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扑克,出价10万也不卖
2010年09月30日 11:43 中国文化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李维刚和他的扑克牌珍品

“清明上河图”扑克牌

本报记者 蔡 萌

扑克牌是一种大众娱乐工具,一般市场上看到的都是统一规格的54张牌,只不过J、Q、K和大、小王等花牌的设计会略有变化,但走进位于北京报国寺的中国扑克博物馆,大小形态不一、材质题材各异的上万种扑克,会改变很多人对扑克的认识。

文化意义大于藏品市场估价

中国扑克博物馆的馆长、中国收藏家协会扑克牌收藏委员会主任李维刚在收藏界是知名的扑克收藏家,专门收藏扑克已有30多年,至今,他所藏的扑克已达3.8万多种。在他的扑克藏品中,有牌面比大号杂志封面还要大的日本扑克,也有小如半个火柴盒的。这些扑克的材质更是稀奇,水晶的,塑料的,骨制的,竹制的,金箔的……细聊之下记者才得知,这些还算不得什么,民间艺人为其特制的烙画扑克、紫砂扑克才叫稀罕。

李维刚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热爱收藏,但专门收藏扑克,始于他的大学时代。“因为喜欢旅游、美术、摄影、收藏,而扑克恰好可以将这四项爱好集于一身。”1978年,在黄山,李维刚收藏了第一副风景扑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家乡天津的文化一条街,他每周必逛。出差在外,各地的文化用品商店成了他寻找的目标。在天津高校任教的那些年,他专拣别人不爱跑的偏远地区去招生,“因为自己别有企图”。为了寻找“天津新客站”和“南市食品街”这两副寄托着家乡情结的扑克,到北京工作后的李维刚整整花费了10年心血,最终才在天津第四印刷厂的一位老工人家中找到。

在他的眼中,扑克不仅是玩耍的东西,更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在其收藏的扑克中,李维刚特别向记者介绍了一副唐诗书画超级桥牌。1994年,外交部曾经以这副牌为“国礼”,赠送给了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158个国家。李维刚拿出该副扑克的模型说:“这副扑克是由104位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联合创作完成的,每张牌上的诗句首字都对应了牌面的数字,比如,方片A上的诗句是‘一生好入名山游’,梅花2上的诗句为‘二月黄鹤飞上林’,牌面右侧则是对应诗句的中国画。现今要集合这么多名家的力量来打造一副扑克几乎是不可能的。”

李维刚向记者透露,他手上有辗转得来的该扑克原版158副中的一副,有人曾要出10万元购买,但他一点都不动心。“在我看来,这副扑克是无价的,个人出多少钱我都不会卖;但如果有一天,国家的博物馆需要,我一定捐赠。现在许多人玩收藏都把升值放在首要的位置。但是我认为,收藏首先应该看的是文化方面的价值,能否升值要放在第二位。作为收藏家如果只想着升值,收藏就没有了乐趣和意义。”谈起自己30多年的扑克收藏经历,李维刚感慨地说:“我到各地去,收藏界的朋友经常将他们收藏的扑克珍品无偿送给我,这里面是亲情、友情,是为了推动扑克文化,其中的价值远远高于藏品本身的市场价值。”

古典文学名著题材是热门

不可否认,扑克收藏还有一定的投资价值,李维刚告诉记者,并非所有种类的扑克都能够升值。首先,1976年以前的早期主题扑克升值空间很高。李维刚说,在早期,由于人们对扑克收藏缺乏认识,导致一些早期扑克在人们的娱乐消遣中自然地消耗掉了,极少留世至今。而这些留存下来的艺术扑克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珍品,“品相在八品及以上的早期主题扑克,市场价普遍在6000元至3万元之间。”

此外,古典文学名著题材永远是热门。据他介绍,古典文学名著扑克牌一直受到收藏者甚至一般文化人的喜爱,这类题材扑克牌多年来一直经久不衰。如1980年发行的长春、天津版《水浒》主题扑克已经从每副几百元上涨到上千元。“红色经典题材的、四大名著题材的、历史人物系列的扑克都可以作为收藏的首选。”

而对于当代发行的艺术扑克,李维刚表示,“主题创意、印刷、设计优秀、包装精良、有准确限量,这五个要素缺一不可的纪念型扑克,很可能成为传世的艺术扑克佳品。如《共和国六十年》主题扑克,呈现了1949年至2009年的大事纪,非常具有史料珍藏意义。此外,还应该考虑是否为限量发行。一般来说,限量在2000副以内、有权威机构认定的扑克也值得收藏。”

扑克收藏是否同样存在造假、做旧等问题呢?李维刚介绍,扑克的造假做旧比较复杂,不同历史时期用的油墨、纸张等差别很大。“扑克的整个制作过程近20道工序,每一道都会留痕迹;当然,也不排除有商贩‘蒙市’,用不太老的牌冒充老牌。识别老扑克有些技巧,比如,老扑克一般裁切不正,四个圆角不对称——以前的扑克大多是四个角逐一剪裁的,现在都是用模子一次成型。再如,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国产扑克,一般大小王上是没有‘JOKER'标志的。这些识别技巧是需要藏家多看资料、多向行家学习,慢慢积累而来的。现在有许多扑克收藏服务机构都可以提供帮助,比如我们中国扑克博物馆每周六都有免费咨询的服务。”

要把小小的扑克牌做大

现在,有着30多年扑克“藏龄”的李维刚已经不仅是扑克收藏者,更作为扑克收藏的组织者,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活动组织、理论研究、扩大宣传等项工作,并大力推进扑克文化的产业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风光、人物等图案在扑克牌上有所体现;20世纪80年代末,艺术主题扑克才开始出现;直到近几年,扑克收藏才逐渐‘成风’。根据收藏家协会的统计,目前国内专业的扑克收藏爱好者在15万人左右。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是因为扑克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娱乐工具,而成为众多文化载体中的一种,能反映历史、地理、艺术、时事新闻等各种主题。”

“目前,国内为扑克收藏者提供服务的机构有很多,我们扑克馆在全国也已经有17家分馆。我们希望通过对扑克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使其逐渐成为一个‘产业’。”李维刚向记者表示,他期望能够通过各方努力,形成从策划、设计、开发、印制、宣传、普及、收藏、组织这样一条龙的产业,把小小的扑克牌做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