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画里乾坤”
2010年10月29日 07:50 解放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曹静

约翰内斯·维梅尔,一位“小镇大画家”。

1632年,维梅尔出生于一个叫做台夫特的荷兰港口城镇,直到43岁去世,一生都没有离开过那里。他的笔下,除了台夫特小镇风光,便是不出台夫特方圆20公里的人。不过,他技法高超,构图严谨,对光影更能巧妙运用,因而与伦勃朗一起被称为荷兰黄金时代最伟大的画家。

维梅尔的传世之作不过30余幅。他总是写实地描绘一个特定空间,优美地表现出物体的光影效果、人物的真实感与质感。在他的一幅画中,一位军官正在和一名微笑的女子交谈;另一幅画中,这位女子在床边秤银子的重量;又一幅画中,她若有所思地读着信,没有察觉桌子上的水果从盘子中滚出来……

在艺术研究者眼中,维梅尔的点描画法、透视扭曲等技法令人赞叹,而在普通人眼中,这些画作展现的不过是17世纪一个荷兰小镇的日常生活场景,既没有宏大、令人兴奋的主题,也缺乏奇瑰的想象力,更找不到可供浮想联翩的意境,其价值似乎只限于绘画技法领域。

直到400多年后,经加拿大学者卜正民的揭示,维梅尔这些绘画背后隐藏着的奇妙故事,才被世人知晓。

透露奥妙的是不为人注意的细节。卜正民观察到,那幅名为《军官与面带笑容的女子》的画中,军官头上戴着的,是用海狸毛皮制成的时髦帽子。卜正民丰富的历史知识告诉他,这大有名堂——15世纪前,欧洲制帽匠都用本土的海狸皮制作帽子,过度捕猎导致欧洲大陆海狸绝迹,此后制帽匠不得不改用低等的羊毛。16世纪末,欧洲人发现了两个新的海狸毛皮产地,一个是西伯利亚,另一个更主要的则是当时尚未开化的北美大陆。17世纪维梅尔画中出现的海狸皮帽,极有可能是欧洲探险家从美洲土著人手中用武器换来的海狸毛皮做的。

用相似的方法观察,会有更多惊奇的发现。在那幅《站在一扇打开的窗前看信的女子》中,目光从美丽的年轻女子转移到她面前的桌子,便会发现桌上盛水果的是来自中国的瓷盘。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中国瓷器是如何漂洋过海来到欧洲的?这便又牵扯出了荷属东印度公司的一段重要历史。

当海狸毛皮、土耳其地毯、中国瓷器、秘鲁银条同时出现在荷兰小镇台夫特一户普通人家的客厅中,这意味着什么?卜正民由此出发,将维梅尔的一幅幅画作放大为一段波澜壮阔的世界史:16至17世纪,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列强借助强劲的海上实力,迅速崛起,他们远征美洲,用武器从土著人手中换取海狸皮,用贩卖海狸皮的收益寻找前往中国的新航线,抵达中国后又用在秘鲁掠夺到的银子换取精美的瓷器。

这些从海洋上掀起的交易,开启了今日全球化贸易的兴起。

埋首画布的潦倒画家维梅尔无论如何不可能想到——自己描绘的明明是故乡小镇,却在不经意中透露了一个大世界,为后人开启一扇了解自己所处时代的大门。它反映了一个历史事实:距今300多年、平静安宁的台夫特,其实并不封闭,它存在于一张广阔的网络中,这张网络正在向全世界迅速延展,支撑它的动力,是对财富的欲望和不平衡的国家实力。

在《维梅尔的帽子》一书中,卜正民先是用一段自身旅游的经验,令读者卸下心防,进入17世纪的台夫特,随后又旁征博引,其笔触忽而指向中国明代的江南,忽而指向北美五大湖地区的土著部落,从船难到烟草传播,乃至全球气候变冷,将新奇往事尽显笔端,在让读者惊喜不断的同时,亦步亦趋感受到那段因全球化贸易而天翻地覆变化的世界历史。

当然,这本构思巧妙的小书,更以其独特的视角提示人们,“读图”并不是件轻松惬意的事。若要读出“画里乾坤”,破译出历史密码,非要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历史素养不可。

而对学者而言,《维梅尔的帽子》也是一个有益的启示——除文字资料外,图像也完全可以成为研究历史、思想史的绝好资料。

它令人想到,作研究时大可以“图谋不轨”——“不轨”,就是“另辟蹊径”,不仅是图画,还有雕刻、建筑等等。用历史的眼光观察、解读这些曾被忽视的重要资料,既能开拓新的研究空间,也易于为读者奉献更亲近、更有趣的叙述。

(《维梅尔的帽子——从一幅画看全球化贸易的兴起》,[加]卜正民著,刘彬译,文汇出版社出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曹静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