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上的城市
2010年10月13日 17:20 今日艺术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柏林跨媒体艺术节

柏林跨媒体艺术节

一年一度的“柏林跨媒体艺术节”至今已举办了20余界,它已成为国际上囊括数码、录像、装置、声音等多种媒体艺术的最重要群展之一。今年北京歌德学院联合柏林跨媒体艺术节把与之相关的作品带到了北京,在刚刚过去的炎夏中北京的观众们也有机会到今日美术馆去观赏这些新出炉的跨媒体艺术品。

据权威统计,全球总人口中目前已有一大半生活在城市里,城市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拥有在城市生活的切身经验,此次展览便是围绕这些经验的。展览以“边缘上的城市”为主题,很明显艺术家们在试图打破一些常规,变换通行的视角,寻求某种突破。柏林就只是勃兰登堡门的柏林吗?北京只是天安门的北京吗?漫步在一条没有任何地标式特征的巴黎小巷里就不算是游览巴黎吗?艺术家们有意识地从边缘的、不为人注意的、易被忽略的、大家习以为常的元素切入:平常的街道、楼梯、过道、站台、楼宇空间、光影、各种说话的声音、大城市的匿名性、充盈和流动于城市空间的光、电、磁波。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加工处理、抽离和组合,艺术家们试图勾勒出一个现代城市生活的面相和风貌,它的肌理结构,拷问现有的、成建制的认知方式、空间观念,探讨某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柏林 1996年6月21日”是一个录像作品,它选取了一个平常的日子、在三个平常的地点和三个平常的时间段进行拍摄,地点和时间都由计算机随机生成,不包含任何隐喻和象征。一个男士提着公文包,步入城铁车站,走上楼梯,转弯,下楼。这些都是那样的常见,乃至乏味,它太熟悉,略显无聊,它每时每刻都在被千千万万人重复着。这个男士突然举起公事包,像盘子般托起,旋转。他如同一个舞者,突然弹一下腿,旋即又恢复常态。是对日常和平庸的反抗?还是对固定程式的消解?是掀起小波澜还是添加一点意义的盐?我们不得而知。他漫步在街上,驻留在餐馆前,常规视觉习惯被有意颠覆,画面被竖直切成两半或水平截成几截,它们同向或异向移动,通过玩弄时间元素,人物会同时出现在两个画面内,一丝荒唐、有点偶然,没有意义,这不正是我们时常对城市生活的感受吗?

镜头故意攫取面积较小的画面,地标式或符号式的东西无处容身(与各类城市宣传片形成对拓),镜头里的城市就是我们周遭的城市,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远景镜头拉近后,对象变大却愈加模糊。这和我们寻常的视觉习惯完全不一样。

这种对视觉常规的突破也体现在“艺术广告”里,“艺术广告”是一个多媒体互动装置,观众用特制望远镜向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广告牌望去,一段段的艺术录像被投射到广告牌上,化妆品广告上出现一张女性肌肤美白的脸,一块尚未利用的广告牌成了一块黑底,上面用亮白字写着Enlightenment(启蒙),全新的视觉体验连带一点反讽。“扩大的空间”中一辆行驶在哥本哈根的卡车车厢和一座发电厂的外墙形成影像的载体,空间呈现出流动性,确定无疑的空间不再是不证自明的预设。

城市不仅是视觉的城市,它还是听觉的城市,音乐、说话和噪声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人类交往性的一部分。“对话机”是一个声音装置,它由8个音箱和11个琴键盘,每一个琴键都对应一个音频文件,按下即会播放一句简短的话,内容广泛,涉及各类主题,既互相独立又相互关联。具体意义如何产出,取决于如何敲击琴键。“对话机”构成了一个类似索绪尔式的语言系统或福柯式的话语系统,它构成一个建构社会现实和生产意义的社会场所。在参观过程中,有琴键脱落,工作人员前去修复,那个琴键被反复碰触,“Ten Dollar”,“Ten Dollar”(10美元),反复鼓噪,倒是颇为传神地宣示了当下,一个不曾预料的话语效应溢出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刘杰 编辑:骆阿雪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