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8日,在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中国服务”发展论坛上,明确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中国服务”。经过充分研讨,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服务”应成为未来的国家战略,并且要与“中国制造”一起成为产业振兴和中国腾飞的两个翅膀。通过这次论坛,“中国服务”作为一个有具体内涵的特定名词,第一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本次论坛由国家旅游局指导,中国旅游协会主办,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都旅游集团承办,中国旅游休闲网(www.cntl.org)、去哪儿网(www.qunar.com)、北京国际饭店、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为协办机构。邀请了来自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等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权威专家,就“中国服务”的战略内涵和发展构想进行了研讨。来自北京、山东、安徽、海南、辽宁、四川、江西等20多个省区市的政府和企业代表出席了论坛。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对“中国服务”寄予很高的评价和期望。他认为“中国服务”的双引号一加,一个新命题、大命题、好命题出现了,打开了一个了极富像想象力的发展空间。“中国服务”是一种理念、一种模式,也是一个体系,既针对国内,也面向世界,既适用于狭义的服务业领域,也可以向广义的服务领域延伸。杜江提出,“中国服务”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即:品质、品味、品牌;也就是质量、特色和形象。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不能老是处于国际分工的下游。“中国服务”应该是高质量的、富有人文精神的、代表中国形象的服务形态和模式,要成为中国抢占国际分工有利位置的新“金字招牌”。
“中国服务”的倡议人、首旅集团董事长段强,结合企业的实践,认为在从工业化中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中国服务”应成为中国的一个新形象、新品牌,并与“中国制造”一起影响世界,在未来十年,应树立“旅游即服务,服务即品牌、品牌即竞争力”的理念,确立“中国旅游即中国服务,中国服务即中国品牌,中国品牌即中国竞争力”的目标,在旅游业率先创造“中国服务”的模式,构建“中国服务”的新品牌。段强介绍了首旅集团在“创新民族品牌,打造中国服务”上所做的探索。首旅集团已经形成了以酒店服务业为先导,以新型旅游商业、餐饮服务业、旅游旅行业、汽车服务业、景区景点业为支撑的六大主营业务板块和相对完善的综合旅游服务体系,形成了以首旅品牌为核心的、具有较强竞争实力和行业影响力的“十大知名品牌”。在“国内成网,国际成链”的基础上,针对商务会展和休闲度假快速发展的态势,瞄准北京和海南两大战略基地,集中全部力量建设两大产业集群。这两大集群建成后,将形成资源、客源、品牌、资金、信息互补共享的集成供给网络,旅游者可以享受首旅产业集群提供的一站式、全过程超值服务。结合首旅集团的发展,他认为,发达国家的服务品牌,无一例外是与企业品牌融为一体的。知名企业的服务品牌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服务形象,并发挥了强大的示范作用,带动了整体服务品质的提升。因此,由特定地区的特定企业率先突破,树立起“中国服务”的标杆,总结经验,形成模式,再全面推广,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路径。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方向认为,“中国服务”就是带有显著的中国品牌特征,向世界提供优质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是“中国服务”腾飞的双翼。世界各国都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当服务本身也成为规模性产品的时候,标准化就成为发展的关键。他分析了旅游服务标准化的工作历程,指出旅游业在标准化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服务业标准化领域的前列。差异化也是旅游服务的必然要求。标准化和差异化并不是对立的。创新是旅游业在标准化基础上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关键。他希望,通过标准化的途径,不断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争取率先树立起“中国服务”的优良形象。
原国资委国有企业监理会主席解思忠在发言中提出,服务业提出要创建“中国服务”国家品牌,体现了远大的目标和志向,而且是切实可行的。他认为,实现这个目标,既要打造服务业的软实力,更要形成软实力和硬实力巧妙结合的“妙实力”。在“中国服务”的塑造中,制度是保障,文化是灵魂,素质是基础。他对“素质”进行了巧妙的解读。只有提高了从业人员以及消费者的整体素质,服务水平才能提高。中国自古以来有好客的传统,但大家都想做主人,而不愿意做仆人,这是传统文化上的一个不利因素。只有彻底消除掉那些认为“服务是低下的”观念,服务业才能真正腾飞。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在中国刚刚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客源国等宏观背景下,提出“中国服务”这个命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服务的观念一直存在,发展生活型服务业并没有引起各方的真正重视。国民大众中巨大的内在需求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中国服务”应植根于本土,面向老百姓,“中国服务”从中国开始。让大多数人获得满意的服务,而不只是少数人享受优质服务,是“中国服务”的基础理念。戴斌还认为,现代化的商业模式、专业化的技术保障、负责任的服务商,是“中国服务”的关键。让提供服务的人和获得服务的人更加有尊严,是“中国服务”的重要追求。服务业目前的吸引力还不够,只有更多有新观念、新技术的年轻人参加到服务业中来,“中国服务”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吴文学主持了论坛。他认为,中国旅游业的根基是国内旅游,“中国服务”从服务中国开始,但不排斥国际化的模式,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中国服务”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题目。在世界政治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的博弈中,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一样,不能错过这个战略机遇期,要找到权利、市场、社会的新平衡。“中国服务”从现在做起,并不复杂,并不困难。他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让“中国服务”深入中国,走向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