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折子戏群众基础雄厚。 资料图片
“文化名城
民间力量”
系列报道③
在中山古镇,只要和当地的群众聊起粤剧折子戏,他们的言语间总是会透出几分自豪感。许多受访者认为,即使在整个中山,古镇的粤剧文化发展也是走在前面的。
毋庸置疑的是,这种自豪与自信的建立也并非空中楼阁。古镇现有11个曲艺社,两个成规模的粤剧曲艺团,此外还有很多自成一体的“私伙局”;全镇曲艺社成员约1000人,会唱、喜欢唱的“发烧友”达数千人之多;曲艺社社员来自于古镇的各行各业,有退休干部、企业老板、外来工、教师、学生等。
10月10日上午,古镇戏曲协会会长、海洲曲艺社社长梁德伦刚开完会走出会议室的大门,正待要开车离去的时候,手机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接完电话后他告诉记者,刚才是一个本地灯饰老板打电话过来的,想在九月九重阳日当天,让海洲曲艺社做一场戏为其母亲和村中的长辈祝寿。“费用也就是几千元,具体多少钱都是看着给的。我们从未明码标价,但这些老板很喜欢赞助曲艺社的演出活动。”
古镇粤剧文化传统持续向前的力量来源何在?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每年的该镇粤剧折子戏邀请赛,街头上多了许多奔走相告的群众,许多企业老板收了工就直奔比赛会场,舞台下人头攒动,满是黑压压的人群。显然,深植于民间的文化传统和热情才是这一力量的根源所在......
曲艺社团数量约占全市十分之一
事实上,古镇人热爱粤剧的传统是非常久远的,无论历史如何演变,这一优秀传统仍然深植于民间不息不灭。梁德伦介绍:“全市大约有100多家曲艺社,但古镇就有13家之多。此外,为了彰显古镇粤剧的良好氛围,全市的粤剧大赛也经常设点在古镇举行。”
古镇在历史上都是中山的经济作物区,桑基鱼塘曾是古镇的经济特色。当年,文化娱乐设施贫乏,以务农为生的古镇人就将历代祖辈爱好粤剧这一传统继承下来,务农归家后唱粤曲成为最主要的文化生活。解放后,由于各种运动的宣传等需要,为古镇的粤剧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上世纪九十年代古镇奠定了“中国灯都”的地位之后,又将粤剧这一传统文化重新继承起来,无论是企业老板还是打工一族、普通村民,又将粤剧作为一种健康的文化生活来追求。
历史上,著名粤剧演员罗品超、马师曾的师傅林大傻就是古镇人。后来,古镇又出现了有“皇帝”之称的粤剧奇才袁北星等有影响的粤剧艺人。解放之后,粤剧文化更是得以广泛传播,古镇十多个村,村村都有自己的曲艺团,村民曲不离口,蔚然成风。
近年来,古镇镇委、镇政府对民间粤剧文化的自觉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不但牵头举办了多届折子戏大赛,还拨出场地让群众开展粤剧曲艺有一个真正的舞台。现在,每有大型粤剧曲艺节目上演,政府就会提供舞台、灯光等设施一流的体育馆等作为演出场地,同时,全镇各村委会,也专门为曲艺社团拨出几百平方米的排练场地。
“没有两把刷子的曲艺团不敢来演出”
10月10日上午,当记者来到古镇文化站时,文化站站长李启志一脸遗憾地告诉记者:“来的时间不对,曲艺社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平常大家都在上班找不到人,只有晚上他们才会聚集到一起演唱和排练。”
走进海洲曲艺社,房间的正中间供奉着“皇帝”袁北星的照片,照片的一旁有一个写着“花光先师”的牌子。房间的墙上挂满了几十面锦旗,社员平日活动、排练、比赛的照片也贴满了半壁墙壁。曲艺社社员每周二、四、六三个晚上都会按时来到这里进行排练,这一习惯已经坚持了很多年仍然雷打不动。
古镇民间对粤剧文化的热情,成为了粤剧文化发展的自觉动力。每当走在街上,梁德伦都会被街坊邻居、朋友叫住,问他最近什么时候有演出,“你开演吧,如果没有演出费的话,我个人赞助曲艺社100元”。
七坊粤剧团老师傅何耀荣告诉记者,古镇人对粤剧的热情在外人看来几乎不可理解,有些社区经常请著名的粤剧团来演出,3个晚上就要10万元,但还是有很多社区愿意请。“外地的粤剧团来古镇演出,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是不敢来的,不要说唱词,即使是一个鼓点不对,台下的老百姓也听得出来。”
南方日报记者项俊波
通讯员李启志黄冰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