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轻如燕,自在风和日丽(冷眼观潮)
2010年11月07日 07:55 人民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1953年,戴润斋在伦敦以270英镑,收藏了这只清康熙釉里红缠枝花果图葫芦瓶。270英镑折合成人民币约1900元,当时大约能买齐白石小幅作品或扇面100件。

越王勾践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出土于湖北荆州,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在文物与艺术品市场中,无论是镇定若山的巨贾,还是行色匆匆的行家;无论是摘花掐尖的收藏家,还是“拈花惹草”的爱好者,他们有着不同的气度与境界,也有着相同的状态与表现,各色人等在拍卖棰下粉墨登场,各种心态在聚光灯下自然坦露,有的让人景仰,有的让人轻视;有的让人信心满满,有的让人忧心忡忡……大佬阔少的钱来得容易,咱们大可不必杞人忧天,惟芸芸众生的血汗钱让人心疼。不过,无论贫富,其收藏心理的褊狭不畅,却是让人担心。  

捡漏之心不可有

“捡漏”心理是当前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收藏领域的一大公害,也是这些年相关报道、研究、收藏类节目的一大失误,对于刚刚起步的收藏爱好者而言,其害几乎是如影相随,祸害无边。

“捡漏”是存在的,关键是谁“捡”了谁的“漏”。

在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起步之初,大家都处在瞢然状态:拍卖公司刚刚草创,游戏规则尚不熟练;文物商店还是国营,官商气息依然浓厚;学者专家枯坐书斋,学问资本两相无关;农民小贩如拾破烂差不多,收藏者大多是钱比知识多。那个时候,捡漏的是香港、台湾与东南亚的收藏家与古董商人,他们比我们先行一步,自然得了先机占了便宜。实际上,香港、台湾与东南亚所以捡了中国内地的“漏”,原因在于我们自身——这个“漏”是多年极左造成的,是多年封闭造成的,是多年僵化造成的,是多年文化被“革命”造成的,所以,在内地拍卖公司的首场拍卖时,有香港收藏家兼古董商人以一人之力而竞得1/3拍品。如今说来,那可是天下第一“漏”了。与此相似的情况是,一些出国公干、留学、经商人员在外国人对于其先人的收藏不重视、对于中华文物不知情之际,在异国他乡“捡漏”而归。

国家相关制度规定,文博界专家个人不能参与收藏,所以,许多文物界领导与专家家里,曾经是家徒四壁,但这已是从前的事了,比较遥远。这些年,专家们被国家派入市场,为国家收藏掌眼;被机构请入市场,为相关学术建设出力;被亲朋好友拉入市场,为友谊亲情作贡献;也有被夫人子弟推进市场,为家庭幸福做最后拼搏。在如许情势下,专家们不可能守身如玉,更不能六亲不认,只好边走边“捡”。说来,专家“捡漏”机会是最多的,成本是最低的,方法是最简单的,路线是最直接的。不过,有老专家“捡”到越王勾践剑(见右图)的故事说明,有些“漏”是很复杂的,并非常人可为,也不是专家一定可为的,因此,除却出租车司机在后座上捡到乘客遗忘的电脑包比较令人信服外,文物市场上那些“捡漏”的故事大多不能说明发横财的可能性有多大,而是证明知识、学问培养眼力的重要性十分的大。

一些古董与艺术品以天价成交,一些收藏家与古董商人获得丰厚,这些都是事实,但是,人们很少把这些眼前的灿烂与相关人士多年的苦涩相联系,把眼前收益的丰厚与当年的投入相联系,把眼前的顺畅与多年承受的风险相联系。前不久,清乾隆浅黄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在香港拍卖中创造了中国瓷器的拍卖世界纪录,其收藏者戴润斋在1953年由纽约赴英国购买中国古董时,大多是以当时的天价购进的(见左上图)。苏富比的一位老专家回忆说:“当这位来自纽约、讳莫如深的中国人买家突如其来出手竞投时,不难想象现场的轰动和惊喜交集。”由此看来,在收藏领域,特别是在起步求学阶段,真不能有“捡漏”的心思与安排。那些收藏家与古董商人捡的“漏”里,大多在未来岁月里被填充了许多的艰辛苦楚。看不到这一点,与异想天开无别。

没撞南墙也回头

其实,“捡漏”不是最可怕的,因为是“漏”,所以大多数的费用不是太多,一般不会到使人倾家荡产的地步,而远较其过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些财大气粗、自以为是的人们。

