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颐和园
2010年11月08日 02:45 北京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颐和园十七孔桥

颐和园长廊内景

父母带我初进颐和园是1936年夏天,成人门票2元,相当一袋白面的价钱。园内游人寥寥,没有导游和讲解员,各处殿堂门窗关闭,墙皮剥落,杂草丛中断壁残垣,一派荒凉景象。

1959年我从部队复员回北京,再访颐和园,门票一毛,游人如织。各个景点的讲解员异口同声批判慈禧:挪用北洋水师的银子,修建亭堂楼阁,为她个人享乐,过着奢靡生活,现在颐和园回到人民手中,成为劳动人民休闲游玩的场所。这些讲解词对不对?没人计较,反正只花一毛钱,我们小两口在节假日常带孩子来玩,划船爬山,面包汽水,偶尔到听鹂馆吃顿午饭也不贵。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数次到颐和园采访,魏园长认为“批判慈禧”不能展示东方第一皇家园林的风采,仅是“划船爬山,面包汽水”也愧对了御苑。副园长兼总工程师耿刘同主张宣传颐和园的建筑艺术。园长助理徐凤桐给我讲了颐和园的历史沿革。这对我创作完成描写颐和园的电视剧《导游小姐》颇有助益。

颐和园的魅力之一,在于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元朝大科学家、水监郭守敬引白浮泉水进瓮山泊,经玉渊潭,注入积水潭,以解决城市供水。瓮山泊成为北京第一座人工水库,乃有京西稻。1750年,清朝乾隆皇帝为母亲祝寿,动工兴建以湖光水色为主调的清漪园,深挖瓮山泊,堆高瓮山,更名为昆明湖、万寿山。时乃国家富强之“康乾盛世”,英国曾派百余人的大型商贸团访华,在北京受到友好接待,乾隆皇帝还请他们乘楼船游览昆明湖。一百年后,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的同时,抢劫和烧毁了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清漪园的大火就烧了三天三夜。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挟带光绪皇帝从故宫逃到颐和园,祈望和谈,不成,继续逃往西安。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大肆掠夺,头目瓦德西曾经将其统帅部设在颐和园的南湖岛上。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傅作义将军的和谈代表来到颐和园,因为毛泽东主席就住在这里……讲讲颐和园的故事,它的建筑物更加生机盎然。

建筑凝结着文化。颐和园精湛的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颐和园中有精美的殿堂楼阁、轩宇亭廊、关隘桥塔、馆舫巢藏、寺庙坛舍、园中之园,各种建筑百余处。苍松翠柏,四季花卉,将这御苑妆裹得郁郁葱葱,十里飘香。至于金牛金鹤、铜狮铜亭、奇石异兽、文物法器、珍宝绘画、碑铭华章、彩船游艇,更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它是北京西郊“三山五园”的中心,其规模之宏大,工程之浩繁,工艺之考究,在当时世界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界。

遭受侵略军两次破坏,慈禧只修复了万寿山前的部分殿堂。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政府多次拨款,大修佛香阁,重建后山的苏州街,昆明湖清淤,广植花木,让“中华古典园林艺术之集大成者”恢复了青春。

颐和园的艺术构思植根于传统文化。汉朝建章宫已有“一水三山”的布局,这源于我国古老神话: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有长生不老之仙药。这正是历代“万岁爷”梦寐以求的呀。因此,昆明湖上堆建南湖岛、团城岛、藻鉴堂岛,岛上有精美的寺庙殿堂和花木,象征着海上仙山。

中华传统美学、医学、建筑学的核心是平衡。在建筑上重视中轴线左右对称,这在北京城的布局上看得很清楚。颐和园虽然是行宫,依山傍水,随坡就弯而建,设计者还是千方百计地遵循这种传统和审美情趣。譬如万寿山南麓的建筑群,从昆明湖北岸的中央码头开始,经云辉玉宇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这九个层次,层层上升,构成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两边殿堂也是严格对称的。

另一条审美原则是庄重。这就要看佛香阁了。乾隆原定在此处建一座九层宝塔,但是建到第八层,他又下令拆塔建阁。原因就是尖塔不如佛香阁庄重。后人也不难看出,这万寿山是馒头型的,园内建筑物都以浑厚凝重为基调,若在万寿山上突兀竖起一座尖塔,鹤立鸡群,必然破坏御苑的统一风格。此外,设计者很讲究“借景”——从东堤向西观景,远处的香山、玉泉山尽收眼底,浑然一幅完整的图画,而玉泉山上已有一座尖塔,如果万寿山上再建尖塔,势必产生重复雷同的观感,在艺术上是一大忌。现在,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以其庄重浑厚、富丽堂皇的风姿,座镇山南,君临御苑,就像建筑群的主心骨,交响乐的主旋律,给颐和园定了基调。有了它,任凭你玉带桥之妖娆,知春亭之妩媚,昆明湖之荡漾,谐趣园之滑稽,也不会喧宾夺主,只能给御园添彩增辉。

颐和园的艺术“绝活儿”颇多,游人必经的长廊就是一绝。且不说廊内一万四千余幅苏式彩画令人交口称赞;先说建设者的智慧,使您在这728米的长廊中游览时,竟然感觉不出它的起伏和曲折。其实,长廊也是随坡就弯建成的。奥妙在于长廊中间的四座八角亭起到了高低过渡和变向联接点的作用。同时利用左右景观转移了您的视觉观感。因此,地基虽有高低,但不觉其不平;走向虽有转折,但不觉其不直。这真是个魔术般的杰作呀。

长廊还起着联接山水的过渡作用。万寿山南麓陡坡直抵昆明湖边,山水之间的狭长地带,通常就是修一条环湖路。然而园林艺术讲究含蓄、不可“一览无余”。现在有一条雕梁画栋的长廊横贯于山水之间,犹如山之彩屏,水之锦帐,花之叶,蝶之翼,缺它不可,巧夺天工,妙不可言。

为什么十七孔桥东头要建一座巨大的廓如亭?原来桥西头是南湖岛,桥东若没有这座大亭子,就会给人“一头沉”的感觉。十七孔桥长150米,将昆明湖的景观分出层次,消除了三千亩碧波尽收眼底的空旷感,这也是造园者的神来之笔。

我不懂建筑,却喜欢欣赏颐和园的建筑艺术。希望每天走进园来的中外游客,和美丽的导游小姐们,更多地关心它的艺术价值,莫亏待了名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