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修贤(右)与胡耀邦合影
□张放
1989年的4月初,中南海围墙外,胡耀邦的家紧贴中南海东门,但院门仍通着外面的胡同。担任党总书记后,胡耀邦并没有搬进中南海。为了工作方便,他就在院子后面围墙上,开了道通向中南海的门,前门一如既往开向普通百姓居住的窄小胡同。就是在这样一处既普通又奇特的院落里,胡耀邦度过了他的最后岁月。
杜修贤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担任周恩来的专职摄影师,70年代又担任了毛泽东的摄影师,不少中央领导人,都出现在他的镜头中。那时的胡耀邦,还是团中央书记,所以很少有机会捕捉到他个人的神姿风韵。虽然同在中南海里工作,却没有接触胡耀邦的机会。
1989年,胡耀邦离开了总书记的岗位,这时不再担任中国图片社副总经理的老杜,也正式离职归家。他要整理上万张黑白的或彩色的底片。他想把它们结集出版。那么,让谁为摄影集题名呢?老杜想到了胡耀邦,他曾经的总书记身份倒在其次,关键是他的人格魅力,他的正直热情侠肝义胆。
4月,春暖花开。清明节后第二天,老杜请一位朋友引荐,来到了胡耀邦的家。
“老杜,我认识你,你是中南海里有名的老摄影记者嘛!”老杜还没站定,手已被胡耀邦热情地握住。老杜直奔主题,说出了此行的目的:请他为摄影集题写书名。
“老杜准备让我写什么呢?”
“总书记您看看,写‘领袖瞬间’怎么样?”
“你还是叫我胡耀邦,或老胡好。”当时,胡耀邦已经不在总书记之位,只是个没有具体工作的政治局委员。
谈了一阵,抽了烟喝了茶,短暂的“热身运动”结束。胡耀邦起身,提议到他的书房。出了客厅,春天的气息已是扑面而来。书房在前院,再往前就是大门通向胡同的院子。书房虽然不大,但确是名副其实的书房,一溜书架占据住整整一面墙。胡耀邦在靠窗的宽大书桌前坐下,铺开宣纸,慢慢捻笔添墨,平息静气寻找下笔的感觉。他在砚台边轻捋笔毫,在宣纸上稍事停顿,一行墨迹翩然而出。
胡耀邦侧头看了看,不言不语地揭起放到一边,又写了一张。看看,又不满意,再写,一连写了六七张!他左挑右选,从中选出两张比较满意的交给了老杜:“我这是第一次给人写影集的书名,写得不好,见笑了。”他谦和地笑道。
走出书房,春光早已洒满庭院。胡耀邦的庭院相当窄小,不过二三十平方米,比农村的一间房子还小,是北京极普通的四合院。
老杜迅速为胡耀邦拍了张半身照,胡耀邦意识到在给自己拍照,就理了理身上的中山装,点头笑了。于是,老杜一连拍了好几张,才放下相机。
这时,胡耀邦出人意料地提出要换身西装照一张。这在当时来说,很不同凡响。那时候,中山装与西装几乎是“保守”与“开放”的代名词。国家领导人公开发表的照片,大多是穿中山装。穿西装,也许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果然,一身西装的胡耀邦,从屋里出来,让人眼前一亮。
老杜忙不迭地调好焦距和光圈,拍下了胡耀邦饱经沧桑、深沉凝重的一瞬。但老杜不知道,这张照片,居然成了胡耀邦的绝照!三天后,也就是4月9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胡耀邦突然心脏病发作……
得知胡耀邦发病的消息后,老杜马上叫车回家,拿出那天拍照的相机,第一时间送图片社冲洗出了给胡耀邦拍照的照片。16日,不幸消息传出。老杜连夜将胡耀邦中山装和西装照片各放大到24英寸,于4月17日上午送到了胡耀邦家。
胡耀邦夫人李昭,颤抖着双手接过胡耀邦的遗照。她望着胡耀邦那张身穿西装的照片,禁不住流下两行清泪,她泣不成声地说:“……这张最像他……如果可能,我们家属希望用这一张做胡耀邦的遗像……”
经中共中央研究,同意了李昭和亲属们的意见。4月22日,中央主持的追悼会上悬挂的就是这张照片。这也是国家领导人第一次使用彩色照片作为遗像,第一次室外拍摄的自然照,第一次穿西装的遗像。也是国家领导人第一次使用没有笑容的照片作为遗像,总之,它突破了“标准遗像”的很多概念。
张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