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亿元时代”如何前行
2010年11月06日 07:23 解放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报记者 诸葛漪

2010春拍开启的“亿元时代”能否在秋拍延续、艺术品市场繁荣期将持续多久、收藏品“拍假”与“假拍”之争……众多收藏家、拍卖行人士、艺术家昨天共聚2010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探讨行业热点话题。“收藏: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作为大会的主题,在演讲嘉宾观点交流碰撞中不断深化。

经济学家、收藏家张五常以《收藏的讯息费用与仓库理论》率先拉开嘉宾主题演讲的序幕,一张张数字图表先声夺人。他以亚当·斯密《国富论》初版书为例,225年后这本当初售价1.8英镑的书变成了10万英镑,展开以经济学理论研究收藏的途径。张五常认为,从2000年起,中国收藏市场呈现上升势态,长期持有论随之兴起,但收藏品价值波动很大。如何寻找最保值的收藏品,张五常通过对法国印象派画作的研究,提出乾隆皇帝收藏品有望成为下一个市场热门,因为两者具有“数量适量、风格突出”等共性。至于永不停歇的赝品争议,张五常一言以蔽之,“精品在任何场合都抢手。”

嘉德拍卖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陈东升表示,自己创立嘉德时,曾经羡慕过国外拍卖行的业绩,没想到现实比理想来得更快,从“非典”后开始的收藏品价格三级跳令他始料未及。谈到“拍假”与“假拍”,陈东升指出,拍卖是最能够杜绝假的形式,要做百年老店,拍卖行必须坚守诚信原则。

台湾联华电子公司荣誉董事长、收藏家曹兴诚表达了对赝品以及市场泡沫的隐忧。在主题演讲中,曹兴诚分析了商周青铜器、中国古代陶瓷与现代西方艺术品微妙的相似性。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发表题为 《世博文化与收藏》的演讲,独辟蹊径思考收藏品增值。他举例,在世博展示的40多件民用家具椅子经过7000多万观众坐一坐,休息一下,没有生命,没有血液的家具通过世博激活了,一番发言给予藏家全新思考角度。

在大会专题论坛中,台湾学者傅申和大陆鉴定家马成名关于《砥柱铭》和《局事帖》演讲尤为引人注目。去年,傅申一篇考证《砥柱铭》为黄庭坚真迹的论文发表后,《砥柱铭》以4亿多元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新纪录,此前《局事帖》以1.08亿元成交。

据悉,延续首届大会的传统,组委会认真组织采访和组稿,发布了《大会论文集》、《大会采访录》、《中国收藏学初探》,共计113万字。复旦大学文博系副主任胡志祥教授和洪秋伊合作的《艺术品基金述论》等一批学术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一步演绎本次大会各项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诸葛漪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