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重“产业”“营销”,忽视文化保护
2010年10月18日 09:10 中国文化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报记者 汪建根

以“搭乘文化创意产业快车,培养高端艺术管理人才”为主题的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国际艺术管理论坛日前在北京舞蹈学院举行。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和来自国内外的艺术管理专家、著名艺术院校代表以及知名文化企业负责人参会,就国内外艺术管理现状、艺术管理学科建设、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而论坛期间举办的艺术项目策划比赛以及演出观摩,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平台。

喜:艺术管理教育快速发展

近年来,顺应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的需要,内地的艺术管理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据介绍,目前,内地已经有60余所院校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专业教师人数为200多人,毕业生人数达到2000余人。

不只是规模的扩大,一些院校在艺术管理学科建设方面,注重结合自身优势,突出自身特色。比如,创办于2002年的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立足于舞蹈最高学府的学科优势,所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外文化交流管理方向)和舞蹈编导专业(电视舞蹈方向),既带有鲜明的舞院特点,又凸显了交叉学科的根本特色。

此外,越来越多的院校日益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意识。星海音乐学院定期组织艺术实践月活动,在一个月里,艺术管理专业学生可以有充裕时间准备艺术实践和演出项目,最后进行汇报展示。

本次年会的举办,吸引了北京舞蹈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数十所院校的200多位师生前来参与。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许多院校派出多支代表队参赛,所提交的项目策划书和论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这些都反映了内地艺术管理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王文章在致辞中对艺术管理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指出艺术管理的理论研究要对管理实践起到指导作用。他表示,当前,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进入了最好的发展阶段,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艺术管理对于国家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出来。

忧:定位不明,师资短缺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艺术管理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会长谢大京认为,一是一些院校目标定位不明确,且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这势必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二是师资力量短缺,即使是在一些著名的艺术院校,师资力量也是普遍跟不上教学、研究的需要;三是生源的问题,一些学生的报考和部分院校的招生都存在盲目性,这必然会影响到高质量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此外,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黄韵瑾等认为,内地艺术管理教育还存在缺教材、缺标准等亟须解决的问题。

“艺术管理专业的发展需要不断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理念,同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然而,很多出国留学归来的人才并没有进入到教育领域,而是在从事艺术管理实践,这是造成师资短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秘书长余丁表示。

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的举办,正是为了促进上述问题的解决。学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年会一是为了搭建一个平台,促进各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和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国际上对于艺术管理专业是有明确标准的。我们也要在实践过程中建立自己的艺术管理标准,学会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年一度的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达成共识,最终形成艺术管理学科的标准。

惑:缺乏全面认识,缺少自身特色

在文化与科技日益交融、文化业态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艺术管理教育同样面临着不少的挑战,来自这些国家的专家同样在思考未来的艺术管理学科应该如何调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艺术管理专业教授Alan Yaffe表示,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剧场表演的观众群开始缩小,赞助的流入和资金的回收变得困难,艺术管理者需要考虑未来怎么办,必须要找到新的方式去应对这些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地的许多艺术管理教育工作者却还在热衷于教条式地全盘引进西方的艺术管理体系,甚至是一些已经脱离实际的内容,这导致了中国的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缺乏自身的特色。

事实上,中西管理科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的管理注重灵活性,更多体现的是柔性管理,西方的管理注重管理中的规范性,更多体现的是刚性管理;中国的管理强调智慧和理性,主要提供的是形而上的管理之道和思维方法;西方的管理强调知识和执行力,主要提供的是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王国宾建议,内地艺术管理教育的发展要以中国管理文化为主体,借鉴西方管理科学的有益经验,推进中西优势互补,建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管理教育体系;建议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组织专家,研究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结构等重大问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内地对于艺术管理仍然缺乏全面认识,许多人往往忽略了艺术管理中非盈利性事业这一部分,而实际上它是艺术管理的一个核心。余丁等表示,内地的许多艺术管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当中,将艺术管理与“为艺术产业服务”划上等号,他们的眼里只有“产业”“营销”“市场”这一部分,而忽视了文化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品格、非盈利性文化活动对于一个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他们过于强调美国百老汇、好莱坞的商业成功,而忽略了美国大大小小2000多个文化基金会对于那些具有文化价值的小众艺术项目的资助与扶持。这是艺术管理教育领域的大问题。这样的认识,无法保证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拥有高品质,即使培养出懂得市场营销的人才,对于未来的文化建设仍然是不够的。本次艺术项目策划大赛中,各院校提交的项目都是盈利性的,非盈利性的少之又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希望今后对于艺术管理能有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