 “金矿”,因为它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他举了一个例子,去年万圣节欢乐谷搞夜场,由于佘山地处郊区,原来他们对夜场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的游客数达到了2.9万人次。那么多市区游客夜晚到佘山游玩,这在上海历史上也是第一次。今年,欢乐谷管理层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推进暑期夜场,结果依然令人振奋,周一到周四每晚有近两千人进园,周末的夜场客流更是高达5000到6000人。 “一个原来被认为 ‘不可能’的夜游市场就这样被成功开发出来了。”王旦生说, “只要我们努力,奇迹就会发生——这也证明了上海具有无穷的潜力。”

那么上海需要几座游乐园才能满足市民的游乐需求?王旦生说,上海市场极其巨大,容纳几座游乐场都没有问题,关键是内容不要雷同,行业要丰富多彩。他说,华侨城集团在深圳建造了世界之窗、中华民俗村、锦绣中华、东部华侨城和欢乐谷五座主题公园,至今依然个个盈利。

“店”多才能成市

谈到欢乐谷,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即将在浦东兴建的迪士尼乐园。有人说,尽管 “游乐金矿”巨大,但欢乐谷与迪士尼的正面竞争将不可避免。面对迪士尼的大举登陆,华侨城集团在佘山脚下的 “综合性旅游目的地”计划能成功吗?

华侨城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任克雷认为,作为中国本土的主题公园品牌,华侨城旗下的欢乐谷强调的是自主创新,与迪士尼不存在同质竞争问题。迪士尼可能对家庭、小孩有一种梦幻的温馨的吸引力,但是年轻人,尤其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可能更喜欢有更多游乐设备特别是大型、刺激性强游乐设备的欢乐谷。而且,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本土的主题公园已经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和实力,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比方说他们更熟悉本地的文化,更了解市场的需求,具有更强的成本优势等。

王旦生告诉记者,在美国旅游胜地奥兰多,迪士尼和环球影城都发展得很好,其他数十个大大小小的主题公园也并未因两大巨头的强势占据而门可罗雀。 2005年迪士尼进入香港后,经过一系列改造的海洋公园游客数反创新高,而毗邻香港的深圳欢乐谷也在之后两年间新增加了200万人次的游客。这些案例充分证明,主题公园的 “扎堆”并不会导致 “僧多粥少”的状况,反而会使得该地区主题公园的市场越来越大。

旅游专家也表示,所谓 “店多成市”,上海既不能少了欢乐谷,也不能缺了迪士尼。只有各种类型的主题公园百花齐放,上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游乐之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陶健 编辑:智能抓取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