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洲 阴 布面油画 Cloudy Oil on Canvas 40×50 cm 2008
总的来说,新的写实绘画更加注重观念的表达,注重将个人经验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写实”对这些艺术家来说,只是手法或者方式而已,即使是使用传统写实手法来创作的艺术家,也不愿意放弃作品观念的表达。刚才也说到新写实绘画在中国并没有一个成型的说法,艺术界对这个说法也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现在活跃的部分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风格的艺术家们,他们的作品在很多人眼中也是写实的。
谈到新写实,我想更多人还是想从青年艺术家创作来切入的。这是当下值得讨论的一个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些个人感受。我个人在近几年的策展中,参展作品多是装置和影像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实验性,而且具有问题意识。在文章中我也一直喜欢说道实验艺术,感觉这个是未来的一个方向。现实是,由于这些艺术家尚年轻,中国也没有成熟的装置收藏体系,于是这样的作品没有市场,不能产生短期利益,于是有些画廊老板就跟我聊,一方面说我的展览学术,另一方面希望我来帮他们策划商业的展览。而且他们所谓的商业展览,几乎都是绘画作品。今年初到现在,至少有五家画廊找我谈过合作的事情,谈到的统一要求都是能卖的、出色的青年画家。而且让我意外的是,我个人感觉并不是很出色的写实绘画作品,都卖的很好,反而那些很有创作力的艺术家作品有价无市。当然,这个也不难理解,这个跟中国藏家的审美水平有很大关系。在青年人的创作中,“写实”作品依然是当代艺术收藏的主导。这有好有坏,好的是中国当代艺术越来越多被国人接受,坏的是国人的收藏势必会影响到当代艺术的健康向前发展,甚至影响到部分青年艺术家的价值判断。有点扯远了,总之,在对当代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收藏中,“写实”手法的艺术作品占了投资和收藏的主要位置,而且这个状况会持续若干年。
当下活跃的青年写实画家不在少数,他们在学术和市场上都获得了很大的认可,比如彭斯,宋琨,仇晓飞,范明正,吴海洲,李超,肖进,他们小组等,他们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写实绘画,都是以写实为手段来创作作品。这些艺术家也有个共同的特征:都经过了严格的写实训练,拥有娴熟的写实技巧,而且大部分人都是老一代传统写实艺术家的学生,只不过他们在师辈的写实基础上做出了属于这个时代属于自己的新表达。
关于如何判断一件艺术品的优劣,标准多有不同。我个人有几点小建议,一,要看艺术家的造型功底,即技术,观念的表达势必需要一定的技术功底,我也经常见到一些非常用力表达观念的艺术品在造型功底上却非常无助。不管是绘画还是影像,还是装置,当代艺术语言的转化非常重要,而这个转化的前提是对材料和技术的考究。二,要研究艺术家的创作脉络,不能靠一件作品去判断艺术创作的优劣,应该从艺术家的既有作品去做整体分析。三,要看艺术家是否在反应当下的精神现实,当然涉及到更具体的题材也要顾及多样化。四,更重要的一点的是,收藏者要去了解所购买的作品,理解艺术家创作的想法,这样的收藏才是健康的。
跟购买其他的当代艺术品一样,想收藏当代艺术品,都需要勤快,多跑腿,多看展览,多看博览会和拍卖会,有机会的画走访一些艺术家的工作室。前不久天津融科房产找我给他们策划了一个雕塑展,同时也给他们地产界的人做了个简单的讲座,告诉他们如何去理解当代艺术,同时告诉他们不要把当代艺术想象的那么高深。了解艺术品一定要看原作,否则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是好作品。先了解再购买,收藏油画的渠道,一般都是通过画廊、博览会、拍卖会,这是正规渠道;在我们的国家,很多事情是看起来不靠谱最后靠了谱的,比如买艺术品,你还可以去艺术家工作室直接购买。当然,我还是建议刚介入当代艺术收藏的人要有好的投资顾问,否则那学费交起来跟无底洞一样。如果没有合适靠谱的投资顾问,那就要好的画廊去购买,一般好的画廊老板都很注重藏家的培养,像798的北京公社画廊、偏锋新艺术空间、星空间、Boers-Li画廊、世纪翰墨艺术中心、三里屯的西五艺术中心、草场地的现在画廊等,他们都很注重艺术家的学术性,而且有很好的眼光,他们代理的绘画艺术家作品都有升值的潜力。在画廊买画,不仅可以有充分的时间选择作品,还可以向画廊经营者咨询、了解画家的基本情况和作品的市场行情,买到令人满意的藏品。假如你对艺术家的情况和作品了解较多的话,可以到拍卖会上去捡漏,或许可以在拍卖会上寻觅到难得的作品。初入门者最好不要去拍卖会上蹚浑水,中国的拍卖市场还有待健全,价格虚假过多。另外在购买前,也应该多看些美术评论和拍卖图录,多看多听多学习,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然后根据自己的实力去购买。
最后简单说下,要投资传统写实还是新写实的艺术家,或者是其他当代艺术媒介的作品,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如购买者的经济实力,所要购买作品的优劣,以及作品行情等。如何买作品在前面已经说了很多。现在很多以投资为主的收藏者已经把收藏的对象定为了青年艺术家作品,因为他们的升值空间比较大。写实风格绘画的市值相对稳中有升,其他装置、影像等实验性的作品需要藏家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就目前中国的收藏体系来说,实验作品基本是个盲区,相对来说风险性也比较大,但是投对的话,回报率也不可估量。不过,不管什么样的作品,看好艺术家才是最最重要的。
写于望京
此文受邀发表于《芭莎男士》2010年9月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