他们买了一些书,他们也看了一些书,他们甚至也引经据典,也满嘴术语,自以为知道了鉴定器物与欣赏书画的门道。于是,他们依据那些“入门”、“宝典”大举收藏。当他们的藏品一次又一次地为专家否定,他们不无委屈地说:“我都是按照专家的条条框框进行的呀!”殊不知,那些赝品的制造者也是按照他们读的那些书行事作为的。这种本本主义害死人的现象在收藏界可不少见。

市场魅力,金钱效应,致使学术界群起响应:有的以次充好,白发苍苍的副研究员冒充学术权威;有的越界充能,研究瓷器的连书画也妄加点评,研究唐宋的连明清一并搂着;有成就的还谦和低调,半瓶醋的却在那儿手舞足蹈,眉飞色舞。不明就里的人们听从那些人士的忽悠,无比神勇地举牌竞投,无比慷慨地付账买单。他们以为,为他们掌眼的专家就是为他们撑腰的专家,这保驾护航的是一艘航母,还是一条舢舨,他们不计较,但是,历史可没有这么宽容,市场可没有这么厚道。

还有一些人士置学术界的提醒、舆论界的告诫于不顾,他们不仅不反躬自问,检讨自己,而是走向极端,一意孤行,有的甚至恼羞成怒,指责专家不懂,指责学者霸道。他们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财力,相信自己的创造力,拿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买了这么多东西,我在收藏界混了这么多年,怎么我就说话不算数!”的确,在他们的家里、公司里、集团里,他们是说话算数的,但在收藏界,任何人的藏品只要公之于世,就要有真凭实据,就要有多方支持,就要经得起反复推敲,就要经得起深入盘诘,最好的证明是你出手有人接盘,你展示有人叫好,真金白银是现实铁证,学术定评是历史丰碑。

遗憾的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在此间不成立。这古训所以无效,既在于收藏多行于私下,藏品多归于密室,隐而不显导致一些人士的固执为他人所不知,一些人士的极端为社会所不晓,一些人士血本无归尚不自知且执迷不悟、自恋不已。没有一堵南墙阻止他们。他们是起于泥淖、立于泥淖,自然也走不出泥淖。

无论是贪图便宜,还是心存侥幸;无论是照本宣科,还是偏执自信,究其因果,都在其自身,自身的心理过于紧迫、过于偏激、过于板滞,所以,大家应当重视自身心理可能带来的风险,调整心态,放宽心思,树信心,有苦心,存疑心,去贪心,静心读书,大度行事,可谓:身轻倘如燕,风和日正升。

在文物与艺术品市场中,无论是镇定若山的巨贾,还是行色匆匆的行家;无论是摘花掐尖的收藏家,还是“拈花惹草”的爱好者,他们有着不同的气度与境界,也有着相同的状态与表现,各色人等在拍卖棰下粉墨登场,各种心态在聚光灯下自然坦露,有的让人景仰,有的让人轻视;有的让人信心满满,有的让人忧心忡忡……大佬阔少的钱来得容易,咱们大可不必杞人忧天,惟芸芸众生的血汗钱让人心疼。不过,无论贫富,其收藏心理的褊狭不畅,却是让人担心。  

捡漏之心不可有

“捡漏”心理是当前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收藏领域的一大公害,也是这些年相关报道、研究、收藏类节目的一大失误,对于刚刚起步的收藏爱好者而言,其害几乎是如影相随,祸害无边。

“捡漏”是存在的,关键是谁“捡”了谁的“漏”。

在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起步之初,大家都处在瞢然状态:拍卖公司刚刚草创,游戏规则尚不熟练;文物商店还是国营,官商气息依然浓厚;学者专家枯坐书斋,学问资本两相无关;农民小贩如拾破烂差不多,收藏者大多是钱比知识多。那个时候,捡漏的是香港、台湾与东南亚的收藏家与古董商人,他们比我们先行一步,自然得了先机占了便宜。实际上,香港、台湾与东南亚所以捡了中国内地的“漏”,原因在于我们自身——这个“漏”是多年极左造成的,是多年封闭造成的,是多年僵化造成的,是多年文化被“革命”造成的,所以,在内地拍卖公司的首场拍卖时,有香港收藏家兼古董商人以一人之力而竞得1/3拍品。如今说来,那可是天下第一“漏”了。与此相似的情况是,一些出国公干、留学、经商人员在外国人对于其先人的收藏不重视、对于中华文物不知情之际,在异国他乡“捡漏”而归。

