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爱情“邮购”
2010年10月24日 09:11 东方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全球化与互联网的相互结合,使得第三世界的女性能够利用互联网这个舞台,充分地展示自己,追逐和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婚姻梦。

任 珏

《全球舞台上的浪漫:

笔友、虚拟民族志和“邮购”婚姻》

[美]郭思嘉著

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

2003年9月出版

对于宅男、剩女们来说,在网上寻找另一半,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等交友婚介网站在国内遍地开花,现在已经和《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电视征婚节目实现对接。记得我刚刚接触网络的时候,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征婚类网站,当时在各大网站上做广告比较多的,是一个名为“亚洲交友中心”的网站,会员以欧美男性和亚洲女性为主,为跨国交友、婚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到2000年,全球已有三百五十多家类似“亚洲交友中心”的网站在从事“电邮新娘”贸易,这些生意主要是为西方男人与东欧、拉美和亚洲的女性配对,这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个典型例子。

人类学家郭思嘉(Nicole Constable)教授的《全球舞台上的浪漫:笔友、虚拟民族志、“邮购”婚姻》(Romance on a Globle Stage: Pen Pals, Virtual Ethnography, and "Mail Order" Marriages),是一本对菲律宾、中国等地通过互联网结合的跨国婚姻进行考察的民族志作品。郭思嘉指出,虽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菲律宾立法禁止婚恋机构促使菲律宾女性嫁给外国人,但是这些机构在互联网上列出的菲律宾女性名单依旧不断增长,其数量位于东欧和前苏联女性之后,排名第三。随后,中国内地女性也成为这类在线婚恋机构以及寻觅跨国婚姻的美国男性青睐的对象。

在本书中,郭思嘉教授采用在线参与、面对面访谈等多点民族志的方法,历时三年在中国、菲律宾、美国等地对多位通过互联网虚拟社区结识的跨国夫妇进行访问,试图探究夫妻双方对互联网上呈现的异国对象的想象、择偶动机和婚姻体验,揭示出全球化背景中的跨国婚姻的多样性特质。

美国人大多认为这种邮购婚姻中的女孩,是在用自己的青春来作为交换,以获得经济上的保障。在美国媒体中,“邮购新娘工业”往往被描述为全球性产业的一个分支。因为一般来说,这种婚姻中的美国丈夫都比她们的外国妻子富有,也大多承诺能够为妻子获得绿卡。传统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也认为邮购婚姻是另一种形式的人口拐卖,邮购新娘在婚姻关系中大多数是受压迫的、无助的、被虐待的第三世界女性。

但是郭思嘉教授的研究,揭示出邮购婚姻夫妇多样化的动机和选择,正如威廉·扬科维尔克(William Jankowiak)教授所说,她发现邮购新娘既不是被男性控制的无助的受害者,也不是只想获得绿卡的精明外国女人。虽然这类婚姻中的妻子大多数是年轻女性,但是郭思嘉教授并不认为年龄的差异是婚姻中权力不平等的证据。“爱情、吸引力、化学反应、尊重、实用以及个人考虑,对于那些决定嫁给外国人的女性来说,都至关重要”,不仅仅是邮购新娘,就连她们的美国丈夫,都认为浪漫爱情是结为夫妇的重要因素,因此一些美国男性往往选择美貌、性感但却不那么具有肉欲色彩的异国女性作为伴侣。 

这些发现不仅挑战了传统的美国观念,也挑战了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对邮购新娘的刻板印象。郭思嘉教授并未将邮购新娘预置为一个被动的受害者的角色,而是通过和她们的交谈,发现她们在择偶阶段和婚姻中所呈现出来的能动性。作为一个能动者,邮购新娘们,能够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来追求属于她们自己的浪漫爱情和美满婚姻。

当然,也有学者批评郭思嘉教授的结论太过浪漫主义,例如Chun认为此书较少关注这些互联网上的跨国新娘遭遇到的家庭暴力,也并没有深入探讨美国白种男人与中国以及菲律宾女人的婚姻中的权力关系。

作为一名人类学家,郭思嘉教授采用了多点民族志的方法,在香港、北京、马尼拉、宿雾岛等地,通过互联网与数百名邮购婚姻的男女进行联络。她加入四个私人新闻组,和数百名男性取得联系。在她研究的高峰期,郭教授每天能接到一百个电邮,并和来自全美以及中国、菲律宾的不同地区的男女进行沟通。

多点民族志是新近出现的一种民族志方法,人类学家往往对几个不同田野地点的社会结构、经济状况等文化要素进行考察,从更加复杂的宏观结构中考察和解读文化现象。多点民族志方法多用于一些跨学科的新领域中,例如媒介研究(media studies),科技和社会研究(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缩写为STS),诸如生育与生育科技研究,医学人类学中的流行病研究,生物科技及人类基因计划等方面。

虚拟社区,是郭思嘉教授的多个田野地点中的一个,这也为多点民族志方法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挑战了关于人类学方法对虚拟 / 现实,本地 / 全球的两分法提出新的探问。当人类学者参与到虚拟社区中时,这个虚拟社区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拟现实?人类学者身处当地还是处于互联网世界中的某个节点?在新闻组中的互动,也对研究者提出了“是研究者还是朋友”的身份追问。

“被观察的观察者”,指的是人类学者,尤其是来自异国的研究者,在进入田野地点初期常常会遇到被当地人观察、盘问的情况,只有经过这个阶段,获得当地人足够的理解和信任,人类学者才有可能在当地顺利地展开田野调查工作。有趣的是,郭思嘉教授在虚拟社区中也获得了这种“被观察”的体验,例如她被告知,经过新闻组管理人员对她的情况进行讨论之后,她才被允许加入。就这个细节来看,虚拟社区的文化环境与线下世界存在相似之处,这也为我们探寻“虚拟社区”的边界问题提供了依据。

通过郭思嘉的这本书,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到跨国婚姻本身对于跨国夫妇的意义,并能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全球化与互联网的相互结合,使得第三世界的女性能够利用互联网这个舞台,充分地展示自己,追逐和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婚姻梦。也为后来者对纷繁复杂、剪不断理还乱的亲密关系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网络跨国婚恋,对于我们这些宅男、剩女们来说,也许是多了一种选择,也许只是一个作为“他者”存在的“异文化”。世纪佳缘、百合、珍爱这些网站依旧做着以内地交友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服务,主要消费者还是那些努力寻觅伴侣的红男绿女们。作为研究者,或许我们要问,这些既是消费者又是使用者的寻爱者,是如何在互联网上呈现他们自己的形象,他们又是如何理解网络交友和数字时代中的婚姻关系的呢?作为凡尘俗世中的一员,我们唯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论是通过何种途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