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店内的陈设常给顾客“下马威”的感觉。
奢侈品林立的商场,陈列高级,令人产生愉悦感。(图/IFC提供)
在名店购物时,你希望得到怎样的体验?(图/宋金峪)
奢侈品的分类,你已经掌握好了么?(图/宋金峪)
无论逛小摊还是名店,态度都应该一致。(图/宋金峪)
黑玛亚 (资深时尚人,创办黑玛亚形象策划机构)
missfaye (知名时尚博主,巴黎时装周特邀嘉宾)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嘉丽
不知道应该庆贺还是值得深思,早在今年年初,中国人已经成功拿下在法消费额的头把交椅。一项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人在法消费排第一,紧接着是俄罗斯、日本和美国。而在去年,中国也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二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据估计,到2015年中国将超越最后一个“对手”———日本,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最大客户,每年的市场份额将达到110亿英镑。业内人士分析,近十年,中国人迅速融入曾经陌生的高端消费市场中,捧场的不只是腰缠万贯的富豪,很多中坚消费者不过是稳扎稳打的工薪一族。正所谓“由俭入奢易”,对奢侈品消费不仅仅是刷金卡、砸票子就能应对的,我们还应该注意三大“军规”,让这种消费来得更加理智、端正、称心如意。
1读对无奖金 读错惹人笑
———奢侈品的发音
有一个笑话。多年前,某贪官夫人每次跟送礼的人“下单”,都指名要“埃喽维”包包。有个港商初次见面,不知道何谓“埃喽维”,又不好意思追问,正急得团团转,只好到一些常接触游客的奢侈品商场询问,店员一听马上明白,“埃喽维”就是LV啊!
当然,以上仅仅是一个笑话,告诉大家一个道理,认识一个品牌首先要知道该怎么将其读准确。譬如我们最常挂在嘴边的LV ,全名是LOUIS VUITTON,标准中文译名是“路易·威登”。大家都知道其是法国品牌,因此不能用惯有的英文读法套用在其中,这里的“S”是不发音的,应该读作[LU-i: VI-‵TONG],重音要放在最后的音节上。奢侈品牌来自世界各地,它们各自有自家的一套读音标准,很多人在接触了品牌多年之后才突然发现,原来这么多年都将人家的名字念错。
从消费观念来说,就算真的读错了也不过是笑话一则,而不需要感到“羞愧”。资深时尚人黑玛亚认为,消费者一定要端正好态度,为什么需要奢侈品?“奢侈品不是一样用来炫耀的东西!”首先你得树立这个正确的观念,我们之所以购买是因为喜欢这个产品的设计、做工、材质,肯花大价钱同时也是为了奖赏自己,而不是为了炫耀而买。奢侈品的名字读错了也没有关系,我们是中国人,读错了本来就不出奇。就好像你看到一个外国人讲中文,如果他们说错了,我们反而会觉得很可爱,为什么自己读错了就要觉得“羞愧”呢?
但,如果你是从事时尚专业,或者长期要跟这个范畴的人接触,那么你就要了解好这些品牌的读音。首先要根据国籍来区分这些品牌,德国品牌和法国品牌,甚至意大利品牌、日本品牌的读音都有其特点,最好是请教有该地生活经历的人,由他们来帮你区分。抱着学习的态度,很容易就能攻克这些难关。
如果你只是普通的消费者,对待这些国外品牌,也不用毕恭毕敬,态度放松点就可以了。如果其中文译名恰到好处,最好就读中文,如爱马仕、卡地亚、香奈儿、华伦天奴、宝格丽等,直接读又不拗口,辨识度也很高;如果其缩写读法深入人心,那就更加省事了,如老少妇孺皆懂的LV,同样以皮具发家的意大利品牌BOTTEGA VENETA,发音复杂,最好还是简读为“BV”,类似的还有法国的YVES SAINT LAURENT,在化妆品专柜上也见得很多,你可以缩读为YSL。至于日本品牌,慢慢进入国内消费者的法眼,大家都熟悉的三宅一生(同名设计师品牌Issey Miyake)、川久保玲(品牌名为Comme des Garcons)等名家产品,英文读法可说是“又长又臭”,但发音还是有迹可循,并且没有古怪的音标,如果你没把握,最好还是以中文来读,一定不土气。
■链接
土法读好发音
Agnès b.
