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还是小声
2010年10月25日 04:44 北京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金秋,三里屯SOHO的水流从街边沿台阶一路向下,直流到高楼林立的谷底上一个炫目的紫色“大球” 边。秋风起,轻薄的塑片纷纷张开拍打出声响,宣告着2010“大声展”于这个新兴的商务中心捷足先登。这不奇怪,早在2007年,“大声展”选在SOHO尚都展出,就已经让商品和参展作品、消费人群与观众处于同一个空间,使购物与观展融为一体。而在经济危机之后,刚刚落成的三里屯SOHO那未及装修的商铺正好用来布展——把“新锐艺术家”们装进一个个格子间,比任何广告都要彰显SOHO的个性。地产商用免租期的福利赞助艺术,策展人让艺术家短时间占据商业大鳄的地盘,此之“分享主义”多么符合商业社会的逻辑。 三里屯的“大声展”总体印象是综合芜杂的汇合体。摄影、影像、设计、招贴、插画、建筑、产品、时装、电影、装置、声音……名目众多,有海量视觉元素的堆积却难以留下印象。这是一个自发的展览吗?似乎只要愿意就可以参展(有一个团体就这样明确表示),然而在这降低的门槛之后,集结的更多是一大群对艺术有态度的年轻人,他们知道要表达个性,也懂得需要多种手段,但此个性是否成立,且是否能走向观众,却显得含混,因为在这样的“作品”面前可以停留的时间确乎很短。类似于衣橱、私人房间的展陈之类仍然是拷贝西方的产物;有些摄影作品意图表达荒诞和离奇,但远未能攫取那种决定性的瞬间;一些实验电影捕捉了流浪汉、少数民族的题材,但未能穿透社会阴暗面反而暴露出某种偏执与迷失,倒是像《再见,北京》、《天降》这样的纪录片对弱势群体投注的人道目光获得了某种人性的洞悉。

如果不小心,就容易忽略掉“大声展”包容的国际视野。瑞典和伦敦的艺术家在制造一种名为“声音艺术”的装置:通过太阳能的感应装置来谱曲进而听到太阳的声音,或是通过“声音雕塑” 把远方(包括太阳)微小的声音集中放大到人耳可闻的程度,其理论意义叫人神往,然而这种听上去颇为特殊的感官知觉体验,现场效应一般。但是由此引发了台湾80后热衷于身体感受科技的刺激和享乐,他们造出的声光装置和新式机器能自行表演,似在炫耀着艺术和科技结合的成果,表明在快速流动的资讯世界里,惟有设计才是商业社会的宠儿。

这也正是国际趋势,设计的通用性语言因不承载过多文化传统而容易被人理解。展览吸纳的欧美年轻设计师的创意活力仍居前列:米兰设计师“群众外包”的概念最终将衍生出“中国设计,意大利制造”的产品;而纽约设计师的产品落地之后要添加本地的材料重新组合,他们要做的是没有菜谱的饭。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的一大批年轻人投入到设计的浪潮中,尤以那些生活于海外、成长于数码时代、已经充分享受了都市生活的开放和自由的新一代华人,对于创意工业的蓬勃趋势最为心领神会,反观内地的设计师,他们还需要经历都市商业文明的浸泡和洗礼才可望脱颖而出。

持续三届的“大声展”,可谓“80后”视觉艺术家的整体登临和大声宣言的舞台,他们所理解的大声方式,就是向这个全面跨入商业化的世界进行尝试性表达,尽管个性不足而显青涩,但已是初试啼声。对年轻作者而言,究竟是强调个人象牙塔的小命题还是与社会洪流的大命题相结合,这个困扰了他们前辈的问题仍然存在。“50后”具备较成熟的社会理解力,“60后”和“70后”受益于学院的滋养,但他们都没解决艺术走向大众的市场问题,到“80后”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了。当他们欢呼所向披靡的互联网时,有否想到在一个言说聒噪、充斥娱乐的语境里还能不能保持独立完整的个人世界?在一个强势资本与科技的时代,所谓个人表达、另类或非主流还能否畅快地发声?年轻艺术家面临的最大敌人是商业并将受其长期折磨,如果只是生硬、生涩、固执,那么大声也相当于无声,终将湮灭于资本家的雪崩声中。如何在商业与艺术间找到平衡,是一种博弈,此博弈期中,只有战胜商业,不被商业俘获,才有产生重要艺术家的可能性。现在的展览听到的更多是商业的声音,但在某些作品中透露出的有趣的形式、鲜活的语言、观照现实的反思以及与世界气息的对接,也使我们有了理由期待,愿他们是真的大声,而非在商业的浪潮里变成小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