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格式化”祝福短信惹人烦 沟通不应流于形式
2010年09月25日 09:27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想必大家都收到了很多祝福短信,在高兴的同时,一些“格式化”、“应付性”的短信”也不胜其烦,来听听几位南京市民的感慨。

市民A:有时候一个版本转来转去,三个人发来的是同一个版本的,感觉不好。

市民B:还是比较烦的,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谁发给我的。

市民C:我觉得自己编的即使没有那么有文采,但是我觉得是一个人用心去做的,转发感觉有点应付。

市民D:自己表达一下吧,如果都是转发的,都一样的,只是姓名不一样。

想必大家也都收到过类似的短信,有的连前一个人的名字都没删就转过来了,我只能理解为人家尊重“原著”!

其实,发短信者的好意显而易见,平时疏于联络,无论“土节”、还是“洋节”发条短信来沟通一下感情,也未尝不好。之所以引起反感,还是因为原创的短信少了,应付式的转发短信多了。

这也许因为很多人自视才疏学浅,总青睐于别人的创意。我们说,现代生活的确人为制造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当电话、短信替代了见面;当只言片语替代了居家团圆,我们更应该注重沟通的实质,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

敷衍式祝福短信只是节日形式化的一个缩影,传统的文化习俗被一个又一个简单符号所取代,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被功利性的请客送礼所玷污,连交通拥堵都成了节日来临的前奏。

奢侈浪费也应运而生,大吃大喝之余人们在互相攀比各单位节日福利的多少,礼尚往来之外更为这吃不了的月饼如何处理而发愁。据统计每年地球上有6000多棵树变成了月饼包装盒,被扔在垃圾箱里。更滋生了月饼生产厂家只印刷不生产一样赚钱的灰色产业链条。

所以,节日过后是该我们反思的时候了:怎样阻止传统文化流失?如何还节日以本来面目?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和媒体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与监督。制止月饼的过度包装在今年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赋予传统节日更多的文化细节载体,比如用“兔爷”做中秋形象大使就使人们关注的焦点不仅仅局限在月饼身上。

在承袭传统习俗的同时,我们更应把现代元素融入其中,比如:中秋意味着团圆,很多身在异乡的年轻人就组织起来集体出游,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团圆,此外自己动手制做创意月饼等等,都展现出了新的节俗。

再回到短信祝福上来,这也是当代节日问候的崭新载体,我们需要的不是长篇累牍、辞藻华丽,而只是发自内心的一声真诚问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