为方便大家年底出国扫货,跟外国人交流时清除障碍,我们来看看几个常见容易读错的品牌,以中文音结合来攻克这些难关。
1、 ———法国品牌,中文译名“ 阿尼亚斯贝”。原装读法会有陷阱,最大的误区是,大家一看到那个英文字母“b”马上就会直接读出来,其实应该发“贝”音。
2、 Anna sui ———美国品牌,中文译名“安娜苏”,别以为华裔设计师姓苏,就理所当然地将SUI读成“苏”,其实还有一个尾音得拖长,读成“苏乙”就差不多。
3、 Salvatore Ferragamo ———意大利品牌,中文译名“萨尔瓦多·菲拉格慕”。看起来很长,无从下手,以前有部香港电视剧就给予其最简明粤语读法“飞甩鸡毛”,就是对其发音太复杂的打趣。其实你只是看着中文译名,再大声点读出来就好了。
4、 JEAN PAUL GAULTIER ———法国品牌,中文译名“让·保罗·高缇耶”。容易读错的地方在第一个JEAN,千万别读成[ji:n]“珍”,设计师是地道法国人,名字应该是法文读法,推荐读法为[SONG PAUL GO-TI-ER]
2别一杠子膜拜
所有品牌
———奢侈品的入门选择
如今各大城市的奢侈品商场越开越多,许多不太熟悉的品牌也随之涌了进来,它们跟消费者打交道的方式很简单,一是在时尚杂志卖广告,附送代言人攻势,二是举办品牌活动,邀请一些明星名人助阵,三是云里雾里的价格,几乎每家店都有一样镇店之宝,价格几何还真说不准。烘托好地位、背景资料之后,大部分消费者面对着这些品牌,也摸不透其中的门道。
在欧洲做代购的小欣也试过带客户在米兰、巴黎等名店街购物,但很多“处女客”都表现得茫然,不知道该将自己的钱花到什么地方,结果十万块甩出去了,也没买到什么好东西。她认为,那是因为很多人都不懂这些奢侈品的“分级”,譬如在一个设计首饰最出名的品牌店,偏偏买丝巾;在皮具最出名的专卖店,却买风衣;甚至更严重的,将二线品牌当一线品牌来买,大价钱买其最新款但非经典产品;而到了真正的一线品牌,又变得吝啬起来,只肯花钱买其二流、三流产品。在她看来,这样的花钱手法非常不科学。
当然,如果你真的喜欢那件物品,花再多的钱购买也是你自己的事。知名时尚博主missfaye认为,奢侈品牌无法进行实际分类,即使它们有所谓价格、历史和江湖地位之类的客观区别,但在新兴年轻消费者心目中,只要喜欢,就是最好的。
但missfaye心中也有自己的标准,第一流奢侈品牌是那种能够任意使用,经历过岁月磨折却还是美丽的物质。例如CHANEL和爱马仕。CHANEL的外套在制作时预先留了大小余地,让穿着者可以根据自己胖瘦变化更改,在制造时已经计划要跟着你一辈子;而爱马仕的羊毛围巾,虽然很贵,却长久使用都不易磨损褪色,和衣服搭配的程度也是一流。这种不受时间限制的品牌,就是最好的品牌。对于“入门”的消费者来说,购买你真正需要的东西、用旧了也会好看的东西、不需要过度打理的东西,是明智的。她最反对那些所谓的“大牌入门级小物”,例如钥匙扣或名片夹,有人真的需要吗?倒不如省点钱直接换一双能穿着到处走的鞋。
黑玛亚认为入门级消费者最好买百搭但不是当季潮流款的产品,从包包来说,一个标志性太强(印满LOGO)的款式不是不好,而是容易出现审美疲劳,不耐用,会让购买者产生“不抵用”的挫败感,另外也最好少买当季最新款的宝宝,它们没有历经时间的考验,也许很快就会被淘汰。买简洁款式的包包,不仅好搭配,还能让你摆脱“菜鸟”感。
3泰然自若当“上帝”
———买得顺心,看得舒心
获得丰富的理论基础之后,总得进行实战,但不少人初进名店林立的高级商场,心里总是有点发虚,担心的心情大概可以总结为:1、如果光看不买,会不会遭遇售货员的白眼;2、名店的空间太大,不够舒适;3、看中的产品如果太贵了买不起,怎么下台阶呢?4、该穿什么,摆什么姿态进去呢?
在伦敦留学的ZOE,曾在牛津街一家老牌百货商店兼职售货员,负责包包、丝巾和皮鞋的销售,公司每年都会招聘一批亚洲的留学生,以应付越来越多的亚洲消费者,其中以懂普通话、粤语双语的学生优先。据悉,2010年后来到英国购物的中国游客是去年同期人数的三四倍,而ZOE在国庆时接待的中国游客,比她之前整个兼职期见到的都要多。在培训的时候,训练主管就明确提出,对待亚洲顾客,态度必须有所不同,她们进来之后就要先介绍店面的分布,譬如哪里是新货区,哪里是打折区,折扣有多少;其次就是将增加价格标牌,让顾客更加直观地了解价格。ZOE表示,很多中国消费者进来之后都是看款式、价格就下单购买,并没有太过积极的挑选,也许仅仅是冲着牌子而来的。说真的,做这类接待非常轻松。至于客户所担心的售货员“白鸽眼”情况,其实很少见,因为现在的投诉机制非常严格,如果真因为怠慢客人被投诉,轻则扣钱,重则辞退;客人试穿试用了不买是天经地义的,要不也不需要售货员;顾客穿什么进来都不代表什么。ZOE说,隔壁卖手表的店,遇到一个夏天穿夹趾凉鞋的客人进来,还一口气扫走了20万英镑的货。因此,大部分的店员都不会做“以貌取人”的傻事。
Missfaye也觉得很多顾客将名店想象得太可怕,买东西而已,只不过这里的店堂比较明亮,通常情况下,售货员都比顾客多,他开门迎客,你进门观赏,何必心虚呢?无论是在小摊还是名店,至少都应该有礼貌,别用指使的态度。泰然自若的姿态,让双方都更加舒适。
责任编辑/施沛霖 刘佳宁 美术编辑/陈键贻
黄嘉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