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产业将进入快速井喷期
2010年10月25日 13:27 解放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晚报 滕芙勤 制图 邬思蓓

近年来的上海国际服装周上,越来越多的本土设计师品牌崭露头角,从过去的“中国制造”到近年来的 “中国创造”,中国的时尚产业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快速成长。然而,在其“蹒跚学步”的同时,中国式时尚产业发展究竟面临哪些瓶颈?如何更好地突围?在昨天召开的世界时装与传媒高峰论坛上,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洪晃、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袁岳、WFO及进出口组织主席David H Lee教授等10多位嘉宾就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展开了讨论。

从“消费主义”到“浪费主义”

中国的时尚消费现处于怎样的水平?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秦朔认为,中国目前的国民消费水平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日本极为相似。“从1946年到1976、1977年,日本的战后发展经历了三十年的时间,总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鼓励节约,第二阶段则是鼓励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而到了第三阶段,‘浪费就是美德’,是超前消费的阶段。中国现在的消费情况正处于第二与第三阶段的过渡期。 ”

记者了解到,一些日本本土知名的国际品牌,如无印良品、Hello Kitty正是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也就是日本鼓励消费的阶段。“近两年我已经看到大量的本土产品自信心在提升,在经济创新、财富驱动下,不久,中国的时尚产业将会进入快速井喷期。”秦朔表示。记者观察到,近两年来,一些本土品牌动作频频,如回力开出了平凉路旗舰店,并打算挺进高端市场,而家化更是推出了奢侈品牌“双妹”,欲与国际一线品牌试比高。

金融危机带来机会

在老字号品牌重新“焕发生机”的同时,记者也观察到,越来越多的本土设计师品牌也已开始崭露头角。在时装周上带来个性作品发布,除了中国设计师本身的发展之外,金融危机也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金融危机后,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不论是面料,还是做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国互动媒体集团 CEO、时尚杂志《ILOOK》主编洪晃认为,国际经济低迷对本土设计师的培养大有好处。

“从面料上来讲,金融危机之前,中国最好的面料几乎都用作出口,留下转销国内的只有一小部分,而又因为量不够,许多设计师只买一两匹布,导致售价很高。”洪晃表示,“至于制造厂家,其实国际一线奢侈品LV、Prada也有中国的加工厂,所以国内的制造水平并不差,但由于中国的设计师品牌订单少,所以很多制造厂不愿意接小单。不过,金融危机后,国际品牌的订单减少,不少企业也愿意接小单了,所以对本土设计师来说,是件好事。 ”

本土设计师“蹒跚学步”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品牌不断涌现,中国的本土品牌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瓶颈。“对自我认识不够,过度讲求个性,导致一些看似设计、概念都不错的品牌,市场接受度并不高。 ”洪晃告诉记者,她在北京三里屯开的时尚潮流小店中,以前在《ILOOK》中最受时尚界人士推崇的一些设计师品牌,实际操作下来,市场销售情况并不好。 “从外部环境来讲,国外的百货商店都有买手,而国内没有,国内的百货商店做商业地产,多过做零售,他们只是负责建造一个百货商店,把货柜租出去。在国外,如果一个设计师品牌被买手看中了,可能很快就能红,但在中国,没有这个可能。 ”

一名服装行业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设计师品牌,尤其是高端定制服装仍刚刚起步,不少仍停留在抄袭国际一线奢侈品品牌的阶段。而上海服装行业协会会长席时平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本土设计师品牌应该认清自身定位,学会自我营销,并尝试采取与企业对接的方式深入市场。 “最近几年,国家对于时尚产业扶植的力度越来越大,创意园区、时尚产业论坛,这些都为本土设计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滕芙勤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