国家相关制度规定,文博界专家个人不能参与收藏,所以,许多文物界领导与专家家里,曾经是家徒四壁,但这已是从前的事了,比较遥远。这些年,专家们被国家派入市场,为国家收藏掌眼;被机构请入市场,为相关学术建设出力;被亲朋好友拉入市场,为友谊亲情作贡献;也有被夫人子弟推进市场,为家庭幸福做最后拼搏。在如许情势下,专家们不可能守身如玉,更不能六亲不认,只好边走边“捡”。说来,专家“捡漏”机会是最多的,成本是最低的,方法是最简单的,路线是最直接的。不过,有老专家“捡”到越王勾践剑(见右图)的故事说明,有些“漏”是很复杂的,并非常人可为,也不是专家一定可为的,因此,除却出租车司机在后座上捡到乘客遗忘的电脑包比较令人信服外,文物市场上那些“捡漏”的故事大多不能说明发横财的可能性有多大,而是证明知识、学问培养眼力的重要性十分的大。

一些古董与艺术品以天价成交,一些收藏家与古董商人获得丰厚,这些都是事实,但是,人们很少把这些眼前的灿烂与相关人士多年的苦涩相联系,把眼前收益的丰厚与当年的投入相联系,把眼前的顺畅与多年承受的风险相联系。前不久,清乾隆浅黄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在香港拍卖中创造了中国瓷器的拍卖世界纪录,其收藏者戴润斋在1953年由纽约赴英国购买中国古董时,大多是以当时的天价购进的(见左上图)。苏富比的一位老专家回忆说:“当这位来自纽约、讳莫如深的中国人买家突如其来出手竞投时,不难想象现场的轰动和惊喜交集。”由此看来,在收藏领域,特别是在起步求学阶段,真不能有“捡漏”的心思与安排。那些收藏家与古董商人捡的“漏”里,大多在未来岁月里被填充了许多的艰辛苦楚。看不到这一点,与异想天开无别。

没撞南墙也回头

其实,“捡漏”不是最可怕的,因为是“漏”,所以大多数的费用不是太多,一般不会到使人倾家荡产的地步,而远较其过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些财大气粗、自以为是的人们。

他们买了一些书,他们也看了一些书,他们甚至也引经据典,也满嘴术语,自以为知道了鉴定器物与欣赏书画的门道。于是,他们依据那些“入门”、“宝典”大举收藏。当他们的藏品一次又一次地为专家否定,他们不无委屈地说:“我都是按照专家的条条框框进行的呀!”殊不知,那些赝品的制造者也是按照他们读的那些书行事作为的。这种本本主义害死人的现象在收藏界可不少见。

市场魅力,金钱效应,致使学术界群起响应:有的以次充好,白发苍苍的副研究员冒充学术权威;有的越界充能,研究瓷器的连书画也妄加点评,研究唐宋的连明清一并搂着;有成就的还谦和低调,半瓶醋的却在那儿手舞足蹈,眉飞色舞。不明就里的人们听从那些人士的忽悠,无比神勇地举牌竞投,无比慷慨地付账买单。他们以为,为他们掌眼的专家就是为他们撑腰的专家,这保驾护航的是一艘航母,还是一条舢舨,他们不计较,但是,历史可没有这么宽容,市场可没有这么厚道。

还有一些人士置学术界的提醒、舆论界的告诫于不顾,他们不仅不反躬自问,检讨自己,而是走向极端,一意孤行,有的甚至恼羞成怒,指责专家不懂,指责学者霸道。他们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财力,相信自己的创造力,拿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买了这么多东西,我在收藏界混了这么多年,怎么我就说话不算数!”的确,在他们的家里、公司里、集团里,他们是说话算数的,但在收藏界,任何人的藏品只要公之于世,就要有真凭实据,就要有多方支持,就要经得起反复推敲,就要经得起深入盘诘,最好的证明是你出手有人接盘,你展示有人叫好,真金白银是现实铁证,学术定评是历史丰碑。

遗憾的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在此间不成立。这古训所以无效,既在于收藏多行于私下,藏品多归于密室,隐而不显导致一些人士的固执为他人所不知,一些人士的极端为社会所不晓,一些人士血本无归尚不自知且执迷不悟、自恋不已。没有一堵南墙阻止他们。他们是起于泥淖、立于泥淖,自然也走不出泥淖。

无论是贪图便宜,还是心存侥幸;无论是照本宣科,还是偏执自信,究其因果,都在其自身,自身的心理过于紧迫、过于偏激、过于板滞,所以,大家应当重视自身心理可能带来的风险,调整心态,放宽心思,树信心,有苦心,存疑心,去贪心,静心读书,大度行事,可谓:身轻倘如燕,风和